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正骶骨发育不全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影像学表现为骶骨畸形,临床主要表现为脊柱骨盆不稳或明显的脊柱骨盆分离,骶骨缺损侧半侧骨盆出现漂浮,同时可伴有脊柱旋转侧凸畸形,行走困难或跛行。手术治疗旨在阻止畸形继续发展,改善患者行走功能。但是由于发育不全骶骨与髂骨的缺损处较大,骨皮质大量缺乏,植骨量需求较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应用钉棒与钩棒复合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18例单节段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患者,应用钉棒与钩棒复合系统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18月,术前Cobb角、伤椎相对高度分别是21°、46,°术后分别是2°、3,°所有骨折复位满意,无内固定断裂、松动,无矫正丢失以及其余并发症。结论:采用钉棒与钩棒复合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不仅骨折复位满意,而且降低了内固定松动和断裂几率,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比较连续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至2008年对78例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分别采用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和连续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分析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Cobb角、后凸比率(Kyphosisratio)、ODI(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VAS(视觉模拟分级法)。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18周,术前和术后2周两组间Cobb角、后凸比率、ODI、VAS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12周两组之间Cobb、后凸比率、ODI、VAS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跨阶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相比,连续固定具有可以减少后凸畸形以及内固定断裂、术后腰背痛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4.
目的:构建携带瑞典突变型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APPswe)的表达载体pIRES2-EGFP-APPswe.方法:提取脑血管组织总RNA,反转录为cDNA;以cDNA为模板,NCBI上查找APP695的序列,设计引物,应用PCR和Overlap PCR技术扩张野生型APP695,点突变技术诱导构建突变型APPswe测序证实,并进行质粒转染细胞验证.结果:经过PCR、电泳、DNA测序分析,Western Blot等方法,证实成功构建瑞典突变型APPswe,转染后的细胞可见荧光蛋白,并表达APP蛋白.结论:以脑血管组织为材料,应用RT-PCR和点突变技术可以成功构建瑞典突变型APPswe,这为后续研究阿尔茨海默氏病(AD)发病的分子机制和治疗药物的筛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5.
脊柱结核常见误诊误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结核占全身骨与关节结核的50%左右,临床上误诊误治现象十分常见.本文收集本科1998年5月~2008年5月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249例,对其误诊误治情况进行分析,以期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转移性鼻咽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2004年9月至2008年9月我科确诊的72例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其中男性62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50岁(28-81岁).比较单发转移组(14例)与多发转移组(58例)、转移合并局部复发组(14例)和转移无局部复发组(58例)以及综合治疗组(61例)和单纯支持治疗组(11例)间的生存率.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各组生存率,Cox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转移合并局部复发组1年、2年生存率14.3%、1.1%,中位生存期8.2个月,较转移无局部复发组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38.5%、20.3%、11.6m)低,P<0.05.单发转移组与多发转移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47.5%、20.0%与37.5%、12.5%,P>0.05.综合治疗组与支持治疗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47.2%、16.1%与40.0%、12.0%,P>0.05.两组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P=0.026)、合并局部复发(P=0.020)是影响转移性鼻咽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转移性鼻咽癌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并未提高总生存率.性别、有合并局部复发是影响转移性鼻咽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在摆药中药物用量与常见用量相差较大的原因,保证药物使用安全、有效。方法:对在摆药中(2011年7月1日~12月31日)遇到的每日或每次用量与常见用量相差较大的药物与用量进行分析。结果:在摆药中药物用量与常见用量相差较大的药物中,用量相差较大是由于特殊病情所需的占73.68%,属不合理用药的占15.80%,属医生录入错误的占10.52%。结论:开展对在摆药中药物用量与常见用量相差较大的原因分析,有利于解开药师困惑提高药师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28.
目的:用16α-18F-17β-雌二醇(18F-FES)小动物PET/CT评价不同类型乳腺癌模型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差异。方法:用ER阳性人乳腺癌细胞(ZR-75-1、MCF-7)和阴性细胞(MDA-MB-231)构建荷瘤裸鼠动物模型。阳性组每组各10只,接种前3 d植入雌激素缓释片,再将细胞与基质胶混合液接种于乳腺脂肪垫,成瘤后显像前3 d取出缓释片。阴性组5只,直接将细胞悬液接种于乳腺脂肪垫。当肿瘤长至长径5 mm左右时行18F-FES PET/CT显像,用%ID/gmax定量ER表达,然后用免疫组化测定并比较ER结果。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ZR-75-1、MCF-7和MDA-MB-231的瘤体成瘤率分别为100%(10/10)、70%(7/10)和100%(5/5),瘤体随时间延长而增大,但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F-FES%ID/gmax分别为6.6±1.0、3.3±0.5和1.1±0.1,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M比值分别为4.2±0.3、2.6±0.2和1.1±0.1,三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18F-FES显像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呈正相关(%ID/gmax:r2=0.65,P<0.001;T/M:r2=0.87,P<0.001)。结论:18F-FES PET/CT的%ID/gmax能准确评价不同类型荷人乳腺癌模型的ER表达水平,从而为进一步研究乳腺癌内分泌疗效提供了一种活体、无创、动态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采用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平均治疗期为7.1个月,平均间歇期4.3个月。治疗过程中,血睾酮维持在去势水平,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最低值维持在0.1~0.9 ng/ml。乳房胀痛及潮热等症状在间歇期症状能有所减轻。结论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不良反应少,能延缓疾病进展,减少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评分分型中腰椎间盘突出症Ⅳ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采用评分分型法分型为Ⅳ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男51例,女31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41.2±3.74)岁;病程:小于3个月37例,大于3个月45例;突出节段:L3~411例,L4~541例,L5S130例。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分别为(7.46±0.37)分和(56.21±2.74)%,均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术后采用VAS、ODI及Macnab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经过平均(11.5±3.6)个月的随访,术后患者腰腿痛VAS和ODI分别为(2.63±0.74)分和(21.65±2.41)%,较术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硬脊膜破裂1例,复发2例。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58例,良16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90.24%。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对评分分型IV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确切,且优良率较高,可能与采用评分分型纳入高质量患者以及其对自身疾病认识有关,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