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8篇
临床医学   2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背景:目前经报道的成骨诱导方法很多,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诱导提出很多新的思路及方法.但是电针是否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尚不清楚.目的:尝试应用电针治疗仪诱导人骨髓闻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评价其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从患者髂后上棘抽取骨髓.分离培养鉴定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取第3代细胞进行培养.当细胞铺满培养瓶底90%以上时进行胰酶消化,分别以3.0×103/cm2的浓度接种于6孔培养板中.实验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加入2 mL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L-DMEM/F12培养液;化学诱导组:每孔内加2 mL含10%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液,当细胞贴壁生长达到60%-70%汇合时,加入骨诱导剂;电针刺激组:加入2 mL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L-DMEM/F12培葬液,电针刺激.采取连续波输出,基波脉冲频率为50 Hz,基波脉冲宽度0.5 ms,持续作用30 min,共电针刺激28 d.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茜索红染色结果:细胞诱导14,28 d后碱性磷酸酶活性:RT-PCR测定细胞中骨钙素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骨钙素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在28 d的诱导过程中,化学诱导组5-7 d细胞汇合成单层,细胞突起互相连接,并可重叠生长而不发生细胞间的接触抑制现象:电针刺激组9 d或10 d发现细胞体积大,呈三角形、多角形或鳞形;空白对照组细胞形态仍然是纺锤状.②化学诱导组和电针刺激组28 d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均观察到育矿化结节出现,进行茜素红均呈阳性反应,而空白对照组呈阴性反应.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进行诱导时化学诱导组和电针刺激组碱性磷酸酶水平在14,28 d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化学诱导组碱性磷酸酶14 d时高于电针刺激组(P<0.05),但28 d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空白对照组骨钙素mRNA及蛋白含量均低于化学诱导组和电针刺激组(P<0.05).提示电针可定向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72.
背景:目前经报道的成骨诱导方法很多,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诱导提出很多新的思路及方法。但是电针是否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尚不清楚。 目的:尝试应用电针治疗仪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评价其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 方法:从患者髂后上棘抽取骨髓,分离培养鉴定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取第3代细胞进行培养。当细胞铺满培养瓶底90%以上时进行胰酶消化,分别以3.0×103/cm2的浓度接种于6孔培养板中。实验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加入2 mL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L-DMEM/F12培养液;化学诱导组:每孔内加2 mL含10%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液,当细胞贴壁生长达到60%~70%汇合时,加入骨诱导剂;电针刺激组:加入2 mL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L-DMEM/F12培养液,电针刺激,采取连续波输出,基波脉冲频率为50 Hz,基波脉冲宽度0.5 ms,持续作用30 min,共电针刺激28 d。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茜素红染色结果;细胞诱导14,28 d后碱性磷酸酶活性;RT-PCR测定细胞中骨钙素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骨钙素蛋白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在28 d的诱导过程中,化学诱导组5~7 d细胞汇合成单层,细胞突起互相连接,并可重叠生长而不发生细胞间的接触抑制现象;电针刺激组9 d或10 d发现细胞体积大,呈三角形、多角形或鳞形;空白对照组细胞形态仍然是纺锤状。②化学诱导组和电针刺激组28 d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均观察到有矿化结节出现,进行茜素红均呈阳性反应,而空白对照组呈阴性反应。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进行诱导时化学诱导组和电针刺激组碱性磷酸酶水平在14,28 d高于空白对照组(P < 0.05);且化学诱导组碱性磷酸酶14 d时高于电针刺激组(P < 0.05),但28 d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空白对照组骨钙素mRNA及蛋白含量均低于化学诱导组和电针刺激组(P < 0.05)。提示电针可定向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73.
目的:构建一种新的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动物模型以期最大程度地模拟痉挛型脑瘫后发生的神经解剖改变及生理、病理改变。方法:实验于2004-03/05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2组,痉挛型脑瘫模型组20只,对照组10只。痉挛型脑瘫模型组大鼠暴露右侧顶骨和额骨交界骨缝,以此骨缝为s中心,钻开0.8cm×0.5cm方形骨瓣,取掉骨瓣形成颅骨开窗,切开硬脑膜及大脑皮质,用神经剥离子小心挖出大脑皮质及部分大脑髓质。对照组大鼠不挖出大脑皮质及部分大脑髓质。结果:制模过程中,因窒息死亡4只,痉挛型脑瘫模型组3只,对照组1只。17只痉挛型脑瘫模型组大鼠以及9只正常组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痉挛型脑瘫模型组大鼠术后2周内,活动、摄食减少,左侧肢体跛行,左前肢摄食时不负重,饮水及摄食时主要以右前肢扶持鼠笼,左前肢及左前爪屈曲痉挛明显。2周后左侧肢体跛行症状有所减轻,1个月后左侧跛行症状及左前肢、左前爪痉挛屈曲症状固定。②对照组大鼠手术2周后,饮食、活动基本恢复正常。结论:痉挛型脑瘫模型大鼠术后痉挛体征典型,维持时间长,手术操作简单规范。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腰椎椎体CT值与骨水泥螺钉注入强化剂的相关性,初步筛选需行骨水泥强化的椎体CT值临界范围。方法 回顾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行腰椎内固定融合术患者资料89例,随访2年以上。按腰椎椎体是否注入骨水泥将患者分为骨水泥组与非骨水泥组。骨水泥组29例,男4例,女25例;年龄54~84岁,平均(67.8±1.4)岁。非骨水泥组60例,男20例,女40例;年龄52~85岁,平均(69.4±0.9)岁。测量患者L3~5椎体的CT值,以Logistic回归分析CT值与椎体是否行骨水泥强化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CT值对骨水泥强化的预测价值,初步筛选L3~5椎体需行骨水泥加强固定的CT值临界范围。结果 骨水泥组L3、L4、L5椎体CT值分别为(65.4±6.0)HU、(68.9±6.5)HU、(78.9±6.3)HU;非骨水泥组L3、L...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儿童脑性瘫痪尿流动力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本组病例为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脑瘫儿童78例,术前1周内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25例(32.05%)脑瘫儿童合并下尿路症状,尿流动力学检查其中20例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3例为混合型运动神经元损害、1例为单纯下运动神经元损害、1例正常;53例(67.95%)脑瘫儿童无下尿道临床症状,尿流动力学检查中35例(66.04%)膀胱总容量及顺应性下降、膀胱充盈压增加。结论:尿流动力学检查可明确脑瘫儿童下尿道症状的神经病学原因,同时发现无下尿道症状的脑瘫儿童中至少50%以上合并临床静止性膀胱功能障碍,符合SPR适应证的患儿应尽早行SPR术。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棒半刚性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在腰椎非融合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将 2017 年 3 月至 2019 年 12 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 74 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 PEEK棒组和钛棒组。其中 PEEK 棒组 34 例,男 13 例,女 21 例,年龄 51~79(62.4±6.8)岁;L1-L3 节段 1 例,L2-L4 节段 7 例,L3-L5 节段 20 例,L4-S1 节段 6 例。钛棒组 40 例,男 17 例,女 23 例,年龄 52~81(65.2±7.3)岁;L1-L3 节段 3 例,L2-L4 节段 11 例,L3-L5 节段 19 例,L4-S1 节段 7 例。分别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 3、12 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通过腰椎过伸过屈 X 线观察椎间活动度(range-of-motion,ROM)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 22~34(26.8±5.6)个月。PEEK 棒组手术时间(142.2±44.7) min 和术中出血量(166.5±67.4) ml,低于钛棒组的(160.7±57.3) min 和(212.8±85.4) ml(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PEEK 棒组和钛棒组患者腰痛 VAS[(0.8±0.4)分 vs (1.0±0.5)分]、腿痛 VAS[(0.7±0.4)分 vs (0.8±0.5)分]和 ODI[(9.8±1.6)% vs (12.1±1.5)%],与术前[(5.8±1.1)分 vs (6.0±1.1)分]、[(7.2±1.7)分 vs (7.0±1.6)分]、[(68.5±8.9)% vs (66.3±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个月,两组 ODI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EEK 棒组和钛棒组术后 12 个月 ODI[(15.5±2.1)% vs (18.4±2.4)%]及末次随访[(9.8±1.6)% vs (12.1±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椎整体活动度术后均有下降,术后 12 个月及末次随访时 PEEK 棒组腰椎整体活动度与同时期钛棒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固定节段活动度均有下降,PEEK 棒组固定节段活动度由术前(9.5±4.6)°降至末次随访时的(4.1±1.9)°,钛棒组固定节段活动度由术前(9.8±4.3)°降至末次随访时的(0.9±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上位椎间活动度均有增加,术后 12 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上位椎间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周期内两组均无螺钉松动断裂。结论:PEEK 棒半刚性椎弓根钉内固定用于腰椎非融合手术,可保留固定节段部分活动度,近期临床疗效不劣于同期钛棒融合,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可行选择,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77.
<正>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 sequard syndrome,BSS)是指脊髓某节段半侧或部分损害引起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对侧肢体痛温觉减退或消失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脊髓肿瘤、脊髓偏一侧的刀刺伤[1]、脊髓炎[2-3]或脊髓血管畸形等疾病。因颈椎间盘突出导致的BSS较为少见。2020年12月我院收治1例以一侧小腿麻木为初发症状的颈椎间盘突出所致的BSS,现将诊疗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2011年1492例行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患者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两组:感染组11例,非感染组1481例,进行感染风险因素评分(infectionriskfactorscore,RFS),比较两组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分析保留内置物情况下彻底清创、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结合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治疗的成功率、分析失败因素及处理策略,探讨何种状况下需清创同期取出内固定。结果1492例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切口感染11例(0.74%),感染组与非感染组RFS分别为2.64±0.24和0.78±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9例保留内置物情况下采用彻底清创、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结合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治疗成功6例。另3例2次清创取出内固定后继续冲洗引流:2例感染彻底控制、1例伤口愈合后1个月血液感染继发颅内感染、感染性休克死亡;2例术前长期口服激素同时RFS≥3分患者,采用彻底清创、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结合静脉滴注抗菌药物同时取出内固定,感染彻底控制。结论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发生率相对较低,保留内置物情况下彻底清创后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结合静脉滴注应用抗菌药物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术前长期口服激素同时RFS≥3分患者,彻底清创同时取出内固定有利于感染彻底控制。  相似文献   
79.
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初期效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探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初期效果.[方法]分析31例单独采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或结合固定融合方法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初期随访结果,记录Wallis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采用VAS疼痛10分法和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外科组腰椎手术疗效标准评估手术疗效,随访有无Wallis系统相关并发症及疗效.[结果]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前1 d、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疼痛VAS评分分别为7.9±2.0、2.6±1.2和1.7±0.8,术后末次随访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4% .[结论]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或结合固定融合方法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简便安全,初期随访疗效良好,为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增加了一种全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选择性腰骶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联合选择性脊神经前根切断术(selective anterior rhizotomy,SAR)治疗混合型脑瘫的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10年1月,选择48例混合型脑瘫患者,其中男36例,女12例,年龄3~22岁,平均8.8岁,均以痉挛型为主,伴有下肢徐动,术前下肢肌张力均为3级(根据Ashworth 5级法),术前下肢功能情况:独立行走36例,简单介助行走8例,介助站立并有行走动作4例。采用SPR+SAR联合治疗,术中根据肢体痉挛程度切断部分脊神经后根,其中L5、S1后根38例,L4、L5、S1后根10例,后根切断比例为30%~50%;按徐动程度切断部分脊神经前根,其中L5前根28例,S1前根20例,切断比例为30%;术中尽可能保留椎板,以维持脊柱稳定性。结果:术后出现小腿或足底麻木感2例,下肢肌力下降3例,腰痛2例,腰部无力5例,小便控制差1例,经营养神经、康复锻炼、神经肌肉兴奋仪刺激等处理,6个月内症状基本消失。随访18个月。48例患者肌张力术后1周、6个月、18个月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痉挛缓解率100%。下肢徐动症状:术后1周时,1例症状加重,经联合应用镇静药物及巴氯芬3个月后恢复至术前,4例无变化,43例改善;术后6个月时,5例较术前无变化,43例改善,无加重病例;术后18个月时,44例明显改善,4例无明显变化,无加重病例。术后18个月随访时,术前介助行走的8例患者中,5例可独立行走,3例无变化;术前介助站立的4例患者中,1例可独立行走,2例可独自站立,1例无变化。结论:腰骶SPR+SAR治疗以痉挛型为主伴有下肢徐动的混合型脑瘫,能有效解除肢体痉挛,降低肌张力,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下肢徐动症状,是治疗此种混合型脑瘫比较合理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