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62篇
  免费   660篇
  国内免费   418篇
耳鼻咽喉   72篇
儿科学   266篇
妇产科学   169篇
基础医学   811篇
口腔科学   88篇
临床医学   1818篇
内科学   966篇
皮肤病学   118篇
神经病学   432篇
特种医学   3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131篇
综合类   3529篇
预防医学   1539篇
眼科学   126篇
药学   1495篇
  14篇
中国医学   1338篇
肿瘤学   388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71篇
  2022年   240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270篇
  2019年   299篇
  2018年   314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273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618篇
  2013年   559篇
  2012年   657篇
  2011年   759篇
  2010年   673篇
  2009年   720篇
  2008年   717篇
  2007年   686篇
  2006年   742篇
  2005年   713篇
  2004年   564篇
  2003年   559篇
  2002年   505篇
  2001年   535篇
  2000年   432篇
  1999年   360篇
  1998年   256篇
  1997年   271篇
  1996年   237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186篇
  1993年   171篇
  1992年   180篇
  1991年   183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8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分析SLE患者外周血CD8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与CD4/CD25双阳性细胞反应格局与疾病的关联性.方法用三色免疫荧光单细胞染色法检测了11例SLE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与CD4/CD5双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所检测11例SLE患者中有3例表现为Tc0,即同时分泌IFN-γ和IL-4的Tc细胞.4例以分泌IFN-γ为主,为Tc1,4例以分泌IL-4为主,为Tc2.同时测定了SLE病人与正常对照组CD4/CD25双阳性细胞群发现CD4/CD25双阳性细胞群在活动期SLE中显著低下[(17.54±4.11%)%,而对照组为(35.42±3.30)%].结论SLE患者外周血中CD8亚群表现为异质性,且与CD4/CD25双阳性细胞有关.至于其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正在进一步研究中.  相似文献   
992.
注射针头去污法 将需要清洗的注射针头浸泡在松节油内,加盖密封,避光静置半小时取出,用棉签将其内外反复擦洗,然后投入1%碱水中煮5分钟,热开水漂洗两次,最后以过滤清水冲洗净,恒温干燥,即达清洁目的。  相似文献   
993.
我们自制的“液氮冷冻枪头”自1975~1979年治疗多种疾病56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制作及应用根据耳鼻喉科孔小洞深的特点和速冻效佳的要求进行设计:①冷冻枪的改制:在原用液氮贮喷器的喷液套管前焊接一外径2.5毫米长20毫米  相似文献   
994.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亦强  徐洛丹  余兢兢 《新医学》2005,36(6):329-330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康复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存在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60例, 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每日加行吞咽功能康复治疗,两组治疗前后采用洼田俊夫饮水试验进行功能评定,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3周后康复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明显较对照组好, 康复组显效率87%,对照组显效率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患者经吞咽功能康复治疗后能明显提高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995.
1病例报告男,80岁。因帕金森病长期住我院治疗。2个月前发现左侧口腔内一肿物,伴明显疼痛。1个月前发现右侧头皮下肿物,表面皮肤稍红,质地硬,触之无明显波动,压痛明显。13 a前因胃癌进行胃次全切除,术后诊断为蕈伞样管状腺癌,并进行过化疗。查体:颌下浅表淋巴结触及肿大,约蚕豆大小。头颅无畸形,右侧头皮下可触及一肿物,质硬,大小4 cm×3 cm,表面出现暗红色糜烂,少许渗血,局部结痂,触之无明显波动,压痛明显。左侧口腔内见一4 cm×5 cm大小肿块,略呈菜花状,局部表面黏膜溃疡、出血,推舌至右侧,咽部无充血。局麻下行口腔肿块活检。显微镜下瘤…  相似文献   
996.
背景实施亚低温可能对全身各重要脏器的功能和代谢产生一定影响,这些影响有利还是有弊,需要进一步研究考证.目的在亚低温治疗脑梗死的同时测定心脏的能量储备,心电图,观察其超微结构,从而探讨亚低温对心脏功能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材料实验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选择SD大鼠5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脑梗死后常温组(简称常温组)24只,脑梗死后亚低温治疗组(简称亚低温组)24只.方法常温组、亚低温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假手术组仅切开皮肤及结扎血管,不穿线入大脑中动脉.亚低温组动物置于4℃环境中将动物肛温控制在(34±1.0)℃;假手术组、常温组动物置于室温(20℃)环境中.12 h后测定心肌组织的三磷酸腺苷、二磷酸腺苷和磷酸腺苷值及能量储备值,并于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改变.②各组大鼠心电生理改变.③各组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结果58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缺血后12 h时常温组和亚低温组大鼠心肌三磷酸腺苷、二磷酸腺苷、能量储备值均低于假手术组(P<0.01),但亚低温组的三磷酸腺苷和能量储备值却高于常温组(P<0.01).②常温组和亚低温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亚低温组的心率明显低于常温组[(290.92±44.18),(472.20±12.79)次/min,P<0.01],有3只大鼠的心率低于150次/min.③超微结构显示常温组和亚低温组心肌均有缺血性损伤,但亚低温组的损伤较常温组轻.结论全身亚低温治疗脑梗死时可显著减缓心率,改善心肌的能量储备,减轻脑梗死引起的心肌缺血,不会增加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网再生技术结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伴溃疡形成的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胫骨横向骨搬移结合负压引流治疗的19例伴溃疡形成的糖尿病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5例,女4例;年龄42~82岁,平均(64.57±7.14)岁;糖尿病平均病程(14.62±6.19)年;左足12例,右足7例;溃疡面积2 cm×3 cm~8 cm×6 cm;按照Texas分类法进行分类,所有病例为D期,其中2级3例,3级10例,4级6例。手术前后测量踝肱指数及密歇根神经体征评分(MNSI)评价患足周围血管和周围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复查血管造影或血管彩超。结果:19例患者中17例术后获得随访,时间3~13个月,平均6.9个月。17例患足创面均得到愈合;术后3个月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51±0.20升至0.93±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3,P=0.000);术后3个月的MNSI为5.76±1.44,优于术前的4.06±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1,P=0.000)。术后复查血管造影或血管彩超显示患足微血管网再生满意,患足功能达到正常运动和日常生活需要。结论: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网再生技术可以重建患肢小腿以下微血管网,促进周围血管及周围神经恢复,结合封闭负压引流可促进创面愈合,具有手术简便、疗效确切,保肢成功率高的优点,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98.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冻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体外培养、冻存、复苏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nsechymalstemcells,MSCs)的方法,为兔MSCs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取新西兰白兔胫骨穿刺获取骨髓液,以贴壁筛选法分离、纯化、培养和扩增获得MSCs,并行液氮冻存,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其生物学表现。结果:MSCs为贴壁生长,形态为均匀成纤维细胞样,增殖能力强,传代及冻存后细胞仍然保持其生物学特性。结论:MSCs可采取贴壁筛选法进行较好的纯化和扩增,并可长期保存于液氮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复苏存活。  相似文献   
999.
余健民 《临床荟萃》2007,22(22):1605-1605
患儿,男,7岁。因阵发性头痛伴呕吐2年,右眼斜视及双眼复视,双目视力模糊1周入院。追询病史:系第2胎,足月、顺产,无窒息及产伤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其姐身体健康。患儿于3岁时开始出现无明显诱因头痛,以前额为主,阵发性发作,不痛时如正常儿,头痛剧烈时常伴恶心呕吐,有时呈喷射状。  相似文献   
1000.
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应用于留置胃管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一次置入胃管的成功率,减少、减轻患者置入胃管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和痛苦。方法:将需置入胃管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A组)和观察组(B组)两组各50例。A组常规置入胃管;B组给予2%利多卡因行咽喉部喷雾麻醉后再置胃管。观察两组患者在置管过程中的恶心、呕吐、呛咳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成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置胃管一次成功率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低。结论:小剂量利多卡因咽喉部喷雾麻醉后置胃管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提高一次置入成功率,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