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25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31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篇
  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尽管技术手段不断改良更新,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的腔内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仍然在技术上充满挑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之一.据此,我们团队利用“一体化捆绑技术”使用经口抵钉座置入系统改进了这一过程.本文视频展示了1例胃多原发腺癌病例:贲门](T1)和胃窦(T2)各见一病灶,仅小弯侧幽门周围见1枚可疑淋巴结肿大,未见转移征象.一般地,我中心对于近端胃局部进展期癌常规行No.10组淋巴结清扫,但本例贲门 处为早期病变,故行腹腔镜全胃切除、D2-No.10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22.
小肠间质瘤2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小肠间质瘤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1993—2 0 0 4年收治的2 0例小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为黑便、果酱样血便14例、头晕9例、贫血3例,伴腹部疼痛11例,发病时间2个月至7年。确诊方式:剖腹探查12例,腹腔镜探查6例,小肠镜检查2例;手术方式:小肠间质瘤切除1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保守治疗1例。随访6个月至9年,除1例死于脑干出血、2例长期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Gleevec)症状部分缓解外,其余17例均健在,间质瘤无复发。结论 小肠间质瘤预后较好,但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应及早探查,以避免误诊;Gleevec对晚期小肠间质瘤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3.
腹腔镜胃癌手术的无瘤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腹腔镜技术用于胃癌手术已有10余年的历史。Ohgami等01994年首次报道了腹腔镜局部胃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Kitano等1994年首先报道了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包括腹腔镜下胃周围血管离断、胃游离和小切口辅助下远端胃切除和消化道重建;Uyama等1999年报道了腹腔镜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包括腹腔镜下行全胃切除和D2淋巴结清扫。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腹腔镜胃癌手术在胃癌高发的亚洲地区开展的数量不断增加,但由于胃癌根治术是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复杂手术,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胃硬癌相关文章进行可视化及热点分析,为未来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自建库至2022-12-31的所有胃硬癌相关文献,运用VOSviewer对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进行社会网络可视化分析;利用Cite Space绘制关键词突现、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图谱。结果 共有354篇英文文献纳入分析,载文量最大的期刊是Cancer Science;日本的发文量及研究成果高影响力在国际上十分突出,其国内的大阪市立大学发文量在所有机构中排名第一;日本作者Yashiro的发文量及共被引频次均居于首位,处于胃硬癌领域核心。该领域研究以同一机构内的作者合作为主,不同机构间、国家间合作较少。研究热点早期为胃硬癌的机制研究,中期为诊断和分期,近期为临床治疗与临床研究。结论基于VOSviewer和Cite Space对胃硬癌领域的文章进行分析,外科手术和围手术期药物治疗有望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的血管解剖关系及血管相关并发症。方法收集2008年9月至2011年10月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实施的55例腹腔镜扩大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手术录像.研究右半结肠血管的解剖关系及术中明确出血的血管。结果55例患者均存在肠系膜上动、静脉和回结肠动脉及中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出现率为45.5%(25/55),胃结肠静脉干的出现率为74.5%(41/55)。腹腔镜扩大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血管出血的总概率为43.6%(24/55),胰头前区域血管(包括胃网膜右动脉、胃结肠静脉干及其属支)术中出血概率(16.4%,9/55)略高于中结肠血管(14.5%.8/55),术中出现血管并发症可明显延长术中淋巴结清扫时间(P=0.014)和腹腔镜手术时间(P=0.042)。亚组分析显示,胰头前区域血管的出血不会明显延长术中淋巴结清扫和手术时间(P〉0.05):而中结肠血管出血可明显延长术中淋巴结清扫时间(P=0.011)和手术时间(P=0.004)。结论腹腔镜扩大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需处理的血管复杂多变,术中血管出血概率较高。清楚了解腹腔镜下右半结肠血管的解剖关系,有利于降低术中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中腹腔镜下静脉输液针注射法纳米碳淋巴示踪技术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将2012年4-8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40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纳米碳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纳米碳组患者术中采用腔镜下静脉输液针注射法在肿瘤周围浆膜下注射纳米碳后行胃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常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检获情况,并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纳米碳组检出淋巴结(31.7±7.6)枚/例,多于对照组(19.8±6.1)枚/例(P<0.05);纳米碳组微小淋巴结(小于5 mm)检出率为61.0%(386/633),高于对照组43.3%(171/395)(P<0.01);纳米碳组淋巴结检出时间(23.5±4.8) min,短于对照组(32.6±5.5) min(P<0.05);纳米碳组淋巴结黑染率为61.9%(392/633),黑染淋巴结的转移率为23.0%(90/392),高于未黑染淋巴结的6.2%(15/241)和对照组的15.7%(62/3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有纳米碳注射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胃癌根治术中腔镜下静脉输液针注射法纳米碳淋巴示踪技术操作简便、安全可行;可提高淋巴结检出率,尤其是微小淋巴结的检出。  相似文献   
27.
“微创”技术随着新世纪外科的发展逐渐走近临床,因此在现代临床教学过程中要贯穿“微创”意识,要把树立“微创”观念作为对现代外科医生的基本要求,培养临床医生的微创外科技术,从而适应现代科技和社会医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28.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脐血中乙型肝炎病毒DN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脐血中乙型肝炎病毒DNA余江,张进,俞圣琦,朱忠勇我国乙型肝炎发病率很高,婴幼儿是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易感人群,而母婴垂直传播是一条重要的感染途径 ̄[1]。易健如等 ̄[2]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胎儿肝脏中发现了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法.方法:43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26例采用椎管重建术治疗,B组17例采用半椎板摘除椎管减压术治疗.结果:采用Nakai标准,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并对术后椎管之横径、矢径、椎间隙高度进行测量并分析.A组疗效优于B组.结论:椎管重建术是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并狭窄症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复合枸杞多糖对接触氟化物人群免疫调节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以某有色金属冶炼厂接触NaF的28名工人为观察对象,检测服用复方枸杞多糖胶囊前后其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含量。结果与服用前比较,服用1周后,SOD、CAT活力有显著性升高(P〈0.01),MDA的含量明显下降(P〈0.01),IgG、IgA、IgM的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复合枸杞多糖对接触氟化物者可提高其免疫功能和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