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14篇
综合类   116篇
药学   11篇
肿瘤学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人工乳头间位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后胃酸分泌及胃泌素、生长抑素的变化马宽生,钱光相,何振平,王敖川(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胆外科中心)630038为克服以往胆肠吻合术后肠内容物返流及继发性高胃酸分泌的缺点,本科自1982年11月起设计用一段游离空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癌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与胃癌肝转移间的相关性。方法:晚期胃癌标本59例,其中11例同时有取自左肝外叶的肝转移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上述组织石蜡标本进行检测。结果:59例胃癌中,c-Met阳性率55.8%(33/59),HGF阳性率28.8%(17/59);在29例发生了同时或异时性肝转移的胃癌标本中,c-Met表达率为75.9%(22/29),HGF阳性率为37.9%(11/29),其中c-Met表达率在有和无肝转移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在11例胃癌肝转移灶中,9例c-Met阳性表达率为81.8%,3例HGF阳性表达率为27.3%。结论:胃癌组织c-Met表达可能与胃癌肝转移行为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胆囊收缩素(CCK)、胃泌素对胆管癌细胞细胞内钙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细胞内钙测定技术,检测了CCK、胃泌素及其受体拮抗剂对胆管癌细胞QBC939(QB)细胞内钙的影响。结果:CCK-8S、G-17明显促进了胆管癌细胞QB细胞  相似文献   
14.
梗阻性黄疸与急性肾功能损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何宇  何振平 《重庆医学》2001,30(6):556-558
梗阻性黄疸 (OJ)是肝胆外科常见的病症之一。OJ围手术期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如脓毒血症、胃肠道出血、伤口愈合延迟及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等。在接受手术的OJ患者中约有 8%~ 9%发生ARF ,死亡率高达 6 8%。据Fogarty[1] 回顾最近 30年的文献发现OJ术后ARF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仍无明显改善 ,表明其确切发生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就现阶段OJ肾损害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1 内毒素血症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杆菌细胞外壁的一种对热稳定性的多糖 ,其毒性成份为类脂A。内毒素[1] 通过与巨噬细胞、单核细胞表面的受体…  相似文献   
15.
去交感神经状态对肝部分切除后肝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建立去交感神经状态动物模型并探讨去交感神经状态下对肝切除后肝再生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共90只,用6-OHDA制作去交感神经状态动物模型。其中30只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按Higgins和Anderson方法加以改良,作肝左叶和肝中叶切除(约占全肝的68%)。实验组加做去交感神经模型。术后第7天全部动物经抽血处死,计算相对肝重(HMI)、肝再生率的指数(RLR)和有丝分裂指数(MI)。肝脏DNA合成率用^3H标记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测得。结果:注射6-OHDA后3-14d,NE含量明显降低。行肝切除后两组大鼠术后7d均无死亡,实验组大鼠HMI、RLR、MI和^3H-TdR DNA掺入量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6-0HDA可明显起到化学性去交感神经的效果。交感神经在存在与否对肝切除后肝再生具有明显影响,去交感神经状态可抑制肝再生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14例中小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中小肝癌(直径≤5cm)的疗效。方法 应用可扩张的集束电极对14例中小肝癌共18个病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其治疗过程中的反应、治疗时间、治疗次数、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前后的肝穿刺病理结果,并随访观察其复发和生存情况等。结果 14例中小肝癌的治疗次数为1~2次,平均治疗时间为50min;治疗后的反应包括伤口自限性出血、转氨酶升高、肝区疼痛及发热等;治疗后对9例病灶行多点穿刺活检均为凝固性坏死及纤维组织;CT扫描显示治疗后病灶扩大,但无明显强化,3个月后病灶开始缩小,病灶完全坏死率为93%;经12~18个月的随访,全部病例存活。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中小肝癌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确切等优点,可望成为治疗中小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梗阻性黄疸大鼠血浆NO与ET改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大鼠梗阻性黄疸时血浆NO和ET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胆总管结扎法建立梗阻性黄疸模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比色法测定血浆NO和ET的水平,生理记录仪测定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结果 胆总管结扎组(BDL组)大鼠血浆NO含量明显增高,ET含量下降,平均动脉压(MAP)下降,心率(HR)减慢,心输出量(CO)增加,与SO组、N组相比,SO组与N组之间差异不明显。结论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报告24例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结果。切除率为60.0%,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2%、58.3%、37.5%。介绍了估计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可能性的经验,并讨论了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腔内放疗的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20.
1987年1月至1995年10月,本科对86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门体分流术,术后34例病人(39.5%)出现60例次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