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克罗恩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罗恩病是病因不明的炎症性肠道疾病,其治疗一直徘徊在内科与外科之间,外科治疗在克罗恩病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2.
小肠无黏膜皱襞是一临床罕见的临床病理表现.查阅目前围内外文献,未见与本病例相同的病例报道及疾病命名,也许是一新发现的疾病类型,或已有的疾病的另一种表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地区治疗克罗恩病(cD)的手术率及再手术率,并评估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多中心回顾性分析142例CD患者的手术与再手术情况,并采用多因素分析法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结果本组患者手术率64.8%,起病后5年累计手术率为52.0%。手术风险:男性患者高于女性(P〈0.01);40岁以上患者高于20岁以下者(P〈0.05);回肠型及空肠以上型患者高于结肠型患者(P〈0.05,P〈0.01)。本组再手术率33.9%,初次术后3年累计复发率为21、0%。再手术风险穿孔型患者高于非穿孔型患者,结肠型及回结肠型患者高于回肠型患者(均P〈0.05)。结论半数CD患者在起病5年内需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5的患者于术后3年内需接受再次手术。病变位于结肠者具有较高的再手术风险,初次手术适应证为穿孔型者增加再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评价直肠癌根治术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共检索出符合人选标准的对照临床研究27项,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组与非清扫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与非侧方淋巴结清扫组相比,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时间延长(P=0.0005),术中出血量增加(P=0.0003),小便功能障碍发生率增加(P=0.001),术后总并发症、盆腔脓肿、吻合口瘘发生率、排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术后总复发率、局部复发、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行侧方淋巴结清扫在预防肿瘤复发、远处转移及提高术后生存率等有效性方面未见明显优势,却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和小便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mSDC2)检测在东莞市石排镇居民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2021年5月至2022年2月期间, 东莞市石排镇政府采用整群抽样方法确定东莞市石排镇18个村的筛查范围, 对符合初筛标准的居民由东莞市石排医院开展粪便mSDC2检测, 确定高危人群, 初筛阳性者建议其接受肠镜复查。观察mSDC2检测初筛的阳性率、肠镜依从率、肠镜检出率以及筛查成本-效益。结果有效筛查人数共计10 708人, 筛查参与率54.99%(10 708/19 474), 合格率97.87%(10 708/10 941)。筛查对象中, 男性4 713例(44.01%), 女性5 995例(55.99%), 年龄为(54.52±9.64)岁;以年龄段分组, 40~49岁组3 770人(35.21%), 50~59岁组3 882人(36.25%), 60~69岁组2 017人(18.84%), 70~74岁组1 039人(9.70%)。通过初筛检出mSDC2阳性结果的居民共计821人, 初筛阳性率为7.67%(821/10 708), 521人接受了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评价直肠癌根治术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共检索出符合人选标准的对照临床研究27项,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组与非清扫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与非侧方淋巴结清扫组相比,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时间延长(P=0.0005),术中出血量增加(P=0.0003),小便功能障碍发生率增加(P=0.001),术后总并发症、盆腔脓肿、吻合口瘘发生率、排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术后总复发率、局部复发、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行侧方淋巴结清扫在预防肿瘤复发、远处转移及提高术后生存率等有效性方面未见明显优势,却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和小便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7.
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CD是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性反应.病变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以末段回肠及其邻近结肠为主,呈穿壁性炎性反应.多呈节段性、非对称性分布。CD常合并肠梗阻、瘘管、炎性包块或脓肿、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部分并发症需接受外科治疗。目前,我国对炎性肠病缺少规范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分析总结手术重建治疗直肠吻合口狭窄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外科2013-2019年因直肠术后吻合口狭窄行手术重建治疗的病例,总结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 共检索到直肠吻合口狭窄患者341例,16例行手术重建,其中男性13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8.5±11.7)...  相似文献   
39.
目的了解小鼠脾脏接种结肠癌细胞发生肝转移所需肿瘤细胞数的临界值,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结肠癌肝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6-8周雌性Balb/c小鼠36只,随机分为6组,各6只。实验组通过脾脏注射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建立小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注射细胞数分别为1×10^5个(A组)、5×10^4个(B组)、1×10^4个(C组)、5×10^2个(D组)和1×10^3个(E组),对照组为正常小鼠。于术后21天处死小鼠,肉眼观察肝脏肿瘤转移情况并行肝脏组织学观察及IL-10和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A、B组小鼠肝脏转移率均为100%,其他各组小鼠均未见有肝转移瘤形成。IL-10和TGF-β1表达在对照组均为阴性,但在各实验组小鼠肝脏表达均为阳性,且表达量随着脾脏注射CT26细胞数量的增加而升高,IL-10和TGF-β1的表达量在A、B、C组与D组或E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在D、E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5×10^4个CT26细胞脾脏注射可成功建立小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CT26细胞可诱导肝脏产生IL-10和TGF-β1,IL-10和TGF-β1可促使结肠癌肝转移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分析影响Ⅱ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一步探讨Ⅱ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辅助化疗的必要性.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者原工作单位)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55例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Log-rank法分析患者生存情况,对各种影响预后的因素分别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 随访截至2010年4月23日,平均随访时间为(63±2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63个月.255例患者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5.3%和83.7%.术前无肠梗阻或肠穿孔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6.9%和85.6%,高于术前出现肠梗阻或肠穿孔患者的72.7%和68.4%(x2=4.546,4.573,P<0.05).手术切缘阴性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5.5%和83.9%,高于手术切缘阳性患者的75.0%和75.0%(x2=7.020,6.009,P<O.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术前肠梗阻或肠穿孔是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Wald=4.477,相对危险度为2.371,95%可信区间为1.066~5.275,P<0.05);接受辅助化疗和无辅助化疗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3%和82.2%,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6.0%和80.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肠梗阻或肠穿孔是影响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行辅助化疗并不能改善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