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21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1.
对脊柱微创外科手术的粗浅认识(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压、矫形、固定及融合是脊柱手术的直接目标,并由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脊柱的解剖部位深在、结构复杂,所以大多数脊柱外科的手术创伤较大,风险也大.因此,在脊柱外科领域中,微创外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有一定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2.
目的:对经颈侧方入路行脊髓腹侧减压治疗寰枢关节前脱位的手术方法进行评估。方法:9例难复性寰枢关节前脱位患者采用经颈侧方入路进行脊髓腹侧减压,术前未做枕颈融合或融合失败的患者在术后2~6周进行枕颈融合术,对脊髓腹侧减压术中情况进行总结和术后效果进行随访,并复查颈椎CT和MRI。结果:手术时间平均7h.平均出血量2300ml;椎动脉损伤3例;舌下神经损伤3例。9例患者术后早期均无明显效果,3例6个月后出现改善,其中2例效果明显;6例无效,其中1例术后6个月北于长期卧床并发症,1例在术后1年冉次行经口咽入路脊髓减压手术,北于蛛网膜下腔感染。结论:经颈侧方入路进行脊髓腹侧减压治疗寰枢关节前脱位显露困难,减胀不充分,并发症多.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13.
颈椎病外科治疗效果评价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颈椎病手术治疗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相应的疗效评价方法。这些方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对颈椎病外科治疗后颈椎的生理功能、脊髓和神经功能、日常功能障碍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在疗效判断、临床研究交流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外科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包括生存质量评价在内的一些新的评价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评价手段的不断丰富体现了对颈椎病认识的不断深入。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社会-心理-生物模式的转变,颈椎病疗效评价方法和体系越发体现出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本趋势。笔者就目前国内和国际常用的颈椎病外科治疗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4.
激光在骨科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60年Maiman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红宝石激光器以来,由于激光具有极好的方向性、单色性、相干性和极高的光源亮度,在短短的30年间,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医学各个领域,日益成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激光医学。根据目前激光在临床各学科应用的成熟情况与否,日本激光学者Atmusi将激光外科领域分为以下五类:第一类为眼科;第二类为耳鼻喉科、消化科及妇产科;第三类为皮肤科、整形外科  相似文献   
115.
万衡  刘力克  胡柠杉  马骁  雷町  周泽永  邝璞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7):3382-3383,3385
[目的]总结分析难治性癫痫手术效果以及手术后效果趋于稳定的时限。[方法]对难治性癫痫手术患者进行长期追踪随访,并依照Engel分级对患者术后效果进行分类;比较患者术后半年、1年和远期(≥1.5年)疗效,观察术后达到EngelⅠ~Ⅱ疗效比例的变化。[结果]120例难治性癫痫手术患者中,术后半年随访发现:60.8%术后无癫痫再发,5.8%术后仅有先兆发作,12.5%偶有痫性发作,9.2%痫性发作明显减少,11.7%手术效果不明显;术后1年随访发现:53.3%无癫痫再发,4.2%术后仅有先兆,11.7%术后偶有痫性发作,20.0%痫性发作明显减少,10.8%手术效果不明显。最近的随访结果如下(随访1.5~3年,平均1.8年):51.7%无癫痫再发,3.3%仅有先兆,10.8%术后偶有痫性发作,23.3%痫性发作明显减少,10.8%手术效果不明显。半年期随访预后和一年期随访预后中达到EngelⅠ~Ⅱ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期随访预后与长期随访预后中达到EngelⅠ~Ⅱ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难治性癫痫术后半年期随访评判疗效不可靠,而1年期疗效可预示术后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构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腺病毒载体(AdBMP7),并观察其在小鼠成肌细胞C2C12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实验于2004—05/10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完成。RT-PCR方法从HKE293细胞中克隆出hBMP7 cDNA并亚克隆人穿梭质粒pAdtraekcmv中,构建pAdtrackcmv-hBMP7质粒。该质粒和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在BJ5183菌中进行同源重组后挑选阳性重组体pAd—hBMP7质粒。线性化pAd-hBMP7质粒转染293A细胞后检测病毒噬斑形成情况,并于转染后9d收获病毒,大量扩增并制备高纯度、高滴度的AdBMP7。将AdBMP7按MOI=100来感染C2C12细胞,48h后分别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来检测hBMP7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成功克隆出hBMP7 cDNA,酶切鉴定pAdtraekcmv-hBMP7和pAd-hBMP7质粒正确重组,获得纯化后滴度达到5&;#215;10^12vp/mL的AdBMP7。AdBMP7能有效感染C2C12细胞并表达hBMP7蛋白。结论:应用AdEasy-1腺病毒载体系统可在短期内制备高滴度的携带GFP和hBMP7的重组腺病毒AdBMP7,并在为进一步研究BMP7基因治疗促进骨愈合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7.
脊柱融合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11年Albee和Hibbs首次报道脊柱融合(spinalfusion)手术,目前已经成为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一种常用方法。由于脊柱融合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过程,临床缺少可靠的非损伤性技术对融合的成功与否进行评价,很难研究单个因素对脊柱融合的影响。1913年Albee首次使用动物模型进行脊柱融合研究。脊柱融合的动物模型按照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类:生物学模型和生物力学模型。临床治疗中,通常使用内固定技术防止发生脊柱融合不愈合。使用内固定后,虽然可以降低不愈合发生的比率,但是不能根本解决不愈合的问题,仍然有10%~15%的不愈合率。…  相似文献   
118.
后路寰枢椎侧块钉板固定植骨融合术的临床初探   总被引:80,自引:17,他引:63  
目的:初步报告后路寰枢椎侧块钉板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近期疗效。方法:用特制螺钉经寰椎后弓根部沿寰椎侧块纵轴置入,固定枢椎的螺钉沿枢椎椎弓峡部进入椎弓根,用连接板将寰枢椎固定螺钉的尾端相连接,用螺母锁定,使寰枢椎得到稳定。在寰枢椎后弓间植入松质骨颗粒。结果:治疗10例因齿状突不连而寰枢不稳定的患者,平均随访194个月,1例固定失败而改用枕颈固定,其余9例均获得了骨性融合。1例术后8个月出现了连接板断裂。6例脊髓功能明显改善,3例略有改善,1例无变化。结论:利用寰椎侧块螺钉和枢椎椎弓根螺钉通过连接板锁定可以使寰枢椎得到坚强的三维固定。此方法更适用于因鹅颈畸形而难以施行Magerl术的病例。  相似文献   
119.
腰部椎管、神经根通道和椎间孔的任何类型的狭窄统称为腰椎管狭窄。 Arnoldi等于1976年将腰椎管狭窄分为先天性(也叫发育性)、后天性两大类。 椎间盘的退化变性以及椎管四壁诸结构的继发改变,可使椎管中部,侧方,椎间孔狭窄或脊柱滑脱,这些统称为退化性腰椎管狭窄,在有些文献中也称腰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报告 5例压迫脊髓的儿童颈椎间盘炎。方法  5例中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4~ 14岁 ,平均 10岁。 5例X线片均发现有颈椎间盘钙化 ,并可见钙化间盘组织突入椎管。 3例为C3、4 ,2例在C6、7。 5例均有反复发作的颈痛 ,2例有神经根刺激症状 ,5例均无脊髓受损表现。结果 症状在治疗后 1周~ 2个月缓解。 5例病人均进行了随访 ,随访时间 5周~ 15个月 ,钙化影消失的时间 3周~ 8个月 ,平均 3 6个月。结论 颈椎X线平片是主要诊断方法 ,椎间隙正常而间盘钙化为重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依据 ,突入椎管内的实性团块 ,可经保守治疗而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