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其中"看病贵,看病难"成为最严重的问题,而公立医院公益性缺失是导致这个问题的重要原因,在公立医院公益性缺失成为社会热点的背景下,十七大和新医改都明确提出公立医院要回归公益性,本文通过对公立医院公益性内涵的界定和公立医院公益性表现形式的阐述,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相关内容来分析公益性缺失的原因,主要是从政府和公立医院两方面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来引导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  相似文献   
162.
目的 探讨小肠粘膜活检对嗜酸细胞性小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和小肠造影表现。结果 9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3.7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9例,腹泻5例,腹胀4例,恶心4例,呕吐4例,腹水2例。9例嗜酸细胞性小肠炎,1例病变同时累及食道,5例累及胃,5例累及十二指肠,3例累及结肠。结论 小肠粘膜活检病理检查对嗜酸粒细胞性小肠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3.
动脉粥样硬化(AS)是由脂质沉积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变部位易引起不稳定斑块脱落,导致血栓形成,最终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和中风等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参与调控多种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等过程,在AS主要发病机制与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中医药靶向TGF-β信号通路,调控AS内脂质沉积、内皮功能损伤及稳定斑块,为减轻AS患者症状及改善预后提供有效帮助。现将从TGF-β信号通路在AS中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靶向调节TGF-β信号通路防治AS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预防和延缓AS及其并发症提供更多的临床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64.
目的 分析国内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相关不良事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自建库至2022年9月12日已发表的有关PD-1/PD-L1抑制剂不良事件的中文文献。通过Note Express查重和筛选、VOS viewer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 自2019年,PD-1/PD-L1抑制剂相关不良事件的文献量大幅增长。《药物不良反应杂志》是发文最多的期刊(32篇);张力是发文最多的作者(8篇),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是发文最多的机构(44篇)。关注热点包括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癌症、联合疗法、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等。结论 PD-1/PD-L1抑制剂的研究愈发深入、应用更加广泛,但其复杂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理仍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5.
目的 分析11种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程序性死亡受体1 (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PD-L1)抑制剂临床使用情况。方法从某医院医院信息系统与电子病历系统数据库中提取使用11种PD-1/PD-L1抑制剂患者的相关信息,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等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11种PD-1/PD-L1抑制剂的病种分布、患者特征、药物来源、使用量等进行分析,同时对11种PD-1/PD-L1抑制剂超适应证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1种药物中医院有使用记录10种,其使用量逐年增高,2018年以来共使用2 769人次,其中卡瑞利珠单抗使用量最高,约占52.8%;国产药物占92.3%,进口药物占7.7%;患者自备药物占95.4%,采购药物占4.6%。不同医保类型、进口/国产药物使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种药物存在超适应证使用情况。结论 PD-1/PD-L1抑制剂使用逐年增多,医院使用主要以患者自备为主,国产药物使用量大于进口药物,多存在超适应证用药情况。因此,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此类药物安全监管,完善病历书写及系统信息,为临床上有效、安全使用肿瘤免疫...  相似文献   
166.
目的 探讨卡瑞利珠单抗注射液在真实世界中的用药特征。方法 调取解放军第960医院2018-01至2022-04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中使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患者的数据信息,对患者基本特征进行统计学描述,运用Apriori模型算法对卡瑞利珠单抗联用的药物,以及药理、功能进行分析,以明确卡瑞利珠单抗注射液临床联合用药的情况。结果 在306例使用卡瑞利珠单抗的患者中,年龄(64.69±9.62)岁,男女比例为3.31∶1。卡瑞利珠单抗使用例次逐年上升,其中前三位为肺恶性肿瘤(39.93%)、食管恶性肿瘤(28.58%)、胃恶性肿瘤(12.34%)。卡瑞利珠多与抗肿瘤药物+消化系统用药(支持度52.87%)联用,其中消化类药物以止吐催吐药为主。具体药物中,奈达铂+紫杉醇(提升度2.41)、地塞米松+盐酸昂丹司琼(提升度1.73)关联度较高。中成药则以抗恶性肿瘤剂、祛湿剂、补益剂为主。不合理用药84例(242例次,占21.96%),以胃癌、胰腺癌以及肠癌为主。结论 作为新型国产抗肿瘤免疫药物,卡瑞利珠单抗越来越受到医师与患者的关注,需要进一步注重其超适应证用药及不良反应采集与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