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是最常见的膝关节韧带损伤,膝关节外侧外翻应力是损伤的主要原因.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分为浅层和深层损伤,程度分为Ⅰ,Ⅱ、Ⅲ度,Ⅲ度损伤常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断裂的部位可在股骨内上髁及胫骨内髁止点或韧带中段,Ⅰ、Ⅱ度损伤可保守治疗,Ⅲ度损伤均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藤黄健骨片联合金乌骨通胶囊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科接受治疗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口服金乌骨通胶囊,3粒/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藤黄健骨片,3~6片/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41%、91.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12周后,两组JOA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JOA评分的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12周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藤黄健骨片联合金乌骨通胶囊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川归胶囊联合舒筋通络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神经根型颈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舒筋通络颗粒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川归胶囊联合舒筋通络颗粒治疗,比较2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含量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试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含量降低更明显。治疗4周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川归胶囊联合舒筋通络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骨科Ⅰ类切口人工内置物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07年7~12月149例Ⅰ类切口人工内置物手术患者为A组和2008年7~12月156例Ⅰ类切口人工内置物手术患者为B组,对两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两组病例性别、年龄、手术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率均为100%,A组抗菌药物种类最多为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62.42%);B组抗菌药物种类最多为二代头孢类抗菌药物(76.92%),术后72h内停药率B组(70.51%)明显高于A组(19.46%)(P<0.05),两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及管理,可促进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化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c factor-3,NT-3)基因修饰的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SC)对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阳离子脂质体将NT-3基因转入经贴壁法培养、纯化、传代的SC中,S-100染色检测NT-3质粒转入前后SC的纯度。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80只建立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按桥接物的不同随机分为4组,其中A组:细胞外基质(ECM)凝胶及生物可降解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管(PLGA)桥接组;B组:SC-ECM凝胶PLGA管桥接组;C组:NT-3基因-ECM凝胶PLGA管桥接组;D组:NT-3基因修饰的SC-ECM凝胶PLGA管桥接组。于术后不同时间进行神经传导速度、组织形态学观察以及计量学分析。结果 NT-3转染前后SC纯度分别为(92.7±2.1)%及(95.6±2.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轴突数、髓鞘的厚度、神经纤维的直径、神经组织面积的百分比等,D组均优于B、C组(P〈0.05),B、C组均优于A组(P〈0.05),而B、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转染NT-3基因的SC移植于损伤的周围神经,有促进神经生长、髓鞘再生的作用,能弥补单纯细胞移植、神经营养因子含量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老年脊髓性颈椎病(CSM)应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01—2019-02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CSM患者,简单随机化分为3组,各32例。前路组给予前路手术治疗,后路组给予后路手术治疗,联合组给予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比较3组手术一般情况、优良率、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曲指数(CCI)、颈椎活动度(ROM),及入组患者手术切除的椎间盘组织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IL-1β、TNF-α与疗效相关性。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较前路组、后路组高(P0.05);联合组优良率、术后1个月JOA评分高于前路组、后路组,NDI指数低于前路组、后路组(P0.05);联合组、后路组术后1个月CCI、ROM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术后1个月CCI、ROM较术前低(P0.05);椎间盘组织中IL-1β、TNF-α与疗效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CSM,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颈椎功能与稳定性,疗效显著,且检测椎间盘髓核组织中IL-1β、TNF-α表达可预测手术疗效,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股骨头坏死0期临床诊断标准的建立,并通过临床应用验证其准确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258例,建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0期临床诊断标准,并根据该标准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所建立标准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7%、86.4%、89.7%.临床应用研究显示给予预防性治疗(干预组)的患者,其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明显低于无干预组(34.2% vs 84.9%,P<0.01).结论 确立了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0期临床诊断标准,有助于早期发现股骨头坏死,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发现对0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应用多种预防性综合措施进行干预,治愈率较高,能有效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下颈推不稳症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了2004年5月~2007年9月我科42例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采用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和钢板内固定术的患者,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45~68)岁,平均56.5岁,占同期手术治疗颈椎病例的25.7%。结果:本组病例临床表现为肩臂部疼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手部麻木、抖方肌、提肩肿肌压痛等,影像学检查表现为颈椎椎间隙狭窄、骨赞形成、生理弯曲消失、椎体间位移大于等于3.5mm或椎体间位移1mm~3mm呈阶梯样改变。全部病例随访(10~35)个月,平均随访20.5个月,术后疗效为优良33例,可例5例,差4例,优良率78.6%。结论:退行性下颈椎不稳定症,经正规保守治疗无效,应尽早采用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和钢板内固定术稳定,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横断型髌骨骨折,张力带固定已为成形手术,但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张力带固不适宜,手术中不易对位,而对位采用包氏缝合法,抽紧缝线时,碎骨块翘起,骨折缩短移位关节面不平整,采用局部穿孔对应改良法克服以上缺点,促进骨折愈合,减少骨折病发生。  相似文献   
20.
侯文根  施新革 《医学信息》2009,22(6):516-517
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冲击注射地塞米松)和对照组。实验8周处死动物,取股骨头作骨细胞组织病理学、超微结构观察,并用TUNEL及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骨细胞凋亡和Bcl-2表达情况。结果光镜下实验组较对照组股骨头骨小梁变细、稀疏、空骨陷窝明显增多,脂肪细胞增大。电镜下实验组骨细胞体积缩小,核固缩,线粒体及高尔基体肿胀,染色质边聚较多见。实验组凋亡骨细胞增多,Bcl-2表达骨细胞轻度增加。结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是骨细胞凋亡和坏死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