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8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3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sibility of rotating - hinge knee autograftprosthetic composite for treatment of giant cell tumors.Methods Seven patients with giant cell tumor adjacent to the knee joint, comprising 5 males and 2 females with a mean age of (30.5±9.57) years old,received knee joint replacement with rotating-hinge knee autograft-prosthesis composite since January 2006.Of these lesions, five located at the distal femur and 2 at the proximal tibia.Three patients were with primary tumor and 4 with recurrent tumor.Pathological fracture was complicated in 3 patients with Campanacci stage Ⅲ disease.During operation, extensive tumor resection was performed, and rotating-hinge knee autograftprosthetic composite was used for repair of tumor-related bone deficiency.Results During the follow-up for 12 to 36 months, no local relapse, metastasis, loosening or rupture of prosthesis were found in these 7 cases.The mean time for healing between autograft and host bone was (5±1.3) months.Active motion range of postoperative knee were 70°to 110°, with a mean of (901±4.82) ° Conclusion Rotating-hinge knee autograft-prosthetic composite is feasible for giant cell tumor that necessitates replacement of knee joint, and its long-term efficacy needs to be followed up.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帕米膦酸二钠对不同程度病情的累及股骨近端多发性纤维结构不良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累及股骨近端的多发性纤维结构不良者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8~61(平均24)岁。手术+术后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组11例,其中肿瘤刮除植骨内固定术8例,不刮除病灶单纯行内固定者3例;单纯应用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组13例。术后或第一次治疗后,每3个月按疗程应用帕米膦酸二钠,共2年。所有病例于治疗前及每次给予帕米膦酸二钠前检测骨代谢指标骨钙素和I型胶原C端肽,并行影像学检查。采用VAS评分系统评价治疗前后的疼痛变化,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评价髋关节功能。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本组24例共接受了205次帕米膦酸二钠治疗。所有病例均获24~55个月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治疗后第2年血清骨钙素水平(80.195±64.75)μg/L较治疗前(147.198±104.86)μg/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血清I型胶原C端肽水平(0.672±0.61)μg/L较治疗前(1.396±0.6)μg/L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手术+术后应用帕米膦酸二钠的11例中仅有1例出现病情恶化,再次骨折,其余10例内固定均牢靠,7例骨量增加,3例病情无变化。单纯应用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的13例仅有1例病情恶化,其余1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量增加、溶骨区减少、骨皮质增厚。所有病例治疗后疼痛逐渐减轻,末次随访VAS评分平均为优,手术+药物治疗组:末次随访VAS评分(1.33±1.1)明显小于治疗前VAS评分(7.25±1.7);单纯药物治疗组:末次随访VAS评分(1.17±1.5)小于治疗前VAS评分(5.83±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所有病例髋关节功能明显恢复,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为良,手术+药物治疗组:末次随访Harris评分(79.58±5.2)大于治疗前Harris评分(43.67±31.8);单纯药物治疗组:末次随访Harris评分(79.17±8.4)大于治疗前Harris评分(69.75±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除5例在首次静滴帕米膦酸二钠后次日发热外,24例均未见其它不良反应。结论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累及股骨近端多发性纤维结构不良疗效确切,能减少溶骨性破坏、预防骨折风险、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不良反应轻微、短暂。对无症状的PFD、MAS无须手术治疗,可直接应用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对病变范围局限、溶骨性破坏者须行刮除植骨内固定术,对于股骨近端病变范围大、骨强度不佳者可单纯内固定,二者术后均须应用帕米膦酸二钠治疗,以防止植骨吸收及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分析聚醚醚酮棒(PEEK棒)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对比分析分别采用PEEK棒内固定(P组,13例)及传统钛棒固定(T组,15例)后路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两组患者的资料,通过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以及末次随访时椎间融合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经过6个月以上的随访。P组术前JOA评分10.53±1.90,术后为24.1±1.93,手术前后JOA评分改善率为(73.7±9.33)%;T组术前JOA评分为9.33±1.95,术后为23.7±1.83,手术前后JOA评分改善率为(73.3±9.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1)。植骨融合情况:P组9例为1级,4例为2级;T组15例中5例为1级,7例为2级,3例为3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PEEK棒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坚强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相比,短期可取得相同的疗效。PEEK棒组的骨融合率要高于传统钛棒组。PEEK棒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长期临床效果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脊柱转移瘤行全脊椎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复发率及临床疗效。方法 :多中心回顾性收集2004年1月~2016年12月入院的共481例脊柱转移瘤患者。本研究纳入其中采用全脊椎切除术治疗的32例患者,整块切除14例,分块切除18例;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18~71岁,平均53.4±12.4岁。肿瘤原发灶:肺癌10例,乳腺癌3例,肾癌3例,前列腺癌2例,甲状腺癌2例,宫颈癌2例,胃肠道来源3例,神经系统来源(脑膜瘤、神经母细胞瘤)2例,肝癌1例,未知来源4例。随访并分析手术一般情况,术前、术后VAS评分和Frankel分级,以及术后并发症、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56.9±77.1min(130~40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160.0±1174.3ml(600~5000ml)。总体生存时间17.4±3.0个月(2~60个月),3个月生存率为96.8%,6个月生存率为73.3%,12个月生存率为44.8%。整块切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分块切除者(P0.05)。术后1个月VAS评分由术前6.0±1.3分降至0.9±1.0分(P0.05),疼痛缓解率达100%。25例伴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术后改善率为96%(24/25)。3例(9.4%)分别于术后4个月、6个月、12个月复发。6例(18.8%)术后1年内远处转移。9例(28.1%)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3例内固定失败,2例术后感染(伤口处),2例脑脊液漏,1例胸腔积液伴肺不张,1例吸入性肺炎,均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后好转。结论:全脊椎切除术能明显改善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神经功能并缓解患者疼痛,同时能有效控制肿瘤复发,但其仍是一种高风险、高难度、高手术并发症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5.
背景 椎间盘退变是一系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始动因素,既往研究多集中于腰椎间盘退变的流行病学及影像学研究方面,而关于严重腰腿痛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需手术干预的研究少见,其椎间盘退变分布规律并不明确,而责任间隙(手术节段)退变分布情况鲜有报道。目的 分析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患者椎间盘退变及责任间隙分布规律。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60医院行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和腰椎矢状位MRI检查并确诊为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03例,分析腰椎间盘退变及责任间隙分布特点〔包括腰椎失稳、Modic改变、高信号区域(HIZ)、许莫结节(SN)〕;椎间盘退变分级采用Pfirrmann分级标准,Ⅰ、Ⅱ级为正常椎间盘,Ⅲ、Ⅳ、Ⅴ级为退变椎间盘(其中Ⅳ级、Ⅴ级为严重退变);多间隙椎间盘退变采用自定义W分级标准,即两个及以上节段椎间盘退变程度。结果 503例患者共2 515个腰椎间盘,退变率为74.08%(1 863/2 515),严重退变率36.46%(917/2 515)。上腰椎椎间盘(L1~2、L2~3)退变率为56.96%(573/1 006),严重退变率为34.55%(198/573);下腰椎椎间盘(L3~4、L4~5、L5~S1)退变率为85.49%(1 290/1 509),严重退变率为55.74%(719/1 290)。下腰椎椎间盘退变率、严重退变率均高于上腰椎(P<0.05)。≥40岁女性腰椎间盘退变率高于男性(P<0.05)。<40岁男性腰椎失稳发生率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odic改变、HIZ、SN发生率两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女性腰椎失稳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而Modic改变、HIZ、SN发生率两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男性Modic改变、HIZ与女性腰椎失稳、HIZ、SN与<40岁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失稳、Modic改变、SN和HIZ腰椎退变节段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节段单间隙381例,两间隙102例,三间隙14例,四间隙4例,五间隙2例;责任间隙椎间盘退变率为99.01%(498/503),严重退变率为62.82%(316/503)。结论 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患者的椎间盘退变率较高,且女性较高,下腰椎椎间盘高于上腰椎椎间盘,女性腰椎失稳、Modic改变发生率均高于男性,SN发生率低于男性,40岁是男性Modic改变及HIZ发生的转折点,也是女性腰椎失稳、HIZ、SN发生的转折点。责任间隙椎间盘大部分发生退变,且严重退变率较高。  相似文献   
46.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唑来膦酸含量的两种骨水泥在体外的药物释放情况,为临床应用其治疗骨巨细胞瘤奠定体外药物释放动力学基础。方法将唑来膦酸分别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及磷酸钙骨水泥以0.2%、0.4%、0.6%的质量比混合制备复合唑来膦酸骨水泥的测试标本,并同时设立空白对照,所制两种不同骨水泥标本均分成a(空白对照)、b(含0.2%的唑来膦酸)、c(含0.4%的唑来膦酸)、d(含0.6%的唑来膦酸)4组,每组1个标本。将4组标本分别放于5m L生理盐水中,并最终置于智能溶出仪中持续浸提42天,于特定时间点取样待测,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浸提液中唑来膦酸的浓度,计算各时点的药物释放浓度和释放总量百分比,并绘制相应曲线。结果复合唑来膦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各实验组浸提液色谱图中未发现唑来膦酸吸收峰的出现,而复合唑来膦酸磷酸钙骨水泥的各实验组浸提液色谱图中均可见唑来膦酸吸收峰的出现且各实验组在第42天实验结束时的唑来膦酸累计溶出量百分比:b组d组c组。结论唑来膦酸不能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中释放,但可以从磷酸钙骨水泥中释放并最终可以以一稳定药物浓度缓慢、持久释放。  相似文献   
47.
恶性骨肿瘤保肢技术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80年代恶性骨肿瘤的外科治疗有了根本的转变,尤其是新辅助化疗的发展,使保肢治疗成为可能,先进的影像学诊断及外科技术的进步也提供了客观条件。特别重要的是, Enneking所提出的肌肉骨骼肿瘤外科分期系统的临床应用,为外科治疗选择手术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保肢已成为恶性骨肿瘤外科治疗的主要发展方向,截肢相对减少。尤其是近年来临床实践的不断增加,基础研究及生物工程学的密切合作,出现了在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和保留肢体功能的情况下的多种新的生物学及非生物学保肢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改进,为提高恶性骨肿瘤…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盆腔腹膜外软组织肿瘤恰当的手术入路及手术方法.方法 2007年4月至2011年1月收治14例盆腔腹膜外软组织肿瘤患者.男5例,女9例.平均年龄51岁(15~66岁).恶纤组3例、转移瘤2例、黏液炎性纤维母细胞肉瘤1例;硬纤维瘤3例、神经鞘瘤2例,畸胎瘤、表皮样囊肿、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各1例.6例肿瘤局限于坐骨大孔,采用后侧入路.2例肿瘤位于坐骨大孔处,但肿瘤较大者,采用前后联合入路.2例肿瘤位于耻骨后方,采用前方经耻骨下支入路,切除部分耻骨下支.4例肿瘤位于骶骨前方,采用后侧入路,切除部分骶骨.结果 6例恶性肿瘤均行边缘性切除,1例硬纤维瘤患者行分块切除,1例患者术中损伤阴道,行修补术,其余13例术中未损伤盆腔脏器.术后随访6-50个月,良性肿瘤患者中1例硬纤维瘤术后复发;恶性肿瘤患者中无瘤生存1例.结论 盆腔腹膜外软组织肿瘤可发生于盆腔腹膜外任何部位,肿瘤的切除可根据肿瘤生长的部位及大小决定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蛋白(Mta-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化疗后骨肉瘤组织中表达与化疗后骨肉瘤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 31例化疗后骨肉瘤组织中 MTA1与VEGF的表达。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化疗后骨肉瘤组织中 MTA1与VEGF表达与骨肉瘤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5),MTA1与VEGF联合检测对化疗后骨肉瘤患者预后更有指导意义。 结论VEGF与MTA1均为阴性预后较好;VEGF、MAT1均为阳性预后较差。联合检测MTA1与VEGF可以用于评估化疗后骨肉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0.
目的通过分析牛津3期活动平台人工单髁关节置换假体生存率,探讨其中长期临床疗效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原则和预防策略。 方法选择自2007年4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济南军区总医院骨病科应用人工单髁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共435例515膝,均系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病,其中男150例,女285例;年龄45~83岁,平均(61±8)岁。身体质量指数19~36 kg/m2,平均(24±3)kg/m2。记录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ROM)变化,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分)与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K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记录术后所有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评估患者的假体生存率,对术前及末次随访的ROM变化、KSS评分、OKS评分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435例515膝全部完成随访,平均(5.2±1.8)年。至末次随访时,KSS评分由术前平均(59±10),改善至术后平均(93±8)(t=-2.586,P<0.05);OKS评分由术前平均(24±8),提高至术后平均(43±5)(t =-2.056,P <0.05);膝关节术前平均(111±5)°,术后ROM平均(127±8)°(t =-2.334,P <0.05)。所有患者人工单髁关节假体总生存率为92.2%。515膝单髁关节中共有15例(2.9%)并发症发生,其中聚乙烯活动半月板衬垫脱位6例(1.2%);迟发性深部感染1例(0.2%),经规范抗感染治疗无效后行二期全膝关节翻修术,术后正常恢复;3例出现股骨髁侧假体松动(0.6%,含1例同时衬垫脱位病例),其中2例进行单髁关节翻修,1例予以全膝关节翻修;2例患者出现关节囊反复无菌性积液(0.4%),予以关节抽液并物理治疗后恢复;2例术后出现关节内游离体(0.4%),行关节镜手术取出后绞索症状消失;1例术后膝关节不明原因疼痛(0.2%),保守治疗后恢复;1例术中前交叉韧带止点部分撕脱(0.2%),术中予以韧带线缝合固定,术后铰链支具固定41周后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牛津3期活动平台人工单髁关节置换是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病的最佳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可靠,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正确的适应证选择及成熟的外科操作能够保证UKA获得良好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的治疗需仔细分析发生的原因和类型,给予适当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