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6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47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100篇
综合类   166篇
预防医学   6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6篇
  4篇
中国医学   77篇
肿瘤学   5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21.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肿瘤的1%。尽管近年来诊断和治疗技术不断发展,胆囊癌的早期诊断仍极困难,预后很差。现根据胆囊癌患者191例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一、资料来源:本文资料共有胆囊癌191例,据其中6家医院统计占同期胆道手术1.7—9.1%,平均3.0%(163/5406)。本组病例为河南省人民医院1980年1月至1988年12月间共有病例61例,沈邱县医院1975年12月至1990年12月34例,上海市纺三  相似文献   
722.
目的 了解肱骨小头剥脱性骨软骨炎的关节镜下表现,探讨其关节镜下治疗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1998年7月~2005年6月期间通过关节镜治疗的33例肱骨小头剥脱性骨软骨炎患者,手术包括取出关节内游离体,切除病灶周围松动的骨软骨,清理关节内其它部位损伤的软骨。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53min,术中发现18例(54.5%)患者肘关节前方存在游离体,11例(33.3%)患者鹰嘴窝中存在游离体,10例(30.3%)患者仅肱桡关节间隙内存在游离体。12例患者伴有尺骨鹰嘴和肱骨滑车软骨的病变。术后仅7例患者需要口服索米痛止痛。所有患者获得平均3.2年(6~70个月)随访,肘关节的HSS评分由术前平均(78.00±16.35)分提高至术后平均(94.00±10.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例患者均恢复术前训练水平,2例患者残留支撑时关节疼痛,1例患者有桡神经深支的损伤。结论 肘关节镜治疗肱骨小头剥脱性骨软骨炎切口小、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满意,对病灶的了解和处理更加全面、彻底,是一种安全、满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23.
目的 比较FasT-Fix和可吸收半月板箭(Arrow)缝合半月板术后磁共振(MRI)的信号特点和差异.方法 2002年9月~ 2008年12月,112名患者(其中12例内外侧半月板均缝合,共124处半月板缝合)接受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FasT-Fix组73处,Arrow组51处.患者术前及术后接受MRI扫描,比较两种缝合方式的MRI信号特点和差异,并以二次关节镜探查的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MRI对两种缝合方式术后愈合情况的诊断价值.结果 二次关节镜探查证实FasT-Fix组和半月板箭组的愈合率分别为74.0% (54/73)和88.2% (45/51) (Х^2 =3.794,P=0.051);MRI综合T2序列对Arrow组愈合情况诊断的准确性(80.4%,41/51)高于FasT-Fix修复组(65.8%,48/73),但差异无显著性(Х^2=3.176,P=0.075);在综合T2序列中,FasT-Fix组中未愈合半月板出现3度信号的比例[84.2% (16/19) vs.50.0% (3/6),Х^2=26.142,P=0.000]和累及层面[中位数4(1~6) vs.1(0~3),Z=3.060,P=0.002]均明显高于Arrow组.结论 MRI综合T2序列对半月板箭修复术后的愈合诊断更准确,FasT-Fix修复术后的半月板更易出现3度信号.  相似文献   
724.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reflux,GER)在婴幼儿十分常见.绝大多数为生理性反流,即使不接受治疗。也能够自行缓解。少数患儿症状较重、病史较长,需要药物甚至手术治疗.称之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GERD在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我国也并不属少见。  相似文献   
725.
ESWL与输尿管镜碎石联合处理上尿路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部分上尿路结石采用ESWI.与输尿管镜碎石联合处理的方法。方法:对7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采用ESWI。与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URS)联合交替治疗。其中输尿管结石48例,。肾结石22例。结果:结石总排净率为91.4%00(64/70),其中输尿管结石排净率为95.8%(46/48),肾结石排净率为81.8%(18/22)。3例治疗失败,其中1例输尿管结石因输尿管狭窄无法入镜;另2例肾结石,1例因交替治疗次数过多中途停止治疗,1例因结石硬度过大ESWI,不佳,均改为PCNL术。结论:ESW[。与URS联合交替进行的疗法处理上尿路结石,避免了创伤性治疗,扩大了ESWI,治疗范围,降低了URS手术难度,缩短了URS操作时间,提高了结石排净率,患者创伤微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特别是部分复杂性上尿路结石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26.
目的 探讨微波凝固保脾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010年1月-2013年6月45例外伤性脾破裂行微波固化保脾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采用脾切除手术治疗的45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均治愈,微波组住院时间较脾切除组明显缩短(P =0.007),并发症发病率(4.44%)低于对照脾切除组(20.00%).但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微波组大于脾切除组.结论 微波固化保脾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是安全可行的,且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27.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抗骨质疏松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50例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经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后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4 h、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并观察疼痛缓解优良率。结果患者治疗前与术后24 h、术后1周、1个月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中优29例(58.00%),良19例(38.00%),差2例(4.00%),优良率为96.00%。结论经椎体成形术联合抗骨质疏松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够更好的缓解患者的疼痛,预防相邻椎体再骨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2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炎清栓中苦参碱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妇炎清栓由苦参、百部、仙鹤革、蛇床子、紫珠、樟脑等9味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收敛,杀虫止痒的功效.用于妇女非特异性、霉菌性、滴虫性阴道炎、宫颈炎及宫颈糜烂等症.本品试行标准含量测定方法为薄层扫描法,规定的含量限度为不低于0.8mg/粒,考虑到方法重现性较差,薄层显色不稳定,褪色很快,为了保证临床疗效,更好地控制质量。笔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君药苦参中的苦参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729.
目的 研究维生素D受体(VDR)异常表达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制取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并构建VDR干扰和过表达载体。将VDR干扰和过表达载体分别转染到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通过MTT法检测VDR干扰和过表达后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 - PI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VDR后,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VDR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增殖速度下降,发生G1期阻滞,凋亡比例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干扰VDR表达后,结果与上述相反,即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VDR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增殖速度加快,细胞凋亡比例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DR能促进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细胞周期G1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30.
p16和PTEN均为抑癌基因,其表达均与许多肿瘤的发生、侵袭和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探讨上述两种基因蛋白表达与大肠癌临床预后性指标的关系,以及两基因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为判断肿瘤预后提供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