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135篇
内科学   11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245篇
预防医学   12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04篇
  3篇
中国医学   98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一、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0岁,医生,广东东莞人,汉族。自1957年起反复出现转氨酶升高,1988年影像学检查疑诊“肝硬化”,1996年1月体检B超发现肝右叶近膈面有4cm×4cm结节,提示右叶肝癌。MRI示右肝前叶包膜下5.0cm×4.1cm×4.0cm肿块,包膜完整,内有出血点,考虑肝癌。CT诊断为肝硬化,右叶肝癌。既往无贫血、输血及铁剂治疗史,不吸烟饮酒。父母均为汉族,非近亲。1963年行肝穿刺活检,当时诊断为“肝炎”。1981年在美国MayoClinic体检时发现血清铁34.23μmol/…  相似文献   
932.
<正> 70年代生物瓣曾广泛应用于心脏外科,用以治疗需要进行瓣膜置换的患者,至80年代逐渐被机械瓣膜替代.由于其生物特性存在着退行性变,抗疲劳性差,易钙化等缺点.部分患者需要进行再次瓣膜置换.自1992年2月至6月共收治此类患者共1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组18例,男5例,女13例.年龄33~52岁,占同期瓣膜置换术1.5%,均为二尖瓣置换术后7~14年再次发病,平均9.6年.主要临床表现为劳累后心慌气短,进行性加重.查体心尖部收缩期杂音Ⅱ~Ⅳ级.8例伴舒张期杂音,2例伴主动脉区双期杂音,12例伴肝肿大及双下肢水肿.心功能Ⅱ级3例,Ⅲ级9例,Ⅳ级6例.心电图窦性心律4例,心房纤颤14例,2例伴Ⅱ°房室传导阻滞,1例伴Ⅲ°房室传  相似文献   
933.
目的客观评价兔耳大神经植入颈部带蒂皮瓣修复颊缺损感觉恢复效果。方法选用日本大耳白兔15只,体重2.0-2.5kg,雌雄不限分为实验组(神经植入组)、对照组(未植入神经组)、正常组(未作任何处理),每组各5只。在实验组与对照组兔左颊制备2.0cm×2.0cm圆形皮肤缺损,在颈部制备带蒂皮瓣4.5cm×2.5cm修复缺损,实验组植入耳大神经,对照组不植入,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6个月后用神经单纤维放电技术、HE染色及S-100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分析兔耳大神经植入皮瓣后神经纤维再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皮瓣放电神经纤维数(124.2±33.8条)及各类纤维比例与正常组(138.4±20.4条)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18.8±5.6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皮瓣中央区神经纤维放电率感受野分布与耳大神经植入的路径一致;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可见皮瓣中央区真皮下有大量再生神经纤维,接近正常组水平。对照组未见再生神经纤维。结论耳大神经植入皮瓣可再生神经纤维,感觉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934.
935.
隐匿性嗜铬细胞瘤麻醉处理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嗜铬细胞瘤病人于围手术期内分泌及循环的急剧变化 ,给麻醉处理带来较大困难 ,尤其是术前未发现而术中才明确诊断的病人 ,术前未经过充分的准备 ,麻醉的危险性更大 ,现将我院遇到的1例病人分析报告如下。患者 ,男 ,40岁 ,体质量75kg,因呃逆及腹部发现包块1d入院。BP15/10kPa,HR56min-1,术前无高血压或血压异常发作史。腹部CT示 ,腹膜后实质性占位 ,以来源于胰尾可能性大。ECG示 ,窦性心动过缓 ,阿托品试验为阳性 ,以腹部肿块待查 (胰腺癌 ?)的诊断拟行剖腹探查术。选择连续硬膜外加静吸复合全麻…  相似文献   
936.
目的 观察口腔癌颈部转移淋巴结包膜外扩散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包膜外扩散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术后病理证实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口腔癌患者74例,回顾淋巴结的病理切片,观察包膜外扩散的发生率,随访术后复发和生存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4例患者中,有32例(43.2%)发现有包膜外扩散,无包膜外扩散和有包膜外扩散两组患者的术后总体复发率分别为47.6%和75.0%,颈部复发率分别为9.5%和46.9%,术后2年生存率分别为67.7%和37.0%.结论 口腔癌颈部淋巴结的包膜外扩散发生率较高,包膜外扩散与术后复发尤其是颈部复发明显相关,并且显著影响生存率.  相似文献   
937.
α-干扰素治疗小儿烧伤后残余创面6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一般性资料烧伤526例,出现残余创面156例,占29.6%。用药组68例,其中男28例,女40例;最大的10岁,最小的6个月;未用药组88例。二、临床表现1.出现残余创面的时间:用药组平均22天,未用药组23天。2.残余创面的直径一般在2~3cm...  相似文献   
938.
林贵宪  曾仪 《天津医药》1999,27(7):430-431
房室管畸形是在胚胎发育期腹、背心内膜垫融合不全,原发孔房间隔发育停顿或吸收过多所致,部分病例尚有室间孔的持久存在以及二、三尖瓣裂隙,腱索附着异常。自1979年3月至1995年7月我院共施行各类房室管畸形纠治术90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1)对象90例中,男36例,女54例,年龄从23岁~54岁,男:女=1:1.5,14岁以下52例(5.8%)。(2)临床表现:易感冒、发热、并肺炎,活动后心悸,气短63例(70%),活动后紫绀19例(21.1%),有晕厥史3例;体征P2亢进分裂59例(65.6%),心尖部闻及Ⅱ/6收缩期杂音( BSM) 69例( 76. 7%)。( 3)心电图( ECG):心电轴左…  相似文献   
939.
目的 评价双歧杆菌(BF)对肠道内毒素(LPS)诱导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探讨BF抗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 采用鼠替代奶(RMS)人工喂养的新生SD大鼠模型,按析因设计随机分为4组,2组用添加了LPS的RMS喂养,其中1组RMS中补充了BF;另2组用不添加LPS的RMS喂养,其中1组RMS中补充了BF.每天观察新生大鼠生长情况.5 d后,取远端小肠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取肺、小肠和肝组织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热休克蛋白(HSP)70的表达水平.结果 (1)LPS处理的2组新生大鼠.出现腹泻、腹胀、活动减少等表现,其中补充BF组新生大鼠程度较轻.新生大鼠的体质量增长受到LPS干预的影响(P<0.05),LPS处理组新生大鼠体质量增长明显慢于未LPS处理组,补充BF对体质量增长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远端小肠组织学变化显示LPS破坏了小肠黏膜结构;添加BF的LPS处理组新生大鼠小肠黏膜损伤程度较轻.(3)在小肠、肝脏和肺组织中,HSP70表达水平受到LPS和BF的影响(P均<0.05),LPS和BF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 补充BF能减轻由LPS诱导的炎症对机体的损害,这种抗炎症作用可能与BF提高各脏器组织HSP70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40.
门诊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入研究和应用流程重组,为建设现代化和谐医院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