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96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5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65,自引:3,他引:65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灌注剂的调配方法与热效应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1)用Palacos骨水泥加入适量造影剂调配灌注剂,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制成圆柱形标本,测量聚合反应时温度变化,并行生物力学测试。(2)①用灌注剂在20只犬80个椎体上行PVP,术后CT扫描,于第1、2d分别随机取5只犬尸检,其余10只观察4周;②在5只猪10个椎体上取圆柱形骨块,形成空腔并注入灌注剂,测量灌注剂中心,边缘,椎体前缘,椎管前缘的温度变化,2周后取材观察灌注剂周缘骨组织坏死情况。(3)应用PVP治疗有疼痛症状的脊椎血管瘤,脊柱溶骨性转移瘤和骨髓瘤及脊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26例共35个椎体,术后行CT检查。结果 (1)骨水泥单体、粉末和造影剂按5ml:6g:1ml的比例调匀后,可保持易于注射的稀薄糊状5min左右,且透视下显影清晰,灌注剂聚合放热过程和力学特性与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2)①20只犬行PVP后均未发现肺栓塞表现,CT示椎管内常有渗漏,这与犬椎体的形态有关;②猪椎体内灌注剂平均最高中心温度为70.5℃,边缘为53.5℃,椎体前缘为40.8℃,椎管前缘为40.5℃,术后病理示灌注剂周缘有散在的骨细胞坏死灶,(3)26例PVP术后均未出现肺栓塞,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CT示5例7个椎体存在渗漏,其中3例3个椎体椎管内有少量渗漏,1例1个椎体椎间孔有少量渗漏,3例4个椎体有椎旁少量渗漏,均未引起临床症状;血管瘤和骨折患者术后住院1-4d(平均1.6d);22例随访6-24个月,其中19例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2例部分缓解,1例肝癌脊柱转移患者疼痛缓解后又加重,与其它病椎有关。结论 PVP为疼痛性脊椎血管瘤,脊柱溶骨性转移瘤和骨髓瘤,脊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42.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症状性脊椎血管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症状性脊椎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11例患者,男2例,女9例;年龄35-77岁,平均54.3岁;均有背部疼痛等症状,其中2例有神经根刺激症状;病变部位:胸椎11处,腰椎3处;在DSA或CT监测下对16个稚体(包括2处骨质疏松压缩骨折)行PVP。术后行CT检查。随访3-34个月(平均15.2个月)。结果 11例PVP后均未出现肺栓塞、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CT检查示均无推管内或椎间孔渗漏。仅2例2椎存在椎旁少量渗漏,1椎系穿刺针穿破椎体前缘所致,1椎系沿稚旁静脉充盈所致,均未引起临床症状。术后患者背部疼痛均明显减轻或消失,神经根刺激症状消失。首例患者术后疼痛-过性加重,3d内好转、疼痛减轻,考虑与局部炎症有关。术后住院1-4d(平均15d)。随访时症状缓解或消失,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PVP为症状性脊椎血管瘤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43.
目的 研究冷循环射频在治疗胸部实体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23例胸部肿瘤患者分别在CT导引或手术直视下,分别以单极或多极穿刺针穿刺瘤体,分点一次或多次对肿瘤实体行射频治疗.术中观察射频前后瘤体CT值及邻近组织改变情况,术后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1个月后复查CT了解肿瘤大小变化. 结果 23例实体瘤患者中,显效15例(缩小>原瘤体1/2),有效7例(缩小<原瘤体1/2或无改变),无效1例(瘤体增大或临床症状恶化).23例射频治疗中4例出现气胸,4例出现少量胸腔积液,18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病灶区疼痛及发热. 结论 冷循环射频治疗在消除胸部小的实体瘤及大的实体瘤减张方面疗效确切,且可反复操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44.
目前临床上对于肝癌患者的肝功能评估和治疗相关的预后预测仍以Child-Pugh评分为主,但在实施“精准医学”的年代越显其存在着明显不足之处。本文就近年来利用ALBI分级(白蛋白-胆红素分级)在接受不同方式治疗的肝癌的患者的疗效评估、预后预测方面的应用、ALBI分级的优、缺点加以总结,并将近年来将其应用于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45.
1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于2020年8月26日入院,入院时无明显症状。患者有结节性硬化症病史,20年前检查发现双侧肾错构瘤,因右侧较大行右侧部分肿瘤切除术,10年前又因左肾错构瘤破裂大出血行左肾全切术,2013年前右肾肿瘤破裂出血多次,均予保守治疗后改善,2013年6月18日右肾肿瘤再次破裂出血,保守治疗无效后急诊行右肾动脉栓塞术,术后至今患者未再次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