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13篇
基础医学   54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61篇
外科学   239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临床应用已30年,患者生存及技术存活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察Notch通路在高浓度葡萄糖透析液所致大鼠腹膜纤维化模型中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 给予SD雄性大鼠每日腹腔注射高浓度葡萄糖腹膜透析液,于实验后2周和4周杀检。取壁层腹膜组织行光镜检查;免疫印迹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 和I型胶原蛋白(Col I)的表达;RT-PCR检测Notch通路的下游靶基因Hes-1的表达;免疫印迹和RT-PCR检测Notch配体Jagged-1和Notch通路的负性调节因子Numb的表达。 结果 HE染色显示模型组腹膜明显增厚,间皮细胞减少;Masson染色显示壁层腹膜中可见明显的胶原沉积。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TGF-β1、α-SMA 和 Col I的表达增加而E-cadherin的表达下降(均P < 0.01)。4周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Jagged-1表达明显增加(P < 0.05),同时Hes-1的表达亦明显增加(P < 0.01),而Notch通路的负性调节因子Numb的表达下降(P < 0.01)。 结论 在高浓度葡萄糖腹膜透析液所致的大鼠腹膜纤维化模型中有Notch通路的活化,而该通路的活化可能与Notch通路的负性调节因子Numb表达的下调有关。高表达Notch通路的负性调节因子,如Numb,可能是治疗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纤维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3.
目的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析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与正常人血清游离氨基酸水平的变化,并探讨氨基酸与患者血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ESRD(内生肌酐清除率〈0.25ml/s)尚未开始透析的患者共40例,除外活动性肝脏疾病、急性感染、慢性特异性感染和肿瘤患者;健康对照者24例。常规检测血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和肌酐的水平,用高效毛细管电泳仪检测血清氨基酸水平。结果与正常人相比,ESRD患者血清非必需氨基酸中酪氨酸浓度显著降低,而半胱氨酸、脯氨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缬氨酸/甘氨酸、丝氨酸/甘氨酸比值显著降低(P〈0.05);血清必需氨基酸中色氨酸、缬氨酸、苏氨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甘氨酸与红细胞压积、丝氨酸/甘氨酸比值与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值呈显著正相关,半胱氨酸、缬氨酸和缬氨酸/甘氨酸比值与白蛋白(ALB)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将ALB按ALB〉30g/L、20g/L≤ALB≤30g/L、ALB〈20g/L分层分析,结果显示3组间缬氨酸浓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29)。酪氨酸、脯氨酸、甘氨酸、缬氨酸与转铁蛋白呈显著正相关(P=0.007,P=0.046,P=0.008,P=0.009)。结论ESRD患者血清游离氨基酸代谢与正常人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必需氨基酸普遍下降;非必需氨基酸高低不一。部分氨基酸的代谢可能影响患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的合成。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氢氧化铁蔗糖复合物 (维乐福 ,venofer)治疗血液透析 (HD)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 30例HD患者 ,分为氢氧化铁蔗糖复合物组和口服铁组 ,每组 15例。氢氧化铁蔗糖复合物组 :每次血液透析时静脉注射 2 0 0mg氢氧化铁蔗糖复合物 10 0ml生理盐水 ,直至完成总补铁量 ;口服铁组 :琥珀酸亚铁 2 0 0mg ,每日 3次 ,共 8周。均同时使用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EPO) 5 0 μ·Kg-1·次 -1皮下注射。比较 2组患者贫血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 2组患者贫血均改善 ,氢氧化铁蔗糖复合物组血红蛋白 (Hb)上升每周 (4.5± 2 .0 ) g/L ,8周内Hb达到靶目标 (110 g)占 6 0 .0 % ,平均每人EPO总用量 4 5Kμ ,比口服铁组少 37.5 % ,而口服铁组Hb上升每周 (1.5± 0 .8) g/L ,8周内无 1例达到靶目标 ,平均每例EPO总用量 72Kμ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静脉注射氢氧化铁蔗糖复合物可作为伴有缺铁的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补铁的方式 ,配合EPO治疗贫血 ,疗效优于口服铁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研究致遗传性远端肾小管酸中毒(dRTA)的囊泡型H+-ATPase B1 亚基(ATP6V1B1)的点突变对大鼠内髓集合管(IMCD)细胞H+-ATPase结构和泵氢功能的影响。 方法 模拟致人类遗传性dRTA的 B1亚基点突变构建野生型(WT)和7种突变型(M)质粒,转染大鼠IMCD细胞并筛选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B1 M和GFP-B1 WT的IMCD细胞系。应用免疫荧光、免疫蛋白印迹法、ATP-NADH 耦合实验和快速酸负荷后不依赖钠的细胞内pH的变化,来观察GFP-B1 M和GFP-B1 WT在细胞内的分布,及其与H+-ATPase其他(E、H和c)亚基结合能力对ATP酶活性和H+-ATPase 泵氢功能的影响。 结果 GFP-B1 WT在转染细胞中呈囊泡样分布,与H+-ATPase的分布一致;而GFP-B1 M 则为弥散分布。免疫沉淀结果显示只有GFP-B1 WT融合蛋白能和其他的H+-ATPase 亚基(E、H和c)结合形成复合物,而 GFP-B1 M融合蛋白无此作用。ATP酶活性只有在GFP-B1 WT转染细胞株的免疫沉淀产物中存在,在GFP-B1 M转染细胞株的免疫沉淀产物中不存在。在GFP-B1 M 转染的IMCD细胞快速酸负荷后H+-ATPase介导的钠不依赖pHi 的恢复受到显著抑制[pHi的恢复率(pH U/min)在L81P、R124W、M174R、P275R、G316E、P346R、G364S GFP-B1M转染的IMCD细胞分别为0.007±0.002、0.004±0.002、0.002±0.002、0.003±0.002、0.006±0.004、0.009±0.004、0.015±0.006,P < 0.05,n = 5]。而GFP-B1 WT转染的IMCD细胞pHi的恢复率与未转染IMCD细胞相似[(0.040±0.006) pH U/min],且能被1 μmol/L巴弗洛霉素(H+-ATPase特异性抑制剂)所抑制。 结论 遗传性dRTA囊泡型H+-ATPase B1 亚基点突变影响GFP-B1融合蛋白与其他亚基正常结合组装形成完整的H+-ATPase,并抑制H+-ATPase 的泌酸功能。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Numb在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细胞),不同浓度TGF-β1 (0、1、5、10、15、20 μg/L)作用48 h与TGF-β1 10 μg/L作用不同时间(0、24、48、72 h)后,采用RT-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NRK52E细胞内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Numb 的表达。采用RNA干扰技术下调Numb表达,Western印迹观察改变Numb水平对E-cadherin、α-SMA蛋白水平的影响。 结果 TGF-β1以剂量及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NRK52E细胞E-cadherin 蛋白表达下调,α-SMA 蛋白表达增高。Numb蛋白的表达随TGF-β1浓度的增加而增高,在5、10、15和20 μg/L时分别为0 μg/L时的1.33倍(P = 0.024)、1.39倍(P = 0.035)、1.45倍(P = 0.025)和1.51倍(P = 0.000)。而Numb蛋白和mRNA的表达亦随TGF-β1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高,作用24 h、48 h、72 h,Numb蛋白分别为0 h的1.48倍(P = 0.046)、1.54倍(P = 0.011)、1.79倍(P = 0.028),Numb mRNA分别为0 h的1.56倍(P = 0.012)、1.82倍(P = 0.008)、1.82倍(P = 0.002);同时Numb的分布也发生了改变,大量聚集在胞质中。下调Numb表达可以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α-SMA表达上调(为Numb表达正常时的18.1%,P = 0.004)、E-cadherin表达下调(为Numb表达正常时的2.19倍,P = 0.004)。 结论 Numb可以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转分化。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系膜细胞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表达和纤维蛋白溶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反应性氧自由基(ROS)的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为对象,应用TGF-β1刺激,部分实验中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消耗剂BSO或抗氧化剂NAC(N-acetylcysteine)进行干预处理。应用荧光素法测定细胞产生ROS量;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PAI-1蛋白表达;应用RT-PCR和Northernblot检测PAI-1mRNA表达;应用合成的荧光素纤维蛋白溶解酶底物测定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结果:外源性TGF-β1可显著增加大鼠系膜细胞产生ROS,并上调细胞PAI-1蛋白和mRNA的表达以及降低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BSO可增强TGF-β1诱导的系膜细胞PAI-1mRNA的表达;而NAC可显著地逆转由TGF-β1诱导的PAI-1mRNA表达的上调和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的下降。结论:TGF-β1可促使系膜细胞产生ROS,ROS作为信号传递分子介导了由TGF-β1诱导的系膜细胞PAI-1表达的上调和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巨噬细胞浸润、肾脏病理改变、肾功能损害的相关关系。方法 正常人和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MIF蛋白、巨噬细胞标记抗原(抗CD68,KPI)的检测应用微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MIF的基因表达应用原位杂交方法;MIF与KP1的相关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技术检测。肾脏组织的病理改变应用常规病理学方法检测。24h尿蛋白、血肌酐的测定按本院检验科常规方法检测。结果 正常人肾脏组织仅有少量MIF的表达,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脏组织MIF表达水平(包括蛋白和mRNA)显著上调。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MIF表达水平与KP1^ 细胞数有显著相关性,MIF表达水平、MIF^ KP1^ 细胞数与肾脏病理改变程度及肾功能损害明显相关。结论 MIF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脏组织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并与肾脏组织巨噬细胞浸润、肾脏病理改变程度、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提示MIF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可能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损害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9.
维甲酸抑制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肾间质纤维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维甲酸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UUO模型前2d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每天给予10mg/kg全反式维甲酸或溶媒皮下注射。观察模型第3、7和12天肾小管损害百分比、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肾间质巨噬细胞数、肾间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胶原Ⅲ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的表达。结果维甲酸显著减轻肾小管损害和肾间质纤维化(P<0.01)。治疗组肾间质巨噬细胞数和肾间质α-SM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维甲酸显著抑制胶原Ⅲ和MCP-1mRNA表达(P<0.01)。结论维甲酸减少大鼠UUO模型肾间质巨噬细胞浸润、降低胶原Ⅲ和MCP-1mRNA表达、抑制α-SMA蛋白的表达,从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5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by which PPARγ ligand, rosiglitasone, regulates the expression of CD40 and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 (ICAM-1) in the rat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 (RPMCs) induced by lipopolysaccharide (LPS). Methods RPMCs were harvested from Sprague-Dawley rat peritoneal cavity and maintained under defined in vitro conditions. The cell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s as follows: medium, LPS (5 mg/L), LPS (5 mg/L)+BAY11-7085(5 μmol/L, NF-κB inhibitor), rosiglitazone (10 μmol/L or 20 μmol/L,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activator), LPS (5 mg/L)+rosiglitazone (10 μmol/L)+GW9662 (3 μmol/L,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etivatcd receptor γ antagonist), and LPS (5 mg/L)+vehicle (DMSO 0.2 ml/L). The expressions of CD40 and ICAM-1 RNA in RPMCs were examined by RT-PCR after 3 hour treatment, and the protein expressions of CD40, ICAM-1, p-NF-κB p65 and p-IκBα were examined by Western blot or immunofluorescence after 24 hour treatment. Results Following treatment with LPS, both the expressions of CD40 and ICAM-1 protein in RPMCs were up-regulated significantly (P<0.05), and the phosphoralation of p65 was increased greatly (1.10±0.17 vs 0.55±0.06, P<0.05). BAY11-7085 (5 μmol/L)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p-p65 (0.22±0.11 vs 1.10±0.17, P<0.01), CD40 (0.34±0.02 vs 0.50±0.06, P<0.05) and ICAM-1 (0.35±0.16 vs 0.74±0.03, P<0.05). Pretreated with rosiglitazone for 3 h then added with LPS for 1 h, the levels of p-p65, CD40 and ICAM-1 in RPMC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LPS group (0.77±0.08 vs 0.90±0.10, 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