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96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5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经皮穿刺到病变椎体后,向其内注射骨水泥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以达到止痛及加固椎体目的的一项微创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治疗椎体溶骨性骨转移瘤、骨髓瘤、侵袭性血管瘤以及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主要讨论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及防治。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初步研究采用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及其辅助措施一次性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6月~2016年12月连续收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8例。采用治疗方案:放置Aegisy可回收滤器,滤器释放后不予解脱,球囊导管对血栓段行扩张碎栓,AngioJet导管行血栓抽吸,若合并髂静脉狭窄则同期行球囊扩张,残余狭窄50%时同期植入支架,血栓清除后即刻取出滤器,术后保留鞘管溶栓,24h造影复查。结果治疗过程中3例未置滤器,15例置入临时滤器,其中12例(12/15,80.0%)滤器同期取出,3例(3/15,20.0%)溶栓结束后取出。15例患者合并髂静脉狭窄,同期扩张后植入髂静脉支架16枚。所有患者均未放置溶栓导管。术后即刻血栓清除Ⅲ级13例(13/18,72%),Ⅱ级5例(5/18,28%),经鞘管溶栓后血栓清除Ⅲ级15例(15/18,83%),Ⅱ级3例(3/18,17%)。血栓平均抽吸时间(216.61±56.60)s,平均尿激酶用量(108.89±56.45)万U,平均溶栓时间(36.00±18.86)h。无症状性肺栓塞、严重出血以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6~11月,持续静脉通畅,无血栓复发。结论利用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及其辅助措施一次性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简化了介入治疗过程,提高患者舒适度,具有潜在的缩短溶栓时间及减少用栓药物剂量、提高血栓清除效率等优势。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用于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分析31例采用支架辅助治疗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双抗组,n=18)、替罗非班组(n=13)。替罗非班组在支架半释放或完全释放后开始使用替罗非班。术后随访评估患者有无新发梗死、支架通畅情况及动脉瘤栓塞效果。术前1天、术后3天分别检测患者血小板计数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使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患者临床预后,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31例患者共发现动脉瘤34个,处理动脉瘤32个。术后随访动脉瘤栓塞后复发7例,泌尿系统出血1例,未出现腹膜后、胃肠道出血,未出现术后新发脑梗死及血栓栓塞事件。27例GOS评分≥4。两组术前、术后血小板计数及AP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替罗非班应用于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安全、有效,紧急情况下可以作为双抗的替代方案。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全麻下双导丝逐级引导Y型气道支架置入术的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气道一体式Y型支架置入术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麻下采用双导丝逐级引导技术置入支架.以技术成功率、气道阻断时间评价新的置入方法的效果.以临床有效率、并发症评价Y型支架置入术的临床效果.结果 12例患者皆采用双导丝逐级引导技术置入支架,技术成功率100%,气道阻断时间203~479 s,平均(295±86)s.10例狭窄性病变症状明显缓解,2例瘘病变中的1例症状缓解,临床有效率为91.7%(11/12).并发症包括:气道出血(1例)、再狭窄(1例)、排痰困难(5例)、痰堵窒息(1例).结论 一体式Y型支架可有效治疗累及隆突区域的复杂气道病变.在全麻下采用双导丝逐级引导技术可准确、迅速地置入一体式Y型气道支架.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分析Aegisy和OptEase滤器未取出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指导临床更好地使用此类滤器。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接受Aegisy和OptEase滤器置入治疗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出未取出滤器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性和准确性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共纳入826例患者,其中取出组522例,未取出组304例,取出率为6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否行介入治疗、骨折、活动性恶性肿瘤、长期卧床、住院期间ICU入住史、抗凝禁忌证、下腔静脉(IVC)血栓形成、肺栓塞(PE)既往史、滤器置入-出院间隔是否≥14 d等是滤器未取出的危险因素。将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中的危险因素作为预测因子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准确性和区分度良好,一致性指数为0.861(95%CI=0.776~0.905)。结论 基于年龄、DVT是否行介入治疗、骨折、活动性恶性肿瘤、长期卧床、住院期间ICU入住史、抗凝禁忌证、IVC血栓形成、PE既...  相似文献   
86.
骶正中动脉造影及栓塞在骶骨肿瘤切除术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骶正中动脉在骶骨肿瘤术前栓塞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63例骶骨肿瘤患者常规行X线平片,CT和(或)MR检查,术前均行双侧髂内动脉和(或)腰动脉、骶正中动脉造影,并超选择插管栓塞肿瘤供血动脉。结果63例骶骨肿瘤中,肿瘤表现为富血供者37例,乏血供者26例。富血供者37例中,骶正中动脉参与供血者22例,表现为血管增粗、增多、纡曲、肿瘤染色。术前栓塞后,61例手术效果满意,不满意2例。结论骶正中动脉在骶骨肿瘤术前栓塞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对骶骨肿瘤,术前栓塞除常规髂内动脉栓塞外,应考虑到有骶正中动脉等多支供血的特点,尽量栓塞彻底以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87.
经皮椎体成形术为治疗椎体溶骨性骨肿瘤及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等脊柱疾患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迅速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也存在并发症。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椎体成形术后其相邻椎体发生了新发骨折,但两者之间究竟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目前尚无定论。因为接受椎体成形术的患者本身即患有转移性骨肿瘤、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新发骨折可能并不是椎体成形术引起的并发症,而可能仅仅是原有基础疾病的进展。本文结合相关文献,重点讨论椎体成形术后是否容易导致新发骨折,新发骨折的发生率是否高于无椎体成形术者,从支持及反对椎体成形术与新发骨折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两个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8.
下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定性及定位诊断是一大难题。临床常见的病因有血管畸形、憩室、息肉、肿瘤、弥漫性溃疡性结肠炎、外伤以及医源性损伤等。钡剂造影一般不能显示黏膜下血管性病变,对急性出血期患者不适合采用;未行准备的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做镜检技术难度较大。ECT核素扫描在定性诊断方面最敏感,检查时间跨度长,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磷酸钙骨水泥(CPC)渗漏入椎间盘后组织学变化、细胞凋亡状态及其对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8只成年杂种犬,每只犬的L2~3、L3~4、L4~5椎间盘作为实验对象,用完全随机法分成对照组、PMMA和CPC 3组,经椎间盘直接穿刺注入骨水泥制成骨水泥椎间盘渗漏模型.24周后观察椎间盘组织学改变,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原位切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的细胞,并对3组椎间盘组织中的凋亡细胞和Bcl-2、Bax免疫反应阳性的细胞进行观察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组织学检查对照组椎间盘未见退变,PMMA及CPC组椎间盘显示髓核的细胞外基质呈不同程度压缩,髓核细胞数量不同程度减少,纤维断裂或扭转.对照组、PMMA及CPC组病理评分分别为4.4±0.5、9.6±0.7、8.8±1.0;3组髓核组织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依次降低,吸光度(A)值分别为0.368±0.026、0.241±0.020、0.302±0.019;髓核组织细胞TUNEL A值及Bax蛋白的表达依次升高,TUNELA值分别为0.212±0.016、0.3820.021、0.326±0.021,Bax蛋白A值分别为0.227±0.024、0.361±0.037、0.276±0.021,上述3组病理评分、TUNEL、Bax和Bcl-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PMMA、CPC注入椎间盘会导致椎间盘退变,PMMA所致椎间盘退变较CPC更严重.骨水泥漏入椎间盘导致细胞凋亡,Bcl-2和Bax表达对细胞凋亡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