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循环核酸p53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提取5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4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浆循环核酸,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p53基因5-8外显子,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方法检测其突变情况。结果检出原发性肝癌患者p53基因突变率为40.3%,显著高于对照组乙型肝炎的5%,二者存在显著差异(χ2=15.35,P〈0.05)。结论p53基因突变可能是肝细胞癌的病因之一,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方法可以作为肝癌诊断一种辅助手段,为基因治疗的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32.
背景: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侧前方减压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可通过同一切口实现。目的:观察后路钉棒系统置入内固定并侧前方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合并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采用后路钉棒系统置入内固定,侧前方减压植骨融合治疗1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病例。结果与结论:12例患者椎管均获得有效减压,均随访9个月以上。影像学显示植骨块融合良好,伤椎高度基本恢复,Cobb’s角由术前平均22°恢复到6°,Frankel分级恢复1级者6例,恢复2级者3例,无变化者3例。结果表明,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加侧前方减压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是集减压、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稳定一次完成的有效方法,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233.
早期康复加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脑血管病发病率增加 ,假性球麻痹的患病率也明显增加 ,目前 ,临床对此尚无良好的治疗方法。 2 0 0 0年以来 ,我们采用针刺配合早期康复方法治疗假性球麻痹患者 6 2例 ,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文 116例脑梗死假性球麻痹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6 2例 ,男 2 6例、女 36例 ,年龄 43~ 6 5岁、平均 5 2 .3岁。对照组 5 4例 ,男 30例、女 2 4例 ,年龄45~ 6 3岁、平均 5 4.1岁。两组临床资料有可比性。治疗方法 :1对照组 :采用针刺疗法 ,取穴以头部腧穴为主 ,体穴为辅。头部取哑门、水沟、廉泉、风池、风府…  相似文献   
234.
正神经可塑性作为贯穿于整个卒中后神经功能康复过程的基础[1],其发生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清楚,但康复过程存在多种调控神经发育基因的改变。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细胞中信息的表达受两种因素控制:一种是遗传调控,另一种是表观遗传调控。表观遗传学机制主要包括DNA甲基化/去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如microRNA),调控不同细胞类型的特异性基因表达及其转录程  相似文献   
235.
目的:观察软骨素酶ABC(ChABC)是否能降解化学去细胞神经(CEAN)中的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方法:取SD大鼠的坐骨神经,按化学法制备去细胞神经,ChABC浸泡16h,行HE染色、CSPG及基底膜素层粘连蛋白(LN)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去细胞神经的结构及成分变化。Wistar大鼠15只,切除左坐骨神经5mm,随机分为A、B、C 3组各5只,分别采用自体神经、CEAN、经ChABC处理的CEAN修复缺损,术后15d测量各组神经纤维生长情况。结果:ChABC处理去细胞神经后,CSPG免疫组化染色示CSPG表达显著降低;HE染色显示结构无明显变化;LN免疫组化染色无明显变化。术后2周A组神经再生距离长于B、C组(P<0.05),C组优于B组(P<0.05)。结论:ChABC可降低化学去细胞神经中的CSPG,有利于促进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236.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TGF-β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癌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TGF-β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主要分布于胞质和胞外基质中,在胞质中表达明显降低,而在基质中表达升高。结论 TGF-β1在细胞外基质高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有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7.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置入对椎间孔孔径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4月在我院行单节段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置入术的29例神经根型或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40~66岁(54.2±6.9岁);手术节段:C3/4 3例,C4/5 9例,C5/6 17例。将所有患者的术前、术后颈椎CT平扫数据导入Aquarius i Ntuition Viewer 4.4进行三维重建,确定测量层面,运用软件所带测量工具对手术节段、上位相邻节段和下位相邻节段双侧椎间孔孔径的相关指标进行测量,包括椎间孔上对角线、下对角线、高度和面积,对术前和术后手术节段、上位相邻节段及下位相邻节段双侧椎间孔的上对角线、下对角线、高度和面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术后同一节段双侧椎间孔的测量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合并统计。术前手术节段、上位相邻节段及下位相邻节段椎间孔的上对角线和下对角线分别为5.55±0.81mm、5.64±1.00mm、5.48±0.95mm和6.11±0.99mm、5.91±1.02mm、6.07±1.02mm,术后分别5.49±0.92mm、5.73±0.94mm、5.45±0.81mm和6.04±1.06mm、6.06±0.96mm、6.01±1.01mm,术前、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手术节段、上位相邻节段及下位相邻节段的椎间孔高度和面积分别为8.70±1.08mm、9.60±0.98mm、9.20±1.0mm和0.35±0.08cm~2、0.41±0.12cm~2、0.36±0.09cm~2;术后手术节段、上位相邻节段及下位相邻节段的椎间孔高度和面积分别是9.35±1.02mm、9.02±1.15mm、8.62±1.08mm和0.38±0.08cm~2、0.39±0.12cm~2、0.34±0.09cm~2。术后手术节段椎间孔高度和面积较术前均显著性增大(P0.05),上位相邻节段和下位相邻节段椎间孔的高度和面积较术前显著性减小(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置入可以增大手术节段椎间孔的高度和面积,减小上位相邻节段和下位相邻节段的椎间孔高度和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