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26篇 |
免费 | 350篇 |
国内免费 | 13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4篇 |
儿科学 | 28篇 |
妇产科学 | 22篇 |
基础医学 | 211篇 |
口腔科学 | 95篇 |
临床医学 | 946篇 |
内科学 | 417篇 |
皮肤病学 | 26篇 |
神经病学 | 125篇 |
特种医学 | 97篇 |
外科学 | 282篇 |
综合类 | 1415篇 |
预防医学 | 901篇 |
眼科学 | 42篇 |
药学 | 564篇 |
14篇 | |
中国医学 | 585篇 |
肿瘤学 | 1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9篇 |
2023年 | 125篇 |
2022年 | 126篇 |
2021年 | 162篇 |
2020年 | 148篇 |
2019年 | 95篇 |
2018年 | 131篇 |
2017年 | 96篇 |
2016年 | 100篇 |
2015年 | 119篇 |
2014年 | 209篇 |
2013年 | 240篇 |
2012年 | 247篇 |
2011年 | 300篇 |
2010年 | 328篇 |
2009年 | 300篇 |
2008年 | 282篇 |
2007年 | 278篇 |
2006年 | 262篇 |
2005年 | 311篇 |
2004年 | 248篇 |
2003年 | 207篇 |
2002年 | 173篇 |
2001年 | 181篇 |
2000年 | 118篇 |
1999年 | 120篇 |
1998年 | 85篇 |
1997年 | 73篇 |
1996年 | 94篇 |
1995年 | 111篇 |
1994年 | 76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50篇 |
1991年 | 48篇 |
1990年 | 44篇 |
1989年 | 52篇 |
1988年 | 36篇 |
1987年 | 40篇 |
1986年 | 36篇 |
1985年 | 33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25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5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输血前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输血后肝炎病毒的感染 ,其发生率为 2 .40 %~ 2 7.30 %左右 [1 ] ,以乙型肝炎 (HBV)和丙型肝炎 (HCV)多见。由于输血后引起病毒感染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 ,也是不可忽视的医疗纠纷之一。因此 ,预防极为重要 ,除血站严格筛查献血员 ,临床医师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外 ,对患者输血前血液传染标志物检测非常必要。为此 ,我院遵照卫生部要求对所有输血患者进行 HBs Ag、抗 - HBs、HBe Ag、抗 - HBe、抗 - HBc、抗 - HCV、抗 - HIV、RPR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1 999- 1 2~ 2 0 0 1 - 1 2我院各科输血 830例 ,… 相似文献
142.
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血清hs-CRP、血浆Hcy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Hcy)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将127例ACI患者(ACI组)分为轻、中、重型,分别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及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其血清hs-CRP、血浆Hcy;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CI组血清hs-CRP、血浆Hcy均明显升高,且轻、中、重型患者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血清hs-CRP、血浆Hcy是ACI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与ACI患者的NDS有直接关系,可作为判断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检测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的心率校正的QT间期(heartrate-corrected QT interval,QTc)和QTc离散度(QTc dispersion,QTcd),并评价其与肺动脉压力的关系。方法:入选2003年12月至2008年7月因初步诊断为PH而进行右心导管术的患者。记录静息12导联心电图,手工测量QT间期并用Bazett公式进行校正。根据平均肺动脉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轻-中度PH组和重度PH组。结果:共入选201例患者。男性患者的QTc和QTcd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中,重度PH组的QTc比对照组高〔(436.1±39.4)msvs.(407.6±24.8)ms,P=0.037〕,重度PH组的QTcd(68.5±20.9)ms高于对照组(45.1±12.6)ms和轻-中度组(58.6±14.7)ms(P=0.002;P=0.003)。此外,女性患者的QTc和QTcd与平均肺动脉压正相关(r=0.207,P=0.03;r=0.236,P=0.012)。结论:本组资料中女性PH患者的QTc和QTcd与平均肺动脉压正相关,且在重度PH患者中显著增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4.
目的对深圳市2005年从登革热患者急性期血液中分离到的1株登革病毒进行型别鉴定,从分子水平分析分离株的生物学特征,追踪其可能的地域来源。方法用C6/36细胞培养增殖病毒株SZ0524,收集病毒液。用逆转录-半套式PCR(RT-semi-nested-PCR)方法和荧光PCR方法对其进行型别鉴定。扩增病毒E基因后进行序列测定,并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登革病毒株进行同源性比较和进化树分析。结果深圳市登革病毒分离株用4型特异性引物扩增出392bp的特异性条带,荧光PCR进一步证实了分离的病毒株为登革4型病毒。SZ0524与登革病毒4型国际标准株H241株在E基因上核苷酸同源性为99.7%,而与登革病毒1、2、3型国际标准株HAWAII、NGC、H87同源性分别为57.0%、59.2%和56.2%。基因进化树显示SZ0524株与D4-73NIID株和D4-61NIID株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H241,在进化树的同一分支上,属基因Ⅰ亚型。结论从分子水平证明从深圳市登革热患者血清中分离到的毒株确为DEN-4型病毒。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证实此病例为输入性感染病例,该毒株最有可能来源于东南亚一带。 相似文献
145.
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30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期结直肠癌造成的梗阻,手术治疗风险大、效果差.支架置入术是解决部分晚期结直肠癌造成的梗阻的有效手段,与传统外科开放手术相比,具有痛苦小、安全、简便、住院时间短、恢复快、重复性强、能维持正常生理排泄通道的特点,易被医患双方接受.可对失去外科手术机会的晚期肿瘤患者及放弃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姑息性解除结肠梗阻的治疗机会,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6.
68例下腔静脉滤器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是一常见病 ,绝大多数发生于下肢。约 5 0 %~ 70 %的患者并发肺血栓栓塞症 (PTE) [1] ,其中2 5 %~ 30 %因未接受正确治疗而死亡。经皮放置下腔静脉滤器 (IVCF)在西方国家自问世已有 30年 ,经不断改进 ,操作简便易行 ,近年广泛用于PTE的预防。国内自 1995年以来陆续有文章[2 3 ] 报道。我们自 1999年 5月至 2 0 0 1年 6月共完成 6 8例IVCF植入术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6 8例接受IVCF植入术患者 ,男 40例 ,女 2 8例 ,平均年龄 5 2岁。髂股静脉水平血栓 45例 ;静脉水平血栓 2 3例。慢性反复… 相似文献
147.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 ,33岁。活动后感胸闷、心悸 ,下肢水肿伴反复晕厥 3年。 1年前劳累后突然晕倒 ,不省人事 ,以后气短进行性加重 ,半年前开始咯血。于 2 0 0 1年 9月收入我院。查体 :血压 90 / 70mmHg( 1mmHg =0 133kPa) ,呼吸 35次 /分、心率 10 2次 /分 ,口唇发绀 ,心脏扩大 ,第二心音亢进、分裂 ,心尖部可闻及 3级收缩期杂音。肝于肋下 4 5cm ,双下肢高度水肿。入院后经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放射性核素肺灌注通气显像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扫描等 ,确诊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肺原性心脏病 ,NYHA心功能Ⅲ级。经过… 相似文献
148.
倪晓春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0,9(1):74-75
研究证实 ,急性心肌梗塞 (AMI)溶栓治疗可挽救缺血心肌 ,缩小梗塞范围和改善左心功能 ,从而降低死亡率 [1]。本文报道对 6例 A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1 对象及方法1.1 对象我科 1996年 7月至 1998年 4月收治 AMI患者14例 ,均符合 WHO的 AMI诊断标准。其中 6例发病6小时以内 ,接受静脉溶栓治疗 ,均为男性 ;年龄 54~ 6 5(平均 57.2 )岁 ;广泛前壁 3例 ,下壁 2例 ,下壁 前壁 1例。1.2 方法1.2 .1 给药方法 :我科使用的溶栓剂为栓体舒 ,由德国生产。开始时先将栓体舒 10 mg加入溶媒 4 0 ml中 ,在 10~ 15分钟内静脉注射完… 相似文献
149.
150.
对 1998年本院内科 2 47例住院老年死亡病例进行分析 ,以探讨老年病人的主要死因。1 临床资料1.1 病例来源 1998年全年住院总人数9742例 ,死亡 32 1例 ,死亡率为 3 3 %。其中男 197例 ,女 12 4例 ,男女之比为 1 6∶1。 2 8~ 44岁者 2 3例 ,占 7 2 % ,45~ 5 9岁的老年前期组 5 1例 ,占 15 9% ,而≥ 6 0岁老年组 2 47例 ,占 76 9% ,其男女之比为 1 47∶1。1.2 结果与分析 将这 3组病例作比较 ,对其死因、发病人数、年龄结构、平均死亡年龄等作一回顾性的流行病学调查统计 ,见表 1。随着工业逐渐发达 ,而环保工作的相对滞后 ,肿瘤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