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目的 了解外源性和内源性白细胞介素 - 1(IL- 1)对戊四氮 (PTZ)致痫大鼠脑皮层、海马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对大鼠大脑皮层、海马 Fos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IL- 1β和IL - 1ra侧脑室注射后再致痫大鼠分别较单纯 PTZ致痫大鼠皮层海马 Fos表达显著增高和下降 (P<0 .0 1,P<0 .0 5)。结论 内源性和外源性 IL- 1β均有增高癫痫大鼠脑皮层及海马神经元兴奋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了解麻醉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萤光法(FIA)和单向放射状免疫扩散法(SRID)测定外周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其补体C3的浓度.结果发现患者麻醉组浓度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且与麻醉选择呈平衡相关关系.结论免疫系统与机体其它系统一样,受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和控制,术中术后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均下降与麻醉选择有相关性,且下降的程度可作为麻醉手术后恢复参考指标,同时推断患者麻醉期免疫抑制可能是引起术后感染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延髓肠源性囊肿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延髓肠源性囊肿的临床资料和组织形态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行桥脑及延髓右前方占位切除术.镜下为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囊壁内衬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局部上皮鳞化.术后随访8个月,无复发.结论 肠源性囊肿好发于脊椎管内,发生于延髓罕见.需与胶样...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健脾解毒汤配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FOLFOX治疗方案。治疗组同时加用健脾解毒汤治疗。两组均3周为1个周期,2个周期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体重、食欲、睡眠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0.%、33.3%(P0.05);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分别为9.3个月、8.5个月(P0.05);治疗组食量、睡眠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体重、Karnofsky(KP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解毒汤配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BMI)和孕期体重控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产前检查以及住院分娩的3000例健康孕妇为研究对象,依据BMI不同将其分为孕前低体重组(A组)、孕前正常体重组(B组)和孕前体重超重组(C组)。依孕期BMI增长情况分为BMI增长不足组(A1组)、BMI增长适宜组(B1组)和BMI增长过多组(C1组)。比较三组妊娠糖尿病、新生儿窒息、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早产儿情况。结果 C组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妊娠糖尿病、巨大儿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B组(P0.05);A组新生儿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高于C组、B组(P0.05);C1组剖宫产、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糖尿病、巨大儿发生率高于A1、B1组(P0.05)。A1组新生儿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明显高于B1组、C1组(P0.05)。结论孕前BMI及孕期体重的控制对妊娠结局有不同的影响,控制孕期体重在适宜范围内,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6.
患者男,41岁,3h前性生活时因用力不当,出现阴茎松软并感到剧烈疼痛,排尿困难,尿道无溢血,即来我院就诊查体:阴茎明显肿大,弯向左侧,皮肤呈紫黑色,右侧根部海绵体明显压痛。诊断:右侧阴茎海绵体破裂。采用GEViv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10MHz。二维超声显示:阴茎肿大,周径为17.3cm;纵切面(图1)于阴茎根部右侧可见不均匀混合回声区,大小约3.5cm×1.2cm,内见不规则液性无回声区;横切面(图2)显示局部白膜线连续中断,有大小约2.1cm×1.4cm的不均匀混合回声,向外膨凸,并见不规则液性无回声区,向尿道海绵体延伸,液性无回声区内见细密点状…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前路经口咽入路枕骨髁置钉的可行性及置钉的技术参数。方法:用Mimics软件对40例被检查者共80个枕骨髁的CT数据(层厚1mm)进行三维重建。女17例,男23例,年龄19~63岁,平均38.7岁;均无上颈椎手术史;CT扫描证实上颈椎结构完整,无上颈椎解剖畸形、感染、肿瘤、骨折。于枕骨髁的前方选定3个进钉点(中间点、内侧点、外侧点),中间进钉点位于寰椎侧块中线与枕骨大孔前缘水平线相交处,中间进钉点向两侧旁开5mm作为外侧进钉点及内侧进钉点。分别于各个进钉点模拟置入直径3.5mm枕骨髁螺钉。螺钉尾端位于枕骨髁与枕骨大孔连接处水平。比较各个进钉点间置钉成功率、螺钉长度及外倾角的安全范围。对于临床上具备可行性的进钉点,间隔1°调整进钉角度,比较不同角度置钉时置钉成功率的变化。结果:外侧进钉点置钉成功率为100%,螺钉长度为13.5~21.6mm,钉道外倾角度最小值为-19.5°~5.6°,最大值为-8.1°~24.9°;中间进钉点分别为88.6%,16.3~24.2mm,-4.1°~29.7°,12.6°~34.2°;内侧进钉点分别为72.5%,20.4~27.0mm,16.3°~40.3°,27.2°~44.8°;3个进钉点之间在置钉成功率、螺钉长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间及外侧进钉点具备临床可行性,但没有固定的外倾角度可以满足所有螺钉安全置入,其中中间进钉点螺钉外倾20°达到最大的置钉成功率68.75%,而外侧进钉点平行矢状面置钉时达到最大置钉成功率80%。结论:经口咽前路枕骨髁置钉具备可行性,中间及外侧进钉点明显优于内侧进钉点,进钉点及钉道方向必须根据患者术前三维CT数据确定。  相似文献   
78.
机能实验教学是在基础阶段培养医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认为设计性实验数量和内容、实验指导教师人数、每组学生人数等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和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本文介绍一些学校的改进办法,也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只有不断改进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才能保证机能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增强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9.
全麻手术后期使用芬太尼对术后气管拔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麻术后使用芬太尼对病人气管拔管的影响.[方法]987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498)和芬太尼组(F组,n=489).对照组按常规静吸复合全麻,芬太尼组在手术结束前1h提前关闭吸入全麻药,改用芬太尼维持麻醉.手术停止后,分别记录每组病人的吞咽反射、呼吸通气量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同时记录病人有无剧烈呛咳、躁动,拔管后有无出现异常呼吸及拔管时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脉搏氧饱和度.[结果]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手术方式差异无显著性.F组病人拔管时躁动、应激反应的发生率、吞咽反射、呼吸通气量恢复正常的时间,清醒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拔管的时间也早于对照组(P<0.05),而拔管后出现异常呼吸的发生率无显著性(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于手术结束前提前关闭吸入麻药,改用芬太尼维持麻醉,能明显减少病人躁动、应激反应的发生率,同时能缩短病人吞咽反射、呼吸通气量的恢复时间,加快病人的清醒,缩短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谷氨酸脱羧酶(GAD)的抗癫痫作用。方法 采用戊四氮制备大鼠慢性癫痫模型,利用反义寡脱氧核苷酸技术,通过选择性地抑制海马GAD基因的表达来观察其对慢性癫痫大鼠行为、发作阈值及脑电图的影响;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对海马组织内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影响。结果 给予Antisense GAD67 ODN处理后,GAD67 mRNA表达下降、GABA浓度下降、痫性发作潜伏期缩短、发作程度加重及脑电图痫波频率增加。结论 从反面进一步说明GAD基因可能是抗痫基因,为GAD基因治疗癫痫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