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8篇
  免费   385篇
  国内免费   119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253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520篇
内科学   289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64篇
特种医学   1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298篇
综合类   1045篇
预防医学   548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348篇
  8篇
中国医学   517篇
肿瘤学   141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59篇
  2022年   257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Ca2+通道电流的选择性抑制作用。方法使用10 mmol/L的钡离子作为电荷载体,利用膜片钳技术记录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全细胞电流;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中蛋白激酶C(PKC)的分型;进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析。结果姜黄素浓度依赖性抑制高电压门控Ca2+通道电流(IBa),姜黄素对Ca2+型通道的激活无显著影响,但能够使Ca2+通道的失活曲线向超极化方向移动;此外,在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中,细胞内应用PKC-θ的抑制肽PKC-θ-IP,能消除黄素诱导抑制的作用;新型PKC-δ、PKC-ε和PKC-θ,但不包括PKC-η在神经元中内源性表达。结论姜黄素在大鼠海马神经元中通过新型的PKC-θ依赖途径抑制IBa,这个结论可能有利于证明姜黄素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2.
miR-125a-3p下调胃癌细胞NRG1表达并抑制细胞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icroRNA-125a-3p(miR-125a-3p)在胃癌细胞恶性增殖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qRT-PCR法检测各肿瘤细胞系及正常对照细胞系中miR-125a-3p的表达,应用microRNA类似物(Mimic及Inhibitor)转染技术改变细胞内miR-125a-3p表达。Western-blot检测NRG1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XTT、平板克隆及裸鼠成瘤试验检测处理后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情况。结果:miR-125a-3p在多个胃癌细胞系中表达均低于永生化胃黏膜上皮细胞系(P<0.01)。利用类似物转染可以有效改变肿瘤细胞miR-125a-3p的表达(P<0.01)。miR-125a-3p过表达可以降低NRG1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周期进展,并降低胃癌细胞系的体外和在体增殖能力,抑制miR-125a-3p表达可以见到相反结果。结论:miR-125a-3p可通过调控NRG1表达在胃癌中起到抑癌作用。miR-125a-3p可以抑制胃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因此具有成为胃癌治疗新策略候选靶点的可能。  相似文献   
93.
目的 了解洛阳市2011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利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个案资料,对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洛阳市所有医疗机构上报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分析每例患者的感染来源.结果 按月发病多集中在3~7月;按年龄发病1~5岁发病最多;散居儿童发病最多,托幼儿童次之.结论 对传染源的管理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对儿童家长及相关人员应进行手足口病防控相关知识教育,以实现全民预防.  相似文献   
94.
目的构建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GRA2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方法设计合成GRA2引物,运用PCR方法扩增其基因片段,经克隆至pMDl8-T载体后,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而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GRA2。脂质体法将构建的重组质粒转染HFF细胞,RT—PCR法检测转染细胞中GRA2的表达情况。结果PCR扩增GRA2基因序列正确,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GRA2经PCR、EcoRⅠ/HindⅢ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转染GRA2基因的细胞,RT—PCR可见目的条带。结论成功获得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GRA2,为进一步研究弓形虫疫苗的免疫保护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丹川芪颗粒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方法:80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根据病情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如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等),治疗组加服丹川芪颗粒,对照组加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用药1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运动平板试验中ST段最大下降幅度、运动总时间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ST段最大下降幅度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1),运动总时间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治疗组治疗后ST段最大下降幅度、运动总时间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川芪颗粒能够减小ST段最大下降幅度,增加运动总时间,有效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我院住院并愿意接受研究的89例抑郁症自杀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对照组49例,两组均给予SSRI类药物治疗,研究组在SSRI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每周5次,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HRSD评分及SIO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的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研究组更显著( P<0.05);研究组在治疗2周后即显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059,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8.460,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能缩短起效时间,改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体现在睡眠、认知障碍、躯体化症状、迟缓及绝望感,并且能降低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儿童胃镜检查前不同时点口服或不口服西甲硅油乳剂对胃镜操作中视野清晰度的影响。方法 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胃镜室接受胃镜检查的≥6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西甲硅油20 min和西甲硅油30 min组,分别不口服西甲硅油、胃镜检查前20和30 min口服西甲硅油10 mL,3组均于胃镜检查前5 min口服利多卡因胶浆。以胃镜下视野清晰度(A~D级)作为主要观察指标,以胃镜操作时间,胃镜检查前、检查后即刻和检查后30 min的不良事件,口服西甲硅油和利多卡因的依从性(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FPS-R)和患儿家属的候诊依从性(数字疼痛分级法)作为次要观察指标。对西甲硅油30 min组和对照组的视野清晰度行优效性检验(优效标准δ=0.10),西甲硅油20 min和西甲硅油30 min组的视野清晰度行非劣效性检验(等效标准δ=0.05)。结果 2005年3月1日至4月30日600例符合纳入标准行胃镜检查的患儿数据行中期分析,其中6例未记录主要结局指标,594例进入分析。对照组191例,男98例,年龄(10.0±2.6)岁;西甲硅油20 min组193例,男108例,年龄(10.0±2.7)岁;西甲硅油30 min组210例,男111例,年龄(9.8±2.5)岁。①视野清晰度B级及以上比例:对照组为73.8%(141/191),西甲硅油20 min组为95.3%(183/193),西甲硅油30 min组为92.8%(195/210);西甲硅油20 min和30 min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西甲硅油30 min组和对照组间差值为19.0%(95%CI:11.9%~26.2%),P=0.006<0.025;西甲硅油20 min组和30 min组间差值为2.5%(95%CI:-2.1%~7.1%),P=0.000 69<0.025。②对照组、西甲硅油20 min和30 min组胃镜操作时间分别为(180±96)、(167±71)和(162±81)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③3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近。④西甲硅油20 min组和30 min组口服西甲硅油的依从性评分≤2分分别为99.0%和97.5%。对照组、西甲硅油20 min和30 min组口服利多卡因的依从性评分≤2分分别为84.0%、75.5%和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家属候诊依从性≤2分分别为97.8%、95.7%和9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6)。结论 主要结局指标中期分析支持优效性和非劣效性的假设,试验提前终止。在胃镜检查前20 min口服西甲硅油可提高视野清晰度,且不比胃镜检查前30 min口服效果差。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与血管生成素(ANG)相互作用对BALB/C裸鼠人膀胱癌(cloladder cancer)移植瘤的生长转移及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BALB/C裸鼠人膀胱癌移植瘤模型,通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相关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根据不同的组合分为:BIU-87+ANG,BIU-87+RI,BIU-87+ANG+RI和BIU-87+空质粒组,每组接种6只BALB/C裸鼠。结果接种后一周左右皮下有实体瘤生成,30天后处死BALB/C裸鼠,取出肿瘤并称取其重量。实验组BIU-87+RI和BIU-87+ANG+RI组比对照组的肿瘤重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HE染色观察显示实验组肺部转移结节明显比对照组少,BIU87+ANG组中p-mTOR,p-PI3K,p-Akt和p-GSK3β表达升高,BIU87+RI组和BIU-87+ANG+RI组表达下降。结论 RI与ANG相互作用抑制BALB/C裸鼠人膀胱癌移植瘤的生长转移,同时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磷酸化蛋白的水平。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的网络成瘾倾向并分析其网络成瘾倾向与心理-社会变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人际关系量表、学业自我效能量表和高校学生专业认同度量表,对便利抽样的439名在校本科护理生进行调查。结果:在网络成瘾倾向、人际关系、学业自我效能、专业认同感比较中存在一定的人口学差异;网络成瘾倾向与人际关系、学业自我效能、专业认同感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人际关系、自我效能和年级是影响护理本科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结论:护理院校应重点关注高年级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建议通过改善其人际关系和提升其学业自我效能,改善其网络成瘾倾向。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国产艾司西酞普兰对安装永久性起搏器合并焦虑状态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其安全性及对起搏参数的影响。方法将78例安装起搏器术后合并焦虑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加心理干预,治疗组患者加用国产艾司西酞普兰10mg、每早1次,两组患者于安装起搏器术后24h内,治疗1周、2周及4周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采用不良反应量表观察药物的安全性,并观察对起搏器参数的影响。结果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对照组SAS评分治疗1周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2周[(49.76±5.49)分比(56.15±5.09)分,P <0.01],治疗4周[(46.68±5.92)分比(56.15±5.09)分,P <0.01]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组SAS评分治疗1周[(56.60±5.60)分比(57.35±5.23)分,P <0.05],治疗2周[(44.93±5.92)分比(57.35±5.23)分,P <0.01],治疗4周[(39.03±7.21)分比(57.35±5.23)分,P <0.01]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且,治疗组SAS评分治疗2周[(44.93±5.92)分比(49.76±5.49)分,P <0.05],治疗4周[(39.03±7.21)分比(46.68±5.92)分,P <0.01]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4周,R波振幅、心室起搏阈值、心室阻抗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4周两组均无肝肾功能异常及心电图Q-T间期延长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入起搏器合并焦虑状态患者服用国产艾司西酞普兰在心理干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对起搏器参数无明显影响,且服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