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评价直肠癌根治术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共检索出符合人选标准的对照临床研究27项,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组与非清扫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与非侧方淋巴结清扫组相比,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时间延长(P=0.0005),术中出血量增加(P=0.0003),小便功能障碍发生率增加(P=0.001),术后总并发症、盆腔脓肿、吻合口瘘发生率、排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术后总复发率、局部复发、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行侧方淋巴结清扫在预防肿瘤复发、远处转移及提高术后生存率等有效性方面未见明显优势,却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和小便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 比较溃疡性结肠炎(UC)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外文数据库检索词:Ulcerative Colitis 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ND Laparoscopy AND Open Surgery OR Open Procedure.中文数据库检索词:炎症性肠病OR溃疡性结肠炎AND腹腔镜AND开腹手术.检索1992年1月至2008年5月发表的相关英文或中文全文文献,检索出符合入选标准的对照研究16项共计923例患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UC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与开腹手术相比,UC的腹腔镜手术明显缩短了开始进食时间(P<0.01)和术后住院天数(P<0.01),减少了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P<0.01),但延长了手术时间(P<0.05).在肠功能恢复时间、再次手术率、腹腔脓肿、吻合口瘘、肠梗阻、切口感染、术中出血量和死亡率方面未见明显优势.中转开腹手术率为4.2%.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且术后短期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评价直肠癌根治术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共检索出符合人选标准的对照临床研究27项,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组与非清扫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与非侧方淋巴结清扫组相比,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时间延长(P=0.0005),术中出血量增加(P=0.0003),小便功能障碍发生率增加(P=0.001),术后总并发症、盆腔脓肿、吻合口瘘发生率、排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术后总复发率、局部复发、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行侧方淋巴结清扫在预防肿瘤复发、远处转移及提高术后生存率等有效性方面未见明显优势,却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和小便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MSC)在克罗恩病(CD)治疗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建立CD小鼠动物模型。将75只6~8周龄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包括对照组(乙醇溶液灌肠加PBS腹腔注射)、TNBS组(TNBS灌肠加PBS腹腔注射)和ADMSC组(TNBS灌肠加ADMSC腹腔注射),每组25只。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实时定量 PCR等方法检测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并记录各组小鼠生存曲线。结果 ADMSC组较TNBS组病变程度明显减轻,生存率明显增加(60%比30%,P<0.05)。ADMSC组促炎因子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2(IL-1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显著低于TNBS组,而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 ADMSC可能通过下调促炎因子TNF-α、IL-12和VEGF的表达和上调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有效修复结肠炎性损伤,有望用于CD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分析影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获得完整随访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局部复发的患者(复发组)50例,按照性别相同,年龄相差≤3岁进行1∶2配对,挑选出100例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未局部复发患者(未复发组)作为对照.筛选出肿瘤位置、术后化疗、肿瘤分化程度、脉管或神经浸润、T分期、肿瘤直径、获取淋巴结总数、阳性淋巴结数目作为分析因素.对8项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分析直肠癌局部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Wileoxon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本组患者随访至2013年1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2个月,复发组患者死亡22例,未复发组患者死亡3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患者在肿瘤位置、T分期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07,9.652,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化疗、肿瘤分化程度、脉管或神经浸润、肿瘤直径、获取淋巴结总数、阳性淋巴结数目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49,0.342,0.656,Z=7142.5,8214.5,7241.5,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位置(低位)、T分期(T4期)是影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因素(Wald=3.954,5.615,P<0.05).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与高位直肠癌患者比较,中位直肠癌局部复发率没有明显改变(OR=1.893,P>0.05);而低位直肠癌局部复发率则明显升高(OR=3.201,P<0.05).与T2期患者比较,T3期直肠癌患者局部复发率没有明显改变(OR=4.913,P>0.05);T4期直肠癌患者局部复发率明显升高(OR=16.103,P<0.05).结论 低位直肠癌和T分期影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肿瘤局部复发,手术根治程度指标对于判断此类患者预后、指导后续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7.
兰平  何晓生 《腹部外科》2014,27(1):8-10
吻合口瘘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临床上并不少见.然而,伴随的吻合口持续的炎症将可能增加吻合口狭窄及肿瘤的复发转移,降低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早期发现、及时处理能有效减少其远期影响.  相似文献   
48.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特殊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近年来,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multiple disciplinary therapy,MDT)在IBD的治疗中逐渐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评价直肠癌根治术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共检索出符合人选标准的对照临床研究27项,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组与非清扫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与非侧方淋巴结清扫组相比,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时间延长(P=0.0005),术中出血量增加(P=0.0003),小便功能障碍发生率增加(P=0.001),术后总并发症、盆腔脓肿、吻合口瘘发生率、排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术后总复发率、局部复发、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行侧方淋巴结清扫在预防肿瘤复发、远处转移及提高术后生存率等有效性方面未见明显优势,却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和小便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0.
目的评价胃癌根治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2位评价者制定检索策略,利用PubMed和Medline等数据库检索胃癌手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随机对照研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对术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与否的两组胃癌患者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7项共计胃癌根治术患者1446例。与非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组比较,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升高(RR1.34,95%CI1.03~1.75,P=0.03):术后出现淋巴瘘和严重腹泻者增多(RR分别为16.23和9.56,95%CI分别为1.99~131.98和1.70~53.67);而术后吻合口瘘、胰瘘、腹腔脓肿、肠梗阻、出血和伤口感染等发生率未见明显升高。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组术中出血量及输血人数比例增加(WMD202.95,95%CI116.80.289.10:RR1.93,95%CI1.20。3.10:均P〈0.05),但手术时间、平均输血量、平均术后住院天数、再次手术率、术后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等与D2/D3术式相近。结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升高,并不能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其临床疗效尚有待更严格的、多中心的、具有长期随访的大宗病例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