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克隆病(Crohn's disease,CD)系一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累及从口腔到肛门整个消化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呈节段性分布,可以仅侵犯消化道的某一段,也可同时侵犯若干段,一般以末端回肠较为常见。病理变化以炎症反应为特点,炎症涉及消化道管壁的全层伴炎性细胞浸润以及特征性的细胞聚集而形成非干酪性肉芽肿。由于肠道的贯壁性炎症伴有进行性瘢痕形成,可导致若干局部并发症如肠出血、肠穿孔、肠瘘、腹腔脓肿、肠梗阻、癌变等。临床上以腹痛、腹泻、便血、腹部包块、瘘管形成、肠梗阻为特点,可伴有发热、贫血、营…  相似文献   
12.
重症急性胰腺炎再手术原因及时机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3.
3H-蛋氨酸/3H-缬氨酸空肠喂饲在荷瘤大鼠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3H-蛋氨酸/3H-缬氨酸空肠喂饲在荷瘤大鼠体内的分布.方法SD大鼠空肠营养性造瘘,皮F接种Walker-256癌肉瘤,分为A、B、C、D组,分别以含平衡氨基酸、去蛋氨酸、平衡氨基酸及去缬氨酸的肠外营养空肠喂饲6天,再注入3H-蛋氨酸(A、B组)或3H-缬氨酸(C、D组)7.4×105 Bq,于0.5、1、2和4小时测肝、胰、小肠、肌肉、血浆及肿瘤组织的cpm,计算差示摄取率(DUR).结果A组及B组肿瘤组织DUR值仅低于胰腺组织(P<0.01);B组血浆DUR值低于A组(P<0.01).D组肿瘤组织DUR值高于C组(P<0.01);D组血浆DUR值低于C组(P<0.01).结论3H-蛋氨酸/3H-缬氨酸在肿瘤组织摄取率高;蛋氨酸、缬氨酸是肿瘤组织代谢的重要基质.  相似文献   
14.
恶性肿瘤的磁靶向热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磁性材料导入肿瘤区域后 ,置于交变磁场下使靶区温度升高到 4 1℃以上的热疗方法称磁靶向热疗。近年来 ,随着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材料科学、电磁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 ,磁靶向热疗越来越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介绍恶性肿瘤磁靶向热疗的历史、现状及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NanoHAP)在体内对兔VX2肝种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肿瘤细胞bax/bcl-2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6只VX2肝荷瘤兔随机分成四组,通过肝动脉灌注NanoHAP溶胶、5-Fu以及5-Fu与NanoHAP的混合液,并与生理盐水组对照。观察各组动物的一般情况,对肿瘤体积进行监测并比较。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各治疗组对肿瘤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NanoHAP溶胶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肿瘤生长抑制率达到28.1%;5-Fu组抑瘤率达到43.7%,但动物表现出明显毒副作用;联合治疗组抑瘤率达到51.2%,而且毒副反应明显小于5-Fu组。NanoHAP组及联合治疗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bcl-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41.7%(5/12)、38.5%(5/13),较对照组72.7%(8/11)明显降低;bax蛋白表达率为50.0%(6/12)、61.5%(8/13),明显高于对照组127.3%(3/11)。结论 NanoHAP在体内对兔VX2肝种植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能明显降低5-Fu的毒性作用。其抑瘤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bax/bcl-2的表达加速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人血管生成素2( Angiopoietin2)原核表达载体.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获取Angiopoietin2基因片段,然后将其克隆入pET32a质粒载体表达系统,实现Angiopoietin2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稳定表达,并通过凝胶电泳、SDS-PAGE及基因测序等对表达蛋白进行鉴定.结果 从HUVEC中克隆出约1.5kb的Angiopoietin2基因,通过pET32a载体系统实现了Angiopoietin2蛋白的表达,SDS-PAGE、电泳及测序分析证实表达成功,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70×103.结论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人Angiopoietin2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7.
17例60岁以上腹部大手术的老年病人,沐中附加空肠营养造瘘,术后病情稳定先行肠外营养,肠道功能恢复即逐渐转为经空肠造瘘肠内营养。全组病人无死亡,术后体重稳定,术后一周达到基本氮平衡,白蛋白术后二周明显高于术前(P〈0.05)。说明老年病人腹部大手术后由肠外营养逐渐过渡到经空肠造瘘喂饲肠内营养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前,对重症胰腺炎的早期治疗倾向于非手术治疗,但早期手术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曾起过积极的推进作用,特别在我国,由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占急性胰腺炎病因的半数以上,手术仍是重症胰腺炎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因重症胰腺炎病情复杂,胰外损害严重,病人可能需要接受多次...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胃肠破裂延迟诊断48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提高闭合性腹部损伤胃肠破裂早期诊断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 ̄1999年12月226例外伤性胃肠破裂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178例在24h内获得诊断列为对照组(A组),48例确诊胃肠破裂时间超过外伤后24h列为延迟组(B组)。结果 B组合并伤比例高(P〈0.05),腹膜后肠道损伤多(P〈0.05),感染并发症高(P〈0.05)。结论 脑外伤及脊髓损伤合并胃肠破裂者易延迟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不阻断入肝血流行左半肝外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2月~2008年07月20例左半肝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时不阻断入肝血流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28例相同部位结石肝切除时阻断入肝血流的术中失血量、肝切除时间,术后肝功能AST、ALT变化和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肝切除时间分别为(19±4)min和(20±5)min(P〉0.05);出血量分别为(243.2±89.5)ml和(248.7土94.6)ml(P〉0.05);术后第7d肝功能AST变化分别为(68±15)UI;(144±26),ALT分别为(70±14);(142±28)(P〈0.01),术后并发症分别为9例和10例(P〉0.05)。结论不阻断入肝血流行左半肝切除术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且能明显减少对肝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