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0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通过观察ACS患者PCI术前后血清内皮素-1(ET-1)、可溶性P-选择素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分析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穿心莲内酯注射液,对上述指标是否有影响。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MRCP在梗阻性黄疸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怀疑为胆道梗阻挡性病变来我院就诊的40例患者,比较B超.CT,ERCP和MRCP4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4种诊断方法中,ERCP与临床最后诊断的总诊断符合率最高,达到92.50%,其次为MRCP,为87.50%,CI'和B超均为67.50%.不同诊断方法比较发现,CT,B超诊断符合率均小于MPRC和FRCP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ERCP对胆结石、胰头癌以及总诊断符合率略高于MPRC,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CP作为一种无创性诊断手段,对梗阻性黄疸诊断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3.
为了更好地发挥工程技术人员在招标过程中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工程技术人员在医疗设备招标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4.
桃红四物口服液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桃红四物口服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验证。方法采用平皿计数法,通过5种阳性对照菌回收率试验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采用观察大肠埃希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相同环境下的培养来验证控制菌的检查方法。结果细菌计数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即0.5ml/皿),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用常规法时,各试验菌回收率在70%以上;控制菌检查中,试验组检出大肠埃希菌,阴性菌对照组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准确,适合于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85.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剜除加膀胱小切口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加等离子切除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收治的前列腺患者中经腹部B超测定增生腺体大于60ml的前列腺增生患者51例,随机分为A和B组,A组26例,平均年龄67.5(64—78)岁,前列腺平均容积为67.4(8094)ml,结石总体积约为422(2.11—15.49)cm3,结石平均体积为4.17(2.12--15.56)cm5最大尿流率为6.7±3.1ml/s接受经尿道前列腺剜除后加下腹部和膀胱小切口,完整取出增生腺体;B组25例,平均年龄68.7(62—80)岁,前列腺平均容积为69.1(80—110)ml,最大尿流率为6.9±4.1ml/s接受经尿道前列腺剜除后直接将前列腺组织用等离子电切镜切除。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失血量,平均住院时间,血气分析,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6-12月。结果手术时间A组为47±15.9分钟,B组为79±12.1分钟,P〈0.05;失血量A组121±55.4ml,B组144±+42.6ml,P〈0.05;平均住院时间A组12.2±5.5天,B组11.7±5.2天,P〉0.05;术后出血:A组术后无出血者,B组1例再次出血。A组切口感染1例。术后6月尿流率检查A组为14.5±6.1ml/s,B组为13.4±7.1ml/s。结论尽管经尿道前列腺剜除加膀胱小切口的平均住院时间可能较剜除加等离子切除术稍长,但前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后者,术中失血量前者少于后者从而可降低麻醉和冲洗灌注时间过长等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86.
据史料记载麻风在南京流行已有1300年。1950年前的流行情况无详细资料。1953年成立了市麻风门诊所,1956年设立麻风隔离所,1958年建立麻风防治院,1984年又改为皮肤病防治所。1950~1986年间累计发现病人1425名,治愈和死亡1306人(治愈率为91.6%)。1986年有现症病人27名,患病率为O.013‰。1950~1953年的发病率为2.63~8.14/  相似文献   
87.
杜令  高翠菊  聂戎剑  姚明辉  何进  代亨华  龚涛 《广东医学》2012,33(13):1986-1988
目的研究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判断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试验(ECLIA)测定98例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计算中位数血浆NT-proBNP浓度,将患者分为>中位数血浆NT-proBNP浓度组(A组)和≤中位数血浆NT-proBNP浓度组(B组),前瞻性观察两组6个月病死率、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的发生。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血浆NT-proBNP浓度是否是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通过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血浆NT-proBNP浓度在判断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价值。结果两组血浆NT-proBNP浓度均明显升高,但A组6个月病死率、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明显高于B组(P<0.05),回归分析表明血浆NT-proBNP浓度是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独立预测因素,依据ROC曲线,血浆NT-proBNP浓度>5 000 pg/mL的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6个月心血管事件明显增加。结论 NT-proBNP明显升高的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尤其是血浆NT-proBNP浓度>5 000 pg/mL的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6个月心血管事件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8.
故障现象:开机后,能通过自检进入到扫描菜单,但在曝光时,扫描中断,并提示ERR74、ERR86的故障代码.同时扫描床上的caution(故障指示)红灯亮. 分析与检修:故障代码ERR74、ERR86提示数据采集被非正常中断,数据采集期间检测到FRU I/O口(傅立叶变换输入/输出口)有故障.该故障与控制台、机架的通讯接口有关,为了确定故障部位,利用CT机上的维修开关,使高压控制柜处于维修状态,与控制台脱离联系.打开高压控制柜,将维护板上的local开关置于ON位置,同时将rdady开关、X-ray开关扳于ON的位置曝光,故障依旧.说明故障点在机架方面,与控制台无关.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益气开秘方联合伊托必利及乳果糖对气阴两虚型便秘患者疗效及血清5-羟色胺(5-HT)、胃动素(MOT)、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气阴两虚型便秘患者16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应用伊托必利和乳果糖。观察组加用益气开秘方。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疗效,临床症状评分,血清5-HT、MOT及VIP水平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2%,较对照组89.29%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5-HT及VI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 治疗后两组血清MOT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57%较对照组11.90%明显更低(P<0.05)。结论:应用益气开秘方联合伊托必利及乳果糖对气阴两虚型便秘患者的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并可改善患者的血清5-HT、MOT及VIP水平。  相似文献   
90.
何进 《人口与健康》2023,(10):47-49
<正>贵州省习水县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为核心,以“强县域、强基层”为重点,采取“1357”工作方式(即围绕一个中心、健全三项机制、推动五项改革、实施七项行动)推动试验区建设,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山区乡村特点的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