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11篇 |
免费 | 298篇 |
国内免费 | 27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3篇 |
儿科学 | 37篇 |
妇产科学 | 91篇 |
基础医学 | 277篇 |
口腔科学 | 25篇 |
临床医学 | 880篇 |
内科学 | 488篇 |
皮肤病学 | 57篇 |
神经病学 | 165篇 |
特种医学 | 22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1篇 |
外科学 | 474篇 |
综合类 | 2369篇 |
预防医学 | 897篇 |
眼科学 | 115篇 |
药学 | 1059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918篇 |
肿瘤学 | 1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121篇 |
2022年 | 136篇 |
2021年 | 184篇 |
2020年 | 144篇 |
2019年 | 135篇 |
2018年 | 103篇 |
2017年 | 78篇 |
2016年 | 94篇 |
2015年 | 110篇 |
2014年 | 283篇 |
2013年 | 292篇 |
2012年 | 277篇 |
2011年 | 316篇 |
2010年 | 325篇 |
2009年 | 352篇 |
2008年 | 354篇 |
2007年 | 393篇 |
2006年 | 406篇 |
2005年 | 364篇 |
2004年 | 271篇 |
2003年 | 323篇 |
2002年 | 227篇 |
2001年 | 275篇 |
2000年 | 225篇 |
1999年 | 250篇 |
1998年 | 207篇 |
1997年 | 209篇 |
1996年 | 220篇 |
1995年 | 194篇 |
1994年 | 190篇 |
1993年 | 136篇 |
1992年 | 146篇 |
1991年 | 125篇 |
1990年 | 129篇 |
1989年 | 108篇 |
1988年 | 91篇 |
1987年 | 72篇 |
1986年 | 66篇 |
1985年 | 59篇 |
1984年 | 51篇 |
1983年 | 43篇 |
1982年 | 56篇 |
1981年 | 27篇 |
1980年 | 20篇 |
1979年 | 17篇 |
1978年 | 8篇 |
1976年 | 7篇 |
1960年 | 5篇 |
1959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81.
不断颈前肌群甲状腺叶切除术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不断颈前肌群甲状腺叶切除术的可行性。比较甲状腺叶切除术中离断颈前肌群 (A组 )与不断颈前肌群 (B组 )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 :(1 )B组手术成功率 93 .85 % ;(2 )术后引流血量A ,B两组分别为 76 .62ml和 45 .70m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5) ;(3)术后痛性硬结发生率 ,A ,B两组分别为30 .0 9% (31 / 1 0 3)与 0 .1 5 % (4/ 2 64)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0 5) ;(4)术后皮肤粘连发生率 ,A ,B两组分别为 1 6 .50 % (1 7/ 1 0 3)与 0 .75 % (2 / 2 64)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0 5) ;(5)平均住院日和平均医疗费用 ,A ,B组分别为 1 0 .86d ,7.98d和 1 850 .53元 ,1 60 7.72元 ,差异均有显著性 ,(均P <0 .0 0 0 5) ;(6)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 (喉上神经与喉返神经功能障碍 ,甲状旁腺功能障碍及甲亢复发 ,甲低等 ) ,A ,B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2 5)。提示不断颈前肌群行甲状腺叶切除是安全可行的。笔者认为 ,不离断颈前肌群的手术适应证为 :(1 )颈部细长体型病人 ,颈粗≤ 40cm ,颈长≥ 8cm ;(2 )甲状腺肿大≤III° ;(3 )甲状腺肿瘤≤5cm ;(4)甲状腺周围无粘连。 相似文献
82.
目的:本研究通过个人访谈方式对我市男男性行为(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人群性伴情况、人数以及对多性伴行为的态度及产生原因进行调查,并探索相应干预策略以期减少艾滋病(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性病等相关疾病的传播。方法采用滚雪球和网络招募的方法,对符合要求的MSM人群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面对面的深入访谈,进行某些因素的定性研究。结果研究对象中55.00%(33/60)没有固定性伴;性伴数1~100人之间,平均37人;研究对象中23.33%(14/60)赞同多性伴,35.00%(21/60)部分赞同多性伴,33.33%(20/60)反对多性伴,3.33%(2/60)持中立态度,5.00%(3/60)认为有了男朋友就不能再找其他人。结论本次调查发现对多性伴持赞同和不反对的人数多于反对的人数,说明MSM人群对多性伴持接受或容忍的态度,多性伴的存在为不安全性行为留下隐患。通过健康宣传、同伴教育等干预模式,改变该人群多性伴的高危行为,降低HIV及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4.
大青龙汤、桂芝茯苓丸内服加必麦森凝胶外用治疗痤疮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2000年8月以来,我们采用大青龙汤、桂枝茯苓丸内服及外用必麦森凝胶对青年痤疮患者进行联合治疗,并与必麦森凝胶单独应用做对照,联合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门诊痤疮患者168例,均具有典型皮损,皮损数目多少不一,主要分布在面部和前额部。就诊前2周内患者未接受过任何治疗。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90例,其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17~23岁犤1犦,平均18.9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3年,平均135天。对照组78例,其中男38例,女40例;年龄13~23岁,平均17.5岁;… 相似文献
85.
茵陈承气汤对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腺泡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茵陈承气汤对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腺泡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Bax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 :胰胆管内注射去氧胆酸钠制备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 ,模型组 ,中药 (茵陈承气汤 )治疗组 ,观察各组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学、血清淀粉酶、IL - 6、IL - 8的变化 ,应用TUNEL法分析急性胰腺炎时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情况 ,WesternBlotting检测凋亡调控基因 -Bax的表达情况。 结果 :中药组大鼠血清淀粉酶 ,IL - 6、IL - 8水平较模型组低 ,病情明显改善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模型组凋亡指数为 2 34± 1 15 ,中药组为 11 5 2± 3 41,P <0 0 1;模型组Bax的表达水平为 96 8± 2 76 ,中药组为 1331± 112 ,P <0 0 1。 结论 :茵陈承气汤可能通过上调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水平 ,诱导已受损的腺泡细胞发生凋亡 ,减轻腺泡细胞坏死 ,减少胰酶及炎性介质的释放 ,从而有利于防止急性胰腺炎的病理损害恶化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经脐单孔三通道入路,腹腔镜下对3例阴茎鳞癌、1例会阴部上皮样肉瘤患者施行双侧改良的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肚脐取一倒U型2~3cm切口,分别置入2个5mm和1个12mm穿刺器。手术操作通过可弯曲的钳、电凝钩及超声刀完成。清扫范围为髂内外血管分叉处以下的髂血管区域和闭孔附近的淋巴组织。结果 4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90~180min,平均105min;出血量70~250ml,平均126ml。无术后出血、皮下气肿、淋巴漏、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安全、可行,具有一定的微创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角蛋白19(keratin19,K19)启动子驱动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这一载体系统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K19启动子驱动的HSV-TK载体pK19-TK,分别转染鼠转化角质细胞系、人肺癌细胞系和两种宫颈癌细胞系,MYr和流式细胞法检测前体药物丙氧鸟苷(GCV)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成功构建出pK19-TK质粒;两种细胞系在转染后产生了对GCV的敏感性,以鼠转化角质细胞系(PAM212细胞系)为例,加入2ixmol/LGCV后有19.4%的细胞死亡,加入10ixmol/LGCV和100txmol/LGCV分别有44.4%、58.7%的细胞被杀死。结论利用肿瘤细胞的角蛋白19表达特性来诱导细胞死亡在上皮细胞来源肿瘤的基因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探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使用人肿瘤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1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变化,以寻找与细胞信号转导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以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为对照,11例膀胱肿瘤组织中有87个基因表达明显下调,102个基因表达明显上调。其中与细胞信号转导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有35个,明显上调基因13个,明显下调基因22个。结论膀胱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与多种细胞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脑保护装置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的价值。方法自2000年10月至2006年8月对6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实施了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共植入支架75个,其中颈内动脉支架68个,颈总动脉支架2个,同时植入锁骨下动脉支架2个,椎动脉支架3个,4例术前安装了临时起搏器。结果65例中2例脑保护装置置放失败,63例成功。63例脑保护装置中26例可见斑块碎片,1例术中出现一过性脑缺血,1例同时置入椎动脉支架后发生椎动脉血栓形成;9例术中出现一过性低血压、心动过缓,4例术前安装临时起搏器者未发生术中低血压。5例出现术后低血压,1例术后原有神经系统症状加重。1例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出现高血压。结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在有脑保护装置的条件下,正规熟练的操作和严格的预防措施能有效提高安全性,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