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74篇
内科学   11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354篇
预防医学   12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40篇
  1篇
中国医学   151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睡眠占据了人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维持人生理功能和健康的必要条件。随着社会经济压力增大、电子产品的使用增加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睡眠不足及其危害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睡眠剥夺是指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睡眠减少或者是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已有研究发现睡眠剥夺能引起广泛的机体损伤,例如增加大脑神经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肠道稳态失衡和其他多器官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睡眠剥夺造成多系统多器官疾病发生的机制主要涉及机体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发生以及免疫功能受损等。中医认为睡眠剥夺属不寐的范畴,长期不寐导致阴阳失调,从而耗气伤阴,损伤五脏;治疗上宜补虚扶正、调和阴阳。中药具有种类繁多和资源丰富的特点,同时副作用小且治疗广泛。大量研究表明,中药及复方不仅能够改善睡眠,还具有养肝、益智、补肾等作用,从而有效防治睡眠剥夺引起的机体损伤。鉴于睡眠剥夺问题日益增加,对机体的损伤作用也日益显著,该文就睡眠剥夺介导机体损伤及其机制进行综述,并总结归纳防治机体损伤的复方及单味药,以期为研究者们开发防治睡眠剥夺引起机体损伤的有效药物奠定基础,并为深入探究睡眠剥夺对机体损伤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制甲型H1N1流感(甲型流感)血凝素(HA)IgG抗体(抗-HAIgG)检测试剂,并用于对献血人群中甲型流感疫苗(甲流疫苗)接种者的抗-HAIgG检测。方法克隆表达甲型流感HA表位抗原(18-243aa),制备出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抗-HA试剂,并对106份甲型流感流行前的献血者血清(甲型流感前组)、97份接种甲流疫苗后的献血者血清(接种甲流疫苗组)做抗-HAIgG检测。结果甲型流感前组:4例抗-HAIgG为阳性,102例阴性,阳性率为3.77%(4/106);甲流疫苗组:78例抗-HAIgG为阳性,19例阴性,阳性率为80.41%(78/97)。结论ELISA法检测甲型流感抗-HAIgG试剂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安全性,其在献血人群中的甲型H1N1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疫苗免疫血浆的筛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
 HCV 属黄热病毒科,感染人体后可引起机体免疫应答发生异常,导致组织损伤,形成慢性持续性感染,并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肝癌。目前全世界约有 1.7 亿 HCV 感染者,约有 75% 左右的急性丙型肝炎患者转为慢性感染,其中 10% ~ 20%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发展为肝硬化,1% ~ 5% 发展为肝癌[1]。丙型肝炎在治疗和预防方面具有很强的局限性,这主要是由于 HCV 的高度变异性,其中位于 E2 NS1 区 N 端第 27 位氨基酸的变异性最大,通常称之为第一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 1,HVR1)。研究证明 HVR1 中含有优势表位[2],其高度变异性也将对机体产生的针对 HCV 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造成障碍。现本文就近年来有关 HCV-HVR1 的免疫学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4.
修永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7):2067-2068
目的:应用依达拉奉联合肝素对脑梗死治疗后的疗效评价。方法:进展性脑卒中患者1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持续泵入肝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总有效率60.5%,两组疗效对比有显著性意义(P<0.01),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持续泵入肝素治疗脑梗死具有疗效好,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5.
术中超声引导放射性^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引导放射性^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的手术方法、近期疗效和副反应。方法27例无法切除的晚期胰腺癌,行术中超声引导^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11例行胃肠或胆肠短路术。腹部正中切口,暴露肿瘤,利用术中超声探及肿瘤大小、范围,确立进针方向和范围。插植粒子针边界外放1.0~1.5cm,避开血管和胰管,间隔1cm。Mick枪后退式植入粒子,粒子间隔1cm。^125Ⅰ粒子活度为0.40~0.70mCi/颗,D90为110~160Gy。6例术后4周加外放疗,2~3Gy/次,5次/周,总剂量39~50Gy。5例术后顺铂+吉西他滨化疗,2~4周期。结果20例伴有上腹部疼痛患者,粒子治疗后有17例疼痛完全或部分缓解,有效率85%,显效时间1~30d,中位起效时间5d。全组局部控制率为74%,Ⅱ+Ⅲ期1、2年生存率分别为25%、15%,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Ⅳ期1年生存率为8%,中位生存时间5个月。3例术后1个月复查时发现5颗粒子迁徙到肝脏。3例术后6周到6个月出现乳糜瘘,2例对症处理后缓解,2例复发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没有感染和胰瘘等并发症。结论放射性^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具有很好的姑息止疼疗效,部分局部晚期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而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直径≥4.0mm的冠状动脉金属裸支架6个月再狭窄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日本京都桂病院心脏血管中心从2003年1月—2003年12月接受管径≥4.0mm金属裸支架置入(心肌梗死、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以及再狭窄病变除外),并获得6个月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147例患者(147个病变)。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对其6个月支架内再狭窄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糖尿病组的再狭窄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19.0%vs6.7%,P<0.05)。结论:对管径≥4.0mm的冠状动脉支架,糖尿病也是增加再狭窄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7.
68.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心脏瓣膜置换术在大、中城市医院已较为广泛地开展,术后患者心脏功能可显著改善,由此亦带来了患瓣膜病变的育龄妇女术后妊娠和生育的新课题。现将我院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11例孕妇处理情况介绍如下,供同道们参考。临床资料一、患者瓣膜置换术前后情况本文11例均为风湿性心脏病,行瓣膜置换术孕妇临床资料见附表。其中例1~9为二尖瓣狭窄及闭锁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评价、优化湖沼型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的防治策略。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湖区 5个血吸虫病重度流行村 1995~ 1999年的防治策略及其防治效果进行调查 ,分析防治措施效果和费用效果。 结果 防治效果以“化疗 +灭螺”为主体的综合措施效果最佳 ,“化疗 +健康教育”防治措施的疾病控制效果较显著 ,单纯化疗措施对疾病控制有一定的效果 ,但综合效果较差 ;“区域灭螺 +对象治疗”人群感染率下降 1%费用和总费用 /综合防治效果指数最低 ,费用效果最好 ,而综合性较强的措施防治效果较好 ,但投入最高 ,“健康教育 +化疗”及单纯化疗投入均不高 ,综合防治效果相对较差。 结论 化疗仍是此类地区控制疾病的主要手段 ,但为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必须将螺情控制措施与化疗相结合 ,并辅以健康教育等措施  相似文献   
70.
中西医结合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其退行性病变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具有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治疗后极易复发等特点。本文分析了颈椎病的病因病机,结合作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颈椎病的经验,探讨了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并总结了治疗过程中的一系列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