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49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轻型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及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轻型脊柱结核诊断标准,评估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轻型脊柱结核的疗效,为完善脊柱结核临床分型奠定基础。方法 依照轻型脊柱结核诊断标准,纳入经影像学或病理学证实的轻型脊柱结核患者89例,经加强营养支持,无需卧床,采用严格标准化疗方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治疗18个月。化疗期间每个月监测肝功能、红细胞沉降率,于化疗后1、3、6、9、12、18、24个月门诊复查,分析治疗前后患者临床表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病变愈合、Cobb角、神经功能、红细胞沉降率及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46个月,平均(30.62±13.20)个月。85例(95.51%)获得临床治愈;4例经3个月化疗无效,红细胞沉降率增高,骨质破坏加重而行手术治疗,经药敏试验证实为耐药结核,调整化疗方案,术后化疗18个月后治愈。非手术临床治愈的85例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平均为(5.6±1.6)分,后凸Cobb角平均为6.25°±3.11°;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平均为(2.1±1.1)分,后凸Cobb角平均为12.36°±6.31°。获得临床治愈的85例中6例椎体、椎间盘恢复正常信号;79例获得邻近椎体自发融合,椎旁脓肿均吸收。69例残留无症状的轻度后凸畸形,均正常日常活动,无神经功能障碍。治疗前2例窦道形成者均愈合。结论 早期诊断的轻型脊柱结核可作为脊柱结核临床分型中最轻的一型,标准化疗安全有效,非手术治疗能避免后凸畸形、脊柱失稳、神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脊髓锐器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脊髓功能的预后规律。方法定期随访、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4月~2006年6月收治的8例脊髓锐器伤的治疗、预后转归情况。8例中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10~32岁,平均21.4岁。均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入院后经甲泼尼龙、神经节苷脂、高压氧及脱水综合治疗,术前和术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和影像学观察。结果经过平均5.4个月治疗后,所有患者下肢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满意,生活完全自理。平均随访17个月,其中4例下肢感觉恢复正常,4例残留部分感觉障碍;5例运动完全正常,3例遗有部分运动功能障碍,轻度跛行。结论脊髓锐器伤多为不完全性脊髓横断伤,局部创伤小、出血少、离断的神经组织无明显移位、纤维瘢痕组织增生少,脊髓功能恢复好;脊髓功能的恢复在伤后3周左右达高峰;药物促进离断后无明显移位的轴突原位修复、残留神经纤维的代偿可能是脊髓锐器伤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63.
目的:用两种不同的诱导方法使去分化的永生化软骨细胞第50代重新表达软骨细胞的Ⅱ型胶原标志性表型.方法:利用NA无血清诱导培养法以及离心管聚集体诱导培养法分别诱导培养去分化的永生化人关节软骨细胞第50代,继用Ⅰ、Ⅱ、Ⅲ型胶原的免疫组化染色、Ⅱ型胶原的RT-PCR检测、胶原定量检测该永生化软骨细胞的Ⅱ型胶原表型表达情况.结果:NA无血清诱导培养法和离心管聚集体诱导培养法均能成功诱导去分化永生化人关节软骨细胞的Ⅱ型胶原表达,但二者促进Ⅱ型胶原分泌并无显著差异.结论:去分化永生化人关节软骨细胞可以经不同的诱导方法而重新表达Ⅱ型胶原表型,无血清诱导培养基与离心管聚集体培养法都能使Ⅱ型胶原重新表达.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骨盆骨折病人术前、术后护理效果。[方法]在3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骨盆骨折病人护理过程中,加强了术前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及营养护理和功能锻炼。[结果]30例病人术后病变椎体高度恢复,尤其是矢状位生理曲度恢复良好,术后无肺不张、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加强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骨盆骨折病人的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5.
PBL法在临床骨科护理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骨科临床护理见习教学中,选取160名本科见习学生,随机分为两组。PBL组进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LBL组采用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LBL)的教学法。结果PBL组理论学习成绩显著优于LBL组(P〈0.05),PBL组的问卷调查满意率也高于LBL组,表明在骨科临床护理见习教学中PBL法优于LBL法。  相似文献   
66.
组织工程用大段负重骨缺损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秦辉  许建中  王序全  周强  何清义  罗飞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0):3974-3975,i002
目的:建立组织工程用大节段负重骨缺损的大动物标准模型。方法:统计分析山羊胫骨和股骨解剖数据,试制出适用于大动物长骨缺损内固定的交锁髓内钉器械;山羊10只随机分2组制备单侧胫骨或股骨中段30mm长的骨与骨膜缺损,胫骨用钢板内固定,股骨用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放射学检查、大体标本和组织学方法评价骨缺损自行修复情况。结果:X射线片示骨缺损处保持良好的对线、对位,为增生性骨不连表现,组织学显示无骨组织长入。结论:山羊胫骨或股骨30mm缺损模型不能自主成骨修复,符合骨组织工程动物模型的要求,内固定以交锁髓内钉更可靠,更值得在大动物的长骨骨缺损实验研究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研究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后(osteogenic cells differentiated from mesenchymal stem cell,DOC)在IFN-γ刺激下猪白细胞抗原(swine lymphocyte antigen,SLA)基因的表达变化及对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增殖的影响.从而了解其免疫原性.方法 以未分化的MSC为对照,采用RT-PCR技术分别检测DOC、未分化的MSC、MSC IFN-γ组、DOC IFN-γ的SLA基因表达情况,采用单向混合淋巴反应观察各组细胞对植物血凝素(PHA)刺激PBMC的每分钟脉冲值(CPM)变化.结果 DOC组、MSC IFN-γ组、DOC IFN-γ组SLA-Ⅰ(P1,P14)表达上调(P<0.05),SLA-Ⅱ(DRA、DRB、DQA、DQB)表达明显上调(P<0.01).并能抑制PHA刺激的PBMC增殖反应.结论 在体外实验中,DOC在IFN-γ刺激下仍具有低免疫原性,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海藻酸钙微球缓/控释系统并观察其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为VEGF缓/控释促进组织工程骨血管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锐孔挤出-离子交联法制备微球,检测其理化及体外释药性质;培养HUVEC,依据培养基添加物不同,设空白对照组、空白微球组、单用VEGF组及VEGF-海藻酸钙微球组,通过细胞计数法、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周期考察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微球球形圆整,粒径(560±50)μm,载药量0.72ng/mg,包封率54%,体外释药平稳,达10d以上。细胞培养初期,VEGF组的促分裂增殖作用最强,中后期,VEGF微球组的促分裂增殖作用最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微球组与空白对照组间在细胞计数、细胞活性、细胞周期的各时相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海藻酸钙微球可以保存VEGF活性并持续释放VEGF 10d以上,在较长时期内促进HUVEC的增殖。  相似文献   
69.
目的:用两种不同的诱导方法使去分化的永生化软骨细胞第50代重新表达软骨细胞的Ⅱ型胶原标志性表型。方法:利用NA无血清诱导培养法以及离心管聚集体诱导培养法分别诱导培养去分化的永生化人关节软骨细胞第50代,继用Ⅰ、Ⅱ、Ⅲ型胶原的免疫组化染色、Ⅱ型胶原的RT-PCR检测、胶原定量检测该永生化软骨细胞的Ⅱ型胶原表型表达情况。结果:NA无血清诱导培养法和离心管聚集体诱导培养法均能成功诱导去分化永生化人关节软骨细胞的Ⅱ型胶原表达,但二者促进Ⅱ型胶原分泌并无显著差异。结论:去分化永生化人关节软骨细胞可以经不同的诱导方法而重新表达Ⅱ型胶原表型,无血清诱导培养基与离心管聚集体培养法都能使Ⅱ型胶原重新表达。  相似文献   
70.
目的:评估经椎弓根闭合楔形截骨术矫正胸腰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9年12月,45例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进行经椎弓根闭合楔形截骨矫形术。其中强直性脊柱炎18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15例,胸腰椎结核12例。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内容包括术前、术后Cobb角以及侧位片上C7~S1水平距离,截骨处融合情况,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评分(ODI)的变化。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36个月。平均手术时间为220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510ml。术前后凸Cobb角平均为50.8°,术后为11.5°,平均矫正角度36.5°,C7~S1水平距离术前平均110.5mm,术后平均为20.8mm。融合率100%。术前患者腰痛VAS评分平均为7.9分,术后2.8分。术前ODI评分平均为62.3分,术后为29.5分。患者主观满意率97%。2例出现术后神经根损伤症状,未经特殊处理均基本恢复正常。2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经缝合、压迫治愈。结论:经椎弓根截骨术矫正胸腰椎后凸畸形有效、安全,应该进行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截骨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