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6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98篇
内科学   17篇
特种医学   168篇
外科学   386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导致肠道组织细胞凋亡发生的特征与规律,并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细胞凋亡发生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分成bFGF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治疗组及假手术组3组。利用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夹闭45分钟与再灌注48小时模型,病理学与末端脱氧核糖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刻标记技术(TUNEL)方法,定量评价缺血-再灌注导致大鼠肠道组织细胞凋亡与坏  相似文献   
892.
目的:观察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内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探讨这两种生长因子在缺血再灌注所致内脏损伤中作用,为临床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实验采用原位杂交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观察两种生长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实验发现,正常大鼠肝细胞和肝血窦中存在少量TGFβmRNA,而bFGFmRNA含量较高;在缺血45分钟时,TGFβ基因表达略有增加,而bFGF略减少;再灌注6小时后,TGFβmRNA表达显著增高,bFGF较正常对照大鼠也增加;再灌注24小时后,TGFβ和bFGF均恢复至正常。结论: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内源性TGFβ和bFGF的mRNA表达量随损伤时间不同而变化,这两种生长因子可能参与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内脏损伤后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893.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组织中基因表达变化规律.方法 分别提取正常口腔粘膜和RAU组织中的总RNA,分离mRNA,用RT-PCR技术检测bFGF基因在其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 在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bFGF的mRNA表达较弱,而在RAU中表达水平增加(P<0.05).结论 RAU中的bFGF基因表达水平增强,这可能与RAU病程中黏膜的修复愈合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9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人口老龄化以及疾病谱的改变.专家预测,到2020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是现在的2倍,而到2050年,65岁以上的人口构成比将达到20%,而目前这个数字大约在12%左右[1].创伤在65岁以上老年人的致死因素中排第5位[2].创伤患者的病死率约为12%,而65岁以上创伤患者的病死率大约为28%[3].目前,老年创伤性损伤患者不断增多,他们往往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加之老年患者各器官系统所固有的生理老化现象,使得其创伤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都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创伤患者.现将老年创伤患者的创伤特点、治疗与预防及组织器官的修复再生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95.
皮肤创面的愈合过程十分复杂,影响因素颇多,其中性激素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伴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来临,老年患者延迟创面愈合的发病人数亦目益增多。而老年男性患者急性皮肤损伤的愈合速度明显慢于同年龄的女性患者,且更容易转变为慢性溃疡的研究提示,内源性性激素对创面修复主要起重要作用,在组织修复中充当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896.
目的通过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向汗腺细胞(hSGCs)分化并检测经诱导后细胞的基因表达变化,探讨hMSCs的可塑性分化机制。方法分离纯化并体外扩增hMSCs,设立对照组(DM组)和向hSGCs诱导的SG组、EGF10组和EGF20组等四组不同培养基体系,观测细胞形态学变化和采用流式细胞仪、RT-PCR等方法检测融合细胞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特征。结果细胞在不同条件培养液中诱导培养均能存活;诱导培养2d后细胞数量开始扩增,细胞形态也由间充质干细胞的长梭状开始向hSGCs的扁平状转变,在SG组尤其明显;诱导培养1周后细胞数量扩增明显;与汗腺发生形成密切的基因EGF和EGFR出现高丰度表达,并且表达了仅hSGCs才有表达的CK7蛋白。结论 hMSCs在不同介质诱导培养下可在形态学和分子水平上呈现向hSGCs横向分化的潜能,hMSCs的可塑性现象丰富了皮肤创面修复和汗腺再生理论。  相似文献   
897.
目的 观察表皮干细胞(ESCs)及去分化来源的表皮干细胞(DESCs)对皮肤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及其异同.方法 由新鲜人包皮标本以贴壁法分离ESCs,随机分为3组,第1组作为原代ESCs:第2组传代培养至第6代时可见细胞成熟呈表皮细胞(ECs)形态,由原来的大克隆生长的小圆细胞形态变为较为肥大的不规则型细胞,无法形成克隆样增殖;其细胞表型也由β1整合素、CK19强阳性、CK10阴性变为β1整合素、CK19阴性,而CK10强阳性,予以100μg/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培养48 h进行去分化诱导,48 h后ECs周边开始出现小圆细胞并呈克隆样生长,β1整合素、CK19、CK10等细胞表型也趋于与ESCs一致,即DESCs;第3组传代培养至第6代获得ECs.3组细胞皆以D-Hanks液重悬调其终质量浓度为2×106个/ml.将12只裸鼠每只背部左右各制备1个直径6 mm创面,共24个创面.将全部创面随机等分为4组,每组6个,分别以ESCs、DESCs、Ecs及生理盐水(NS)各0.2 ml进行创面注射.于术后0、3、7 d测量创面面积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于术后7 d行创面取材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果 ESCs组与DESCs组在术后3 d时创面面积分别为(11.758±2.544)、(11.515±1.351)mm2,7 d时创面面积分别为(1.795±1.063)、(2.043±1.138)mm2,修复速度要明显快于ECs组与NS组[3 d时创面面积分别为(17.857±1.722)、(16.192±2.256)mm2,7 d时创面面积分别为(5.367±1.219)、(5.070±1.357)mm2,P<0.01];而ESCs与DESCs组之间创面修复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s组与NS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提示ESCs组与DESCs组的创面愈合质量优于ECs组与NS组,可见有皮肤附属腺的再生且纤维瘢痕组织较少.结论 ESCs与DESCs皆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相互之间无明显差异.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nhancing effect of epithelial stem cells (ESCs) and dedifferentiation derived epithelial stem cells (DESCs) in the healing of epidermal wound. Methods ESC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fresh circumcised foreskins by using adherence metho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cohorts: ESCs cohort, DESCs cohort and epithelial cells (ECs) cohort. The final cell density was adjusted to 2 × 106/ml with D-Hanks in each group. The model of BALB/C mice full-thickness skin loss wounds was established. Two circular 6 mm-diameter skin loss wounds were cut on every BALB/C mouse back. Twenty-four wounds of 12 BALB/C mice were divided equally and randomly into 4 groups:DESCs, ESCs, ECs and NS. The cell suspensions of DESCs, ESCs and ECs were injected respectively into the wound edges with the density of 2 × 106/ml. And the volme was 0. 2 ml per treatment wound. The same volume of normal saline was injected in NS group. On the postoperative day 0, 3, 7, all of the wound areas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statistically. On the postoperative 7 day, the sections were made and observed by using hematoxylin and eosin (HE) staining. Results The wound areas in DESCs group and ESCs group were ( 11. 758 ± 2. 544) and ( 11.515 ± 1.351 ) mm2 on the 3rd day postoperatively, and ( 1. 795 ±1. 063) and (2. 043 ± 1. 138) mm2 on the 7th day postoperatively, respectively. The wound areas in ECs group and NS group were ( 17. 857 ± 1. 722) and ( 16. 192 ±2. 256) mm2 on the 3rd day postoperatively,and ( 1. 795 ± 1. 063) and (2. 043 ± 1. 138) mm2 on the 7th day postoperatively, respectively.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wound area between ESCs or DESCs group and ECs, NS groups on the 3rd, 7th day postoperatively ( P < 0. 01 ), 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ESCs and ESCs groups ( P > 0. 05 ). HE staining showed the repairing quality of treatment wounds was superior to that in the control wounds, and regenerating glands and less fibrous connective tissues were seen in ESCs and EDSCs groups. Conclusion Both ESCs and DESCs could promote the wound repair.  相似文献   
898.
常晓彤  王振辉  付小兵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4):2022-2023,T002
目的 探讨内源性肝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L-fabp)在转录水平的表达与小肠干细胞增生分化的时空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和反转录聚合本科链反应(RT-PCR)等技术,分析检测胚胎期E14d,E17d,E19d和幼鼠期P1d,P2d,P7d,P28d大鼠小肠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L-fabp mRN水平及其定位分布。结果 胎鼠E19d,小肠细胞内L-fabp基因开始转录mRNA为(2.8&;#177;0.23)%。到幼鼠期P2d L-fabp mRNA水平达到最高峰为(6.31&;#177;0.24)%,与E19d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的意义(P&;lt;0.001,t=8.411)。幼鼠P1d、P7d、P14d、P28d期,L-fabp mRNA水平有所减少,分别为(4.2&;#177;0.25)%,(3.89&;#177;0.23)%,(3.3&;#177;0.26)%,(3.36&;#177;0.23)%。与E19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t=2.754,2.671,2.167,2.243);L-fabp mRNA原位杂交定位分析显示,E19d少量阳性细胞开始出现于绒毛顶部,阳性率约为1%,从P1d-P28d,L-fabp mRNA阳性细胞表达率不断升高,阳性率分别为12%,45%,65%,89%,并且分布范围从绒毛顶部向下逐渐扩大,而小肠隐窝底部细胞始终为阴性。与此相反,从P14d到P28d,PC-NA阳性细胞逐渐减少;到P28d,阳性细胞只局限于隙窝内细胞。结论 肠道干细胞发育分化过程中,内源性L-fabp基因mRNA水平的变化,可能与L-fabp参与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磷脂膜构建及脂肪酸吸收、β氧化功能有关,提示细胞内源性L-fabp转录水平的表达可作为肠道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磷脂膜构建及脂肪酸吸收、β氧化功能有关,提示细胞内源性L-fabp转录水平的表达可作为肠道干细胞分化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899.
目的 观察肝脏剪切波速度(LSWV)联合临床指标评估肝细胞癌(HCC)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93例HCC合并乙肝患者,行吲哚菁绿(ICG)排泄试验、常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及血清生化检查,记录其ICG 15 min滞留率(ICG R15)、LSWV、门静脉内径(Dpv)、HCC体积(V),以及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γ-GGT)、血清白蛋白(ALB)及凝血酶原时间(PT)。以ICG R15<10%为肝脏储备功能正常,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影响因素;以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构建预测ICG R15模型,并观察其预测效能。结果 LSWV、DPV、GPT和GOT为HCC合并乙肝患者肝脏储备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P均<0.05),其联合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准确率为72.40%。LSWV、GPT、ALB和PT为HCC合并乙肝患者ICG R15的影响因素(P均<0.05),以之构建的联合模型预测ICG R15的曲线下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