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态及胎盘感染与宫内感染关系,进而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92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的外周血行HBV DNA及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92例HBsAg阳性孕妇分娩时胎盘组织行HBsAg及HBcAg的检测。结果(1)HBeAg阳性孕妇与HBeAg阴性孕妇HBV宫内感染率分别为21.2%(11/52)和0(0/40),差异有显著性(P〈0.01);HBV DNA阳性孕妇与HBV DNA阴性孕妇HBV宫内感染率分别为18.64%(11/59)和0(0/33),差异有显著性(P〈0.025)。(2)92例HBsAg阳性孕妇的胎盘中共检测出43例HBsAg和(或)HBcAg阳性,阳性率由胎盘的母面至胎儿面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由胎盘屏障的蜕膜细胞(DC)、滋养层细胞(TC)、绒毛间质细胞(VSC)和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VCEC)感染而致的宫内传播的相对危险度比值比(0R)分别为4.53、7.15、9.33和24.33,0R值从胎盘的母面至胎儿面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新生儿宫内感染与孕妇乙肝感染状态有关,HBV宫内感染以经胎盘感染为主,感染胎儿的途径可能是通过细胞转移方式实现的,胎盘屏障对胎儿有一定的保护作用。HBeAg阳性、HBV DNA阳性及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VCEC)感染是新生儿宫内HBV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2.
余小红  周琦  封东进  王光猛 《中国校医》2019,33(12):953-954
目的 分析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总结其诊断要点和诊断思路,减少延误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9年10月门诊及住院诊治的25例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患儿,其中男10例,女15例;平均年龄(5.5±0.6)岁,首次发病的平均年龄为(3.8±0.6)岁;所有患儿均具有该病典型的临床表现;存在明确诱因20例;门诊治疗15例,住院治疗10例,急性期均予以静脉补充水、电解质及H2受体拮抗剂或PPI等治疗;5例予以塞庚啶、丙戊酸钠、辅酶Q10三联疗法1~6个月,4例随访未再发作,1例症状及复发频率明显减轻。结论 对于反复、突然发作的呕吐患儿经适当的相关检查及医疗评估,排除可能的器质性疾病后,应考虑周期性呕吐综合征;对发作频率高、持续时间长的患儿可予以塞庚啶、丙戊酸钠、辅酶Q10等试验性治疗。  相似文献   
73.
乔乔  余小红  许龙  李娟  曹阳  曹明成  黄顺旺 《安徽医药》2020,24(9):1729-1731
目的建立琥珀酸多西拉敏原料中 8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 ZB- WAX Plus毛细管柱(以聚乙二醇为固定相),配备 FID检测器,程序升温,载气为氮气, 70%二甲基亚砜为溶剂,以外标法定量检测琥珀酸多西拉敏原料药中的甲基叔丁基醚、四氢呋喃、乙酸乙酯、异丙醇、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残留量。结果在所建立的色谱条件下, 8种有机溶剂完全分离,在所考察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 r为 0.999 0~0.999 5,平均回收率 99.1%~101.6%,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 RSD)均小于 1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能够准确测定琥珀酸多西拉敏的有机溶剂残留量。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在传统缝线提吊术的基础上,寻找新的更直观的,更符合人体生理需求的方法来矫正上睑下垂。方法用4号丝线从眶下骨膜引出三组缝线,分别缝在睑板中上中、内1/3、外1/3处,结扎缝线,使睑缘处于轻度过矫的位置。结果 矫正26例32眼上睑下垂,矫正满意24例,占92.3%。结论 改良提吊术是一种新型有效符合人体生理需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析氯氮平及利培酮等抗精神病药物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确诊为Ⅰ型精神分裂症的9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药物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甲、乙、丙3组,每组31例,分别予以氯氮平、利培酮、氯丙嗪进行治疗,比较3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肝脏转氨酶的变化情况。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ALT、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甲、乙2组ALT、AS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治疗后ALT、AST值均有明显升高(t=6.90,P0.05;t=6.00,P0.05)。1个疗程治疗后,3组患者《精神阳性症状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利培酮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肝脏功能影响较小,长期药物治疗安全性相对较高,有效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6.
余小红  周志军 《江西医药》2007,42(3):234-234
目的 总结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的激素应用经验.方法 将69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病人随机分成2组,一组在20%甘露醇250 ml内加入地塞米松5~10 mg,另一组不搭配激素的使用,观察2组病人在减轻结膜充血和缓解头痛时间上的差异.结果 搭配使用激素组与不搭配使用激素组两者在时间上有显著差异,搭配使用激素后有快速减轻结膜充血和缓解头痛的作用.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病人,使用激素最方便而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在20%甘露醇内加入地塞米松5~10 mg.  相似文献   
77.
阴道彩色超声检查在诊断盆腔静脉曲张症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阴道彩色超声检查在诊断盆腔静脉曲张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阴道彩色超声对328例盆腔静脉曲张症患者进行检查,记录病变部位,范围及血流特征。结果:阴道彩色超声对盆腔静脉曲张症患者均能作出定性、定位及病变程度的诊断,并能与其它疾病所致的慢性盆腔疼痛作出明确的鉴别诊断。结论:阴道彩色超声诊断盆腔静脉曲张症具有简便、安全、有效、无创伤和可重复的优点,应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8.
所谓交感生眼炎,是由于一眼受穿孔性外伤后发生慢性或亚急性葡萄膜炎,继之健眼也发生同样炎症的眼病〔1〕。我院近十年共收治6例,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6例均为住院病人,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者19岁,最大者62岁,平均年龄36岁。致伤原因4例由木、竹片刺伤,1例由钢筋刺伤,1例由铁片击伤。2发病情况由钢筋刺伤眼球者,由于眼球破坏严重,缝合困难,损伤后即作了眼球摘除,二十天后健眼发生交感性眼炎。由木、竹片刺伤的4例中,有3例因受伤时伤口小,尚有视力,未到医院行任何处理。发生交感性眼炎的时间分别是伤后半…  相似文献   
79.
目的对各种抗生素眼水都不能治愈的顽固性慢性卡他性结膜炎,尝试配合丝裂霉素使用,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2mg丝裂霉素用10ml生理盐水稀释,配制成丝裂霉素滴眼液,与广谱抗生素眼水交替使用。结果6例12眼显效,5例10眼有效,2例4眼无效。结论丝裂霉素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点眼,与抗生素眼水配合使用,可以治疗顽固性慢性卡他性结膜炎。  相似文献   
80.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整理我院2014 ~ 2015年上报的123例ADR报表,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涉及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ADR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3例ADR中,严重的ADR有3例(2.44%);涉及的药品种类,以抗菌药物引起的ADR例数最多(95例,77.23%);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116例,94.31%);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98例,73.13%).结论 应加强对收集的ADR数据进行分析,不断地完善监测机制,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用药策略,做到临床工作与药学工作互补互助、合作提高,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