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篇
  免费   1842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76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2064篇
综合类   226篇
预防医学   8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5篇
  2篇
中国医学   14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381篇
  2012年   432篇
  2011年   401篇
  2010年   411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中药木鳖子不同提取部位体内体外的抗肿瘤作用,并考察其中抗肿瘤效果显著的木鳖子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技术将中药木鳖子按照溶剂极性顺序依次提取,得到不同成分,采用细胞增殖实验结合动物抗肿瘤模型方法进行药效评价,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阐明其中最优部位可能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结果:中药木鳖子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均可表现出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能力(P0.05),且对实验动物无明显的毒副作用,本研究首次发现木鳖子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可影响表皮生长因子(EGFR)激酶活性(P0.05),并可明显抑制EGFR蛋白磷酸化表达(P0.05),可明显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s)通路上重要节点蛋白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1/2),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的磷酸化水平(P0.05),且具有浓度依赖关系。结论:中药木鳖子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可通过抑制EGFR蛋白及相关通路蛋白活性,在体内外实验中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22.
23.
特应性皮炎发病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的发生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与机体免疫异常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异性体质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认为,AD患者存在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elpercell1/Thelpercell2,Th1/Th2)细胞功能失衡[1],即Th1功能下降和Th2功能亢进。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特异性过敏原皮肤试验以及检测外周血中Th1/Th2相应细胞因子:白介素(IL)-2和IL-4的表达,研究遗传和环境因素对AD发病的作用及价值,探讨引发AD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免疫治疗AD提供依据。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问卷调查皮肤科和变态反应科门诊AD患者1…  相似文献   
24.
从结合学院实际制订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讲义、加强科研意识培养、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作为关键内容进行培训、突出能力培养几个方面探讨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培训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分析比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时方中不同治则代表中药的作用机制,以期阐释中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病程阶段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主要防治途径.方法 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临床治疗期的处方中药,总结疾病证候演变中四类基本治则,并且选定各治则高频次及具...  相似文献   
26.
对现有的滚蛋方法及研究进行整理和归类,总结各种滚蛋疗法的历史研究及应用范围,并进行初步的阐释,旨在提升滚蛋疗法在治疗疾病及预防保健中的应用价值,促进民间特色诊疗技术以及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7.
患者 男,38岁.因左肩背部钝痛伴疲乏无力6h入院.患者自诉因饮酒,于2013年2月17日晨8时出现恶心、干呕.随即出现左肩胛背部钝痛不适,自认为"岔气",未行任何治疗.但1h后渐出现疲乏无力,伴头晕.急去当地医院就诊,行腹部CT后示腹腔积液,行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遂转我院就诊,门诊以"腹腔脏器破裂"收住.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差,小便正常,即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胃溃疡等病史.入院体检:体温35.8℃,脉搏108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70/50 mmHg(1 mmHg=0.133 kPa).眼睑苍白,四肢冰凉.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平坦,腹式呼吸减弱,无腹壁静脉曲张,肠型及蠕动波未见,左上腹压痛阳性,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助下未触及.全腹叩诊呈浊音.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I/R)后小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肝I/R组,牛磺酸预处理+肝I/R组;采用阻断肝动脉、门静脉30min后再灌注的方法,制作肝I/R模型。各组于再灌注3,6,24h分别采血,测定二胺氧化酶(DAO)数值,检测小肠功能;同步切取小肠,测定肠道组织中的SOD及MDA含量,评价肠道自由基损伤程度;切片后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测定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测定caspase-3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肝I/R组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MDA和DAO水平明显升高(P<0.05),小肠病理损伤严重,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5),caspase-3阳性率明显增加(P<0.05)。与I/R组同时间点比较,牛磺酸预处理+I/R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牛磺酸对肝I/R后小肠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9.
陈建超  舒畅  薛敏燕  岳承 《江苏医药》2007,33(7):733-733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鼻内镜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43例鼻咽癌放疗后并发鼻窦炎患者,经鼻腔冲洗及药物保守治疗1年以上未愈,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其疗效.结果 43例中,治愈22例(51.1%),好转20例(46.5%),无效1例(2.3%),总有效率97.7%.19例(44.2%)发生鼻腔粘连,经定期鼻内镜检查鼻腔清理而治愈.结论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放疗后鼻窦炎疗效显著,术后定期随访并作鼻腔清理可防止鼻腔粘连及复发.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调控酶polo样激酶1(PLK1)和Aurora A在肝外胆管癌患者癌组织及血清中的水平以及两者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测定54例肝外胆管癌组织及20例癌旁胆管组织中PLK1和Aurora A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25例肝外胆管癌患者与15例健康人血清中PLK1和Aurora A的浓度。分析两者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患者手术前后两者水平的变化。结果:肝外胆管癌患者中,癌组织中PLK1和Aurora A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胆管组织(66.7%vs.25.0%;63.0%vs.15.0%,均P0.05),且PLK1和Aurora A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有关(均P0.05);术前血清中PLK1和Aurora A的浓度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434.85 pg/mL vs.256.00 pg/m L;644.64 pg/m L vs.375.73 pg/m L,均P0.05),术后两者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PLK1与Aurora A在肝外胆管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与血清中浓度具有一致性(r=0.55;r=0.64,均P0.05);无论癌组织或血清中,PLK1与Aurora A水平均呈正相关(癌组织:r=0.47,P0.01;血清:r=0.71,P0.01)。结论:PLK1与Aurora A水平在肝外胆管癌患者癌组织与血清均升高,且两者水平的升高与肝外胆管癌的恶性进展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对肝外胆管癌早期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