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2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2篇 |
临床医学 | 21篇 |
内科学 | 35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2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22篇 |
综合类 | 75篇 |
预防医学 | 12篇 |
药学 | 17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35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3—2005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符合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的门诊及住院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成来氟米特组(26例)和甲氨蝶呤组(36例)。来氟米特组按体重>50kg和<50kg,在治疗开始的3d分别给予负荷剂量50mg/d和40mg/d,在此之后的维持量分别是每周50mg和40mg。甲氨蝶呤组第1周口服5mg,第2周口服10mg,第3周及第3周以后每周口服15mg。2组均每日3次口服柳氮磺胺吡啶0·75g。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做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指数(BASDAI)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BASMI)评分。同时测定血常规、血沉(ESR)、肝功能、肾功能及尿沉渣。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0个月、18个月做骶髂关节CT及其他受累关节的X线平片检查。结果来氟米特组共22例随访至18个月,甲氨蝶呤组有29例随访至18个月。从6个月开始来氟米特组BASDAI比甲氨蝶呤组明显好转(P<0·01)。2组BASMI及ESR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骶髂关节CT及X线平片对比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且各自与治疗前对比无加重。来氟米特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4/22),甲氨蝶呤组为31·03%(9/29)。2组均无肾脏异常及肺间质病。结论本研究提示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疗效与甲氨蝶呤相似,不良反应较甲氨蝶呤少。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一站式CT能谱灌注成像定量参数预测兔腋窝淋巴结性质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0只新西兰纯种雌性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分别建立兔乳腺癌腋窝转移性淋巴结(转移组)与炎性淋巴结动物模型(炎症组)。于建模后第4周末对实验兔行一站式CT能谱灌注成像扫描,扫描完成后摘取腋窝淋巴结行病理检查,并与CT图像逐一对照。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能谱参数和灌注参数的差异,以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单一参数和联合参数诊断实验兔腋窝淋巴结性质的效能。结果 转移组淋巴结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动静脉期碘浓度(IC)、标准化碘基值(NIC)和40~70 keV间的能谱曲线斜率(λ)均高于炎症组(P均<0.05),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最佳联合参数(BF+动脉期λ+静脉期λ)的AUC为0.942,以0.65为临界值,其诊断实验兔腋窝乳腺癌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68%、95.92%、92.91%和82.70%。结论 一站式CT能谱灌注成像定量参数鉴别兔腋窝乳腺癌转移性淋巴结与炎性淋巴结的诊断效能较好,联合参数(BF+动脉期λ+静脉期λ)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前置全模型迭代重建算法(ASIR-V)在腹部体模CT扫描中图像质量的变化规律及辐射剂量的降低程度,探讨优化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最佳前置ASIR-V。方法 采用腹部仿真体模和Revolution CT机。根据噪声指数(NI)设置(6、8、10、12、14)分为5组。每组设置0~100%(间隔10%)前置ASIR-V扫描和常规扫描(即不联合迭代),共获得55组图像。分析各NI组图像CT值、噪声、主观评分及辐射剂量随ASIR-V比例的变化规律。各NI组图像的主观评分比较采用秩和检验,CT值、噪声和辐射剂量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结果 在0~40%前置ASIR-V水平,NI为6、8、10组图像主观评分基本稳定,NI为12、14组图像主观评分呈略升高趋势;50%~100%前置ASIR-V,各组主观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NI为6、8、10组,超过70%前置ASIR-V图像主观评分降至3分以下,NI为12、14组,超过60%前置ASIR-V主观评分降至3分以下;NI为6、8、10组,常规扫描图像主观评分与40%前置ASIR-V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6、0.915、0.514),NI为12、14组,常规扫描图像主观评分略低于40%前置ASIR-V图像(P=0.041、0.036);各NI组常规扫描图像主观评分均优于60%前置ASIR-V图像((P=0.021、0.012、0.015、0.014、0.007))。各NI组中不同部位CT值、噪声随前置ASIR-V比例的增高呈基本稳定状态(P均>0.05)。各NI组CTDIvol随前置ASIR-V比例的增高,呈逐渐下降趋势。40%、50%和60%前置ASIR-V比例条件下,CTDIvol较常规扫描组下降比率分别为49.82%、62.51%、71.63%。结论 前置ASIR-V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条件下明显降低辐射剂量;腹部前置ASIR-V比例推荐40%~60%。 相似文献
15.
患儿,女性,2岁,汉族,因全身皮肤潮红,反复起大疱、结痂、脱屑二年,伴有痒感,于1985年4月2日入院,患儿母述病史,出生后发现手足发白,三小时后四肢起大疱,疱大小不均,最大约胡桃大,最小约豆大,逐渐扩延至躯干四肢,头面部,疱壁较薄易破溃,疱内有透明液体,疱破溃变干枯、结痂脱落处皮肤潮红,反复起大疱,手足为多,口腔粘膜未见水疱,在当地医院诊断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出生后一个月未经治疗大疱逐渐消失,皮损好转,但二个月后躯干、四肢、头面部皮损复发、皮肤潮红、干燥、结痂、脱屑,易受磨擦部位如手掌、足跟起大疱,易破而结痂,无出血、疼痛,致使行走困难,某医院用维生素E、苯海拉明、抗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与保守治疗方法治疗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的肋骨骨折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应用保守治疗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内固定手术治疗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及患者的肺部感染、疼痛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分析上述42例患者的恢复情况,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疼痛时间等情况较对照组好转所需时间短,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手术治疗对肋骨骨折的治疗优于保守治疗对肋骨骨折的治疗,应用内固定手术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较快,肺部感染发生率低,胸廓畸形发生的概率也较低,患者的痛苦减少,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引起心房颤动(房颤)的危险因素。方法194例高血压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组52例、永久性房颤组60例和非房颤组82例(对照组);记录3组性别、年龄、家族史、目前用药情况、超声心动图以及血尿酸、C反应蛋白水平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发生危险因素。结果3组年龄、β受体阻滞剂应用、左心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及血尿酸、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左心房内径、B受体阻滞剂的应用与房颤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永久性房颤与血尿酸独立相关(OR=3.096,95%CI:1.249~7.677,P=0.015),阵发性房颤与血尿酸无明显相关性(OR=0.932,95%CI:0.355~2.444,P=0.886)。结论血尿酸水平增高可能是永久性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1背景据统计 ,我国现有肢体残疾人 877万人 ,其中截肢者 90万 ,上肢截肢者 2 6万人 ,下肢截肢者 6 4万人。由于种种原因 ,下肢截肢者约有 2 3万人尚未安装假肢 ,其中未安装小腿假肢者约 13万 ,未安装大腿假肢者约 10万。他们中间有的靠双拐渡过人生 ;有的双小腿截肢者靠膝盖爬行 ;有的单小腿截肢者利用竹筒、木料、钢筋等材料自制小腿假肢 ,艰难行走。这些缺肢者大多生活在农村和基层 ,由于丧失劳动能力 ,个人生存艰难、家庭生活贫困。截肢者至今未能安装下肢假肢的原因大致有 :1.1资源远离缺肢者 现有假肢安装机构和技术人员大多集中在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直接PTCA为急性心梗(AMI)提供了积极的有效的又安全的恢复心肌灌注的手段,优于常规溶栓治疗,但直接PTCA仍有时间延误问题.研究旨在探讨AMI患者在等待PTCA时间延误期内,使用常规治疗剂量短效溶栓剂(rt-PA)治疗,促使梗塞相关动脉(1RA)早期开通的有效性,及溶栓后立即进行加速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75例AMI患者用阿司匹林和肝素后接受20mg rt-PA一次弹丸注射,随后80mg半小时内快速滴入,尽快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对IRA行PTCA或支架植入术,如果血管开通,仍有残余狭窄,亦行PTCA及支架术,和同期进行88例AMI直接PTCA进行对比分析.本试验终点包括,到达导管室血管开通率,PTCA的结果,治疗后导管室血管开通率,PTCA的结果,治疗后两周内左室功能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到达导管室时,联合治疗(溶栓加PTCA)血管开通率88%(26%TIMI2级,62%TIMI级血流),直接PT-CA组为36%(20%为TIMI级血流,16%TIMI3级血流)(P<0.001)两组PTCA血流再通率相似,分别为96%,94%.对梗塞相关动脉恢复TIMI3级血流效果相同,分别为84%,82%.两周内左室功能(超声法EF)联合治疗组优于PTCA组(65.4%,54.6%,P<0.05)两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大出血,脑卒中,在闭塞和死亡)无显著差异.住院死亡率(2周)联合治疗组0%,直接PTCA组3.4%(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结论联合治疗组和直接PTCA相比,早期再通率高(到达导管室进行造影时)住院期间左室功能恢复较好,溶栓对随后立即加速PTCA并不增加PTCA的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