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38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我院1991~1999年争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385例进行临床回顾分析,观察发病情况、治疗及预后,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8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为心电图和心肌酶证实的患者,其中男252例,女133例,平均年龄61.2岁。1.2 治疗方法 住院患者入院后按心肌梗死常规治疗,卧床3~7d,口服阿司匹林、调血脂药、ACEI、β-受体阻断剂,皮下注射肝素,静脉滴注硝酸甘油3~7d和含镁极化液7d。1周内每天做心电图2次,符合溶栓治疗条件的病例使用尿激酶溶栓,出院前做超声心动图及…  相似文献   
72.
透明隔囊肿的神经内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有症状的透明隔囊肿的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德国产Storz外径4.0mm神经内镜经纵裂入路及经额角入路行囊肿-侧脑室造瘘术治疗有症状的透明隔囊肿12例,头痛、癫痫及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2例合并脑积水.结果12例术后症状均改善,其中以颅高压症为主要表现者6例中,4例症状完全消失,2例减轻,4例癫痫发作者未再发作.12例随访6个月~2年,平均18个月,复查CT或MRI囊肿缩小<50%7例,50%~90%3例,>90%2例.2例脑积水均消失.结论对透明隔囊肿应用神经内镜行囊肿-侧脑室造瘘术微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3.
张美荣  王颖  付锐 《职业与健康》2007,23(9):748-749
建筑设计与现代化大医院相匹配的营养科是今后若干年内的发展趋势。该文阐述现代医院营养科的第二药房——“病人食堂”的良好建筑设计布局的关注点,强调要用发展眼光,建筑设计出10年不落伍,且美观、现代、实用的营养科。为今后医院临床专业人员更好地开展临床营养治疗、科研、教学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4.
目的:通过正中和旁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的解剖学比较研究,为手术治疗小脑幕中和后切迹间隙的肿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取10例福尔马林固定的尸头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分别模拟正中和旁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进行逐步解剖,观察和比较不同手术入路所暴露的视野范围,描述重要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直接暴露了后切迹间隙,但由于小脑对视野的阻碍,限制了四叠体板下半部分的暴露;旁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视野范围集中在中切迹水平的脑干背外侧面区域,且可以观察到同侧的上、下丘。结论:1、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适用于后切迹间隙的第三脑室后壁,松果体区和四叠体上丘平面,而旁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适合于中切迹间隙的后方区域和同侧的四叠体板。2、开颅过程中对静脉窦的完全暴露和对静脉窦向上的牵拉有利于幕下小脑上入路的手术暴露。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对颈内动脉解剖的分布特点进行观察和测量分析,为海绵窦瘘显微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指导.方法 用12例福尔马林浸泡固定的尸头标本在显微镜下(共24侧)观察,红色乳胶灌注的双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尸头标本,对海绵窦段分支与及其相邻近组织结构进行解剖、观察及和测量.收集50例海绵窦瘘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并介入拴塞治疗.结果 海绵窦段在水平面上可观察到呈S形向前和向后形弯曲,脑膜垂体干、海绵窦下动脉及McConnell背囊动脉是海面窦段主要的3个分支.最常见的2个分支是脑膜垂体干和海绵窦下动脉.50例颈内海绵窦瘘患者均为外伤后,经介入栓塞治疗后痊愈出院,随访1年半未见复发.结论 颈内动脉解剖复杂,颈内海绵窦瘘多见于外伤.经颈内动脉入路治疗颅内动脉瘤及海绵窦瘘,是近年来一种比较热门,发展较快,疗效较好的显微尖端技术.它和常规手术相比明显优势在于手术创伤小,效果明显,疗效可靠,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6.
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诊治36例儿童银屑病,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6例患儿中男16例,女20例,男女比为0.8:1,年龄4~13岁,平均8.5岁.  相似文献   
77.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比较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CBM及万方数据库中有关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比较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自建库至2013年9月30日。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共92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开颅组:微创手术总有效率提高2.64倍[OR=2.64,95%CI=(1.724.05)],手术时间缩短1.5 h[MD=-1.50,95%CI=(-2.094.05)],手术时间缩短1.5 h[MD=-1.50,95%CI=(-2.09-0.91)]、并发症发生率降低99.3%[OR=0.07,95%CI=(0.04-0.91)]、并发症发生率降低99.3%[OR=0.07,95%CI=(0.040.12)]、昏迷患者术后清醒时间缩短2.45 d[MD=-2.45,95%CI=(-2.990.12)]、昏迷患者术后清醒时间缩短2.45 d[MD=-2.45,95%CI=(-2.99-1.90)]、术后住院时间缩短9.99d[MD=-9.99,95%CI=(-14.11-1.90)]、术后住院时间缩短9.99d[MD=-9.99,95%CI=(-14.11-5.87)]、降低住院费用1.26万元[MD=-1.26,95%CI=(-2.95-5.87)]、降低住院费用1.26万元[MD=-1.26,95%CI=(-2.950.43)]。结论:现有证据显示,在清除外伤性颅内血肿方面,微创手术显著优于开颅手术。  相似文献   
78.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方法在气管插管全麻及控制性低血压下手术,采用Yasargil翼点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5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动脉瘤颈夹闭或包裹术(其中8例应用内镜辅助)。结果本组48例行瘤颈夹闭术,4例行包裹术,术中动脉瘤破裂10例。术后45例治愈出院,4例有不同程度的偏瘫,3例死亡。结论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颅内动脉瘤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预见性采用控制性低血压及暂时阻断载瘤动脉是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重要应急措施;应用内镜辅助可更确切的夹闭动脉瘤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9.
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traumat-ic epidural hematomas of the posterior cra-nial fossa,TEDHPCF)占硬膜外血肿的2%~11% [1].儿童硬膜外血肿(EDH)大部分发生于幕上,而发生于后颅窝的EDH少见,但具有很高的死亡率,而EDH是儿童后颅窝血肿中最常见的类型[2].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对大鼠C6脑胶质瘤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腹腔注射全反式维甲酸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时相变化及免疫组化检测p27Kip1蛋白和GFAP蛋白的变化.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G1期细胞比例增加(P<0.05),S期细胞比例减少(P<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p27Kip1蛋白和GFAP蛋白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反式维甲酸可诱导大鼠C6脑胶质瘤分化,降低肿瘤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