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0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98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80篇
内科学   108篇
皮肤病学   47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72篇
外科学   271篇
综合类   278篇
预防医学   7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56篇
中国医学   136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91.
经改良的Jaslow技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袁健东  王靖  傅强 《中国骨伤》2010,23(11):832-834
目的:采用经改良的Jaslow技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改良Jaslow技术进行手术治疗62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42例,女20例;年龄36~70岁,平均53.6岁。首次术式:扩大开窗20例,单侧半椎板切除20例,双侧半椎板切除8例,全椎板切除14例。手术节段:L3,4 2例,L4,5 32例,L5S1 15例,L3,4、L4,5 3例,L4,5、L5S1 10例。临床症状主要为下腰痛和放射痛。通过手术前后的JOA评分变化(包括主观症状、自理能力、疼痛等方面)、以及手术节段的椎间隙高度比、植骨融合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62例均获随访,时间1~5年,平均3年。末次随访影像学检查椎间隙高度比由术前(62.5±10.4)%恢复至术后(90.5±10.3)%,融合率96.8%(60/62).JOA评分由(10.42±2.50)提高至末次随访时(24.26±2.35)(P<0.001).疗效结果:优39例,良14例,中9例。结论:改良的Jaslow技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减压充分、椎间融合可靠,手术安全性高,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92.
患者男,21岁.因右手肿胀疼痛1年半而来就诊.自诉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手肿胀疼痛,夜间明显加重,自行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后疼痛可缓解.曾于其他医院长期反复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临床检查:右腕及手部肿胀,以尺背侧尤为明显,伴有压痛,活动时加重;手腕桡偏,活动受限;局部皮温稍高,皮肤无破溃.  相似文献   
993.
2010年12月,在新兵复检过程中,我们进行HIV抗体筛查,统一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用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HIV1+2型抗体酶联免疫试剂盒(批号:120100914)。初筛检测出一名新兵血清HIV抗体阳性,后经军事医学科学院艾滋病检测中心复检确定为阳性结果。本文针对基层部队医院在新兵复检——HIV抗体筛查过程中,检验人员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94.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肺与大肠相表里起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几千年来,广大中医人对这一理论不断深入探讨和挖掘,使其从基础理论到临床不断取得新的发展,对指导中医临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10年来,从事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学者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更加深入地研究,从文献到临床,从现代分子生物到免疫学,从胚胎学到内分泌学,从肠病及肺到肺病及肠等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不断地从各个层次探讨肠与肺相关的机制,包括细胞水平、分子水平,而且还发现了各种机制间的内在联系。这些不仅为中医学"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也开辟了研究新途径。总之,肺与大肠相表里这一理论经过古代以及近现代的研究有了很多新的进展,为指导中医以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严重腹腔感染病人的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 方法:将32例病人随机分为尤文组和对照组.尤文组病人为常规治疗加鱼油(尤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5天检测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和IL-10,同时观察病情严重程度(APACHEⅡ评分)和氧合指数(OI)的变化. ...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68例乙型肝炎、50例肝硬化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三组的总三碘甲状腺原氮酸(TT3)、总甲状腺激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乙型肝炎组的FT3、FT4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但TT3、TT4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硬化组的TT3、FT3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肝硬化组的FT3显著低于乙型肝炎组,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作为评价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的重要参考指标,为临床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蓖麻中毒性成分的快检方法及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公开发表的论文、专著等资料,对蓖麻碱和蓖麻毒蛋白的提取检测进行概述。结果明确了蓖麻中毒性成分蓖麻碱和蓖麻毒蛋白的理化性质及提取、纯化方法,总结了这2种毒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和检测方法。结论建立快速有效的检测鉴定方法对蓖麻中毒的解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98.
应娜  徐长亮  张健  傅强  马世平 《海峡药学》2012,24(1):235-238
目的观察蓝萼甲素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方法不同浓度蓝萼甲素处理HepG2细胞后,MTT检测24h,48h细胞生长抑制率,LDH试剂盒检测细胞LDH释放量,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RT-PCR法对凋亡相关基因Bc-l 2,bax和c-myc的mRNA表达进行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在1.25~20μmol.L-1剂量范围内,蓝萼甲素对HepG2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蓝萼甲素5,10,20μmol.L-1能够使HepG2培养液中的LDH释放量显著增加,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可见细胞明显皱缩。同时蓝萼甲素可使细胞Bc-l2表达减少,Bax表达增加,c-myc表达减少。结论蓝萼甲素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Bc-l2,Bax,c-myc的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通过对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心理分析,做好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心理护理.方法 根据献血不同阶段,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不同心理反应,有针对性通过宣传招募、捐献前、中、后三个阶段实施心理护理.结果 心理护理,可有效的缓解献血者的紧张心理,减少献血反应.结论 加强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心理护理,能够保证献血者的安全,实现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保留.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及一氧化氮(NO)在冠心病患者和冠脉造影正常者血浆中含量的差异及介入治疗对其的影响,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病及介入治疗中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冠心病组40例,造影正常组17例,采用硫敏感法测定术前血浆H2S含量并用Greiss法测定血浆中NO含量,动态监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前后、介入治疗后即刻、术后24h和72h血浆H2S、NO含量,分析冠心病组和造影正常组患者血浆H2S、NO含量的差异及介入治疗后血浆H2S和NO的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H2S、NO含量远低于造影正常组(P均〈0.01);冠脉双支和多支病变组血浆H2S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低于单支病变组(P〈0.05和P〈0.01)。不同支数病变冠心病患者血浆NO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脉血管有闭塞组其血浆H2S、NO含量明显低于单纯狭窄组(P均〈0.05);支架植入术后复查狭窄者NO含量明显低于无狭窄者(P〈0.05),H2S含量也低于无狭窄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术对血浆H2S、NO含量无影响,但PCI治疗术后即刻H2S、NO含量显著降低;H2S含量术后24h恢复至术前水平,NO含量术后24h降至最低水平,72h仍未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H2S和NO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及介入治疗后急性血管闭塞及再狭窄的发生,血浆H2S含量的高低与冠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