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癌患者内脏脂肪组织代谢活性(Visceral adipose tissue, VAT)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以海南省肿瘤医院医学影像部2017年6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行18F-FDG PET/CT检查,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和淋巴结非转移组,在PET/CT图像上(L4和L5椎体水平之间)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的内脏组织VAT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 SUVmax)、皮下脂肪组织(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 SAT) SUVmax,脾脏SUVmax及骨髓(Bone marrow, BM)SUVmax。VAT代谢活性定义为V/S比值,即VAT SUVmax与SAT SUVmax的比值,分析VAT代谢活性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与淋巴结非转移组比较,淋巴结转移组的V/S比值、脾脏SUVmax、骨髓SUVmax明显升高,且与V/S值有显著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S比值与淋巴结转移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探索结直肠癌(CRC)PET/CT显像总病灶糖酵解(TLG)与其淋巴管密度(LVD)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36例病理证实的CRC患者(淋巴结转移组19例,无淋巴结转移组17例)的术前PET/CT资料,记录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TLG。以免疫组化分析肿瘤和正常黏膜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VEGF-C的表达,D2-40标记淋巴管,记数LVD,分析其与SUVmax及TLG的关系。结果 CRC组织VEGF-C和GLUT-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黏膜(P均<0.01)。淋巴结转移组的SUVmax、TLG、LVD和VEGF-C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SUVmaxt=3.602,P=0.001;TLG:t=3.421,P=0.002;LVD:t=3.051,P=0.004;VEGF-C:χ2=8.047,P=0.045)。SUVmax与TLG、TLG与LVD、TLG与GLUT-1的累积光密度(IOD)值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607、0.654、0.367,P均<0.05)。VEGF-C不同表达等级间TLG和LV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22、35.579,P均<0.001)。GLUT-1与VEGF-C的表达水平呈等级相关(r=0.302,P单侧=0.028)。结论 结直肠癌病灶的TLG与LVD和VEGF-C存在正相关,TLG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管生成状况。  相似文献   
113.
目的:通过探讨18F-FDG PET/CT多模态影像特征及代谢参数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状态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表达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筛选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获益人群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筛选肿瘤相关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检查、已取得明确病理结果、EGFR及PD-L1检查结果的NSCLC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分析PET/CT形态学特征和代谢参数在EGFR突变组与野生组之间及PD-L1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的差异,然后开展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以检验各变量与EGFR突变状态及PD-L1蛋白表达状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EGFR野生型患者MTV值(P=0.01)和TLG值(P=0.00)均显著高于突变型患者,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3)、吸烟史(P=...  相似文献   
114.
本文从其安装场地建筑要求,电源及配电电源室,水冷却系统,气体供应,温度和湿度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作为一个PET-CT中心要安装回旋加速器应具备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5.
<正>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较常见,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加,并有年轻化的趋势,而随着结核病的流行,使得两病并发病例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6.
于丽娟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370-37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整个过程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护理效果及经验。结果 102例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治疗及护理,痊愈后出院,6个月内随访未复发。结论将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相关护理经验应用于临床,对彻底清除病灶,提高治愈率及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探讨肺部肿瘤患者纵隔内良性淋巴结的PET/CT特征。方法 分析术前全身18F-FDG PET/CT检查发现肺内病灶、并接受根治性手术及系统淋巴结清扫术的73例患者,其中恶性肿瘤61例,良性病变12例,记录淋巴结短径、CT值、SUVmax等,对纵隔内淋巴结进行定性诊断,并与术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肺部良恶性病变患者纵隔内良性淋巴结的分布情况相似。PET/CT综合分析法对纵隔内良性淋巴结诊断的准确率较高(561/574,97.74%);13个淋巴结误诊为恶性,主要原因在于淋巴结肉芽肿性炎及肺癌伴发感染造成的淋巴结的反应性增生,后者SUVmax低于淋巴结肉芽肿性炎(P=0.27)。在SUVmax≥2.5的纵隔内良性淋巴结中,其短径(X1)与SUVmaxY)关系密切(P<0.05),回归方程为Y=0.354X1;1例中低分化鳞癌所造成的反应性增生淋巴结自肺门沿淋巴引流路径分布。结论 PET/CT综合分析法诊断对纵隔内良性淋巴结的准确率较高;对SUVmax≥2.5的纵隔内淋巴结,应主要根据淋巴结的短径加以判断,短径<1.0 cm为良性淋巴结;肺癌造成的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的分布与肺癌淋巴结转移路径相似。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于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18F-FDG PET/CT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性病变并有病理结果的34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3例,女21例,年龄21 ~ 73(53.00± 12.57)岁.选取20名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PET/CT中心进行健康体格检查而甲状腺未发现异常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9名,女11名,年龄40~55(45.00±4.72)岁.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别对甲状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组、良性病变和对照组及恶性病变和对照组的SUVmax进行分析,比较差异并对甲状腺结节长径行ROC曲线分析(AUC≥0.70为诊断准确性中~较高).甲状腺结节出现局限性异常放射性浓聚,而CT示病灶边界不清,内部密度不均,有点状、小圆形或弧形钙化,或同时颈部出现异常放射性浓聚的肿大淋巴结,远处器官出现可疑转移瘤者,PET/CT诊断为恶性.计算PET/CT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效能指标.结果 (1)病理结果为恶性肿瘤18例,良性病变16例.甲状腺良、恶性组和健康对照组SUVmax分别为7.59±8.69、5.75±4.48和1.38±0.57.甲状腺良、恶性组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207,P>0.05),但两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3.408和3.553,均P<0.01).(2)甲状腺良、恶性组SUVmax的ROC分析,AUC为0.557 (<0.70),诊断准确性较低.(3)18F-FDG PET/CT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72.2%(13/18)、75.0%(12/16)、76.5%(13/17)、70.6%(12/17)和73.5% (25/34).结论 甲状腺结节单纯依据放射性摄取情况判断良恶性价值有限,但结合同机CT上的病灶形态学特点,18F-FDG PET/CT可以初步推测其良恶性,为临床提供客观信息.  相似文献   
119.
灯盏花素对小鼠lewis肺癌放射治疗致机体损害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小鼠lewis肺癌放射治疗致机体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lewis肺癌细胞接种于C57BL/6小鼠皮下和肺,成瘤后采用灯盏花素联合放疗治疗小鼠,观察肿瘤大小、外周血象、骨髓细胞数、脾细胞中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活性、及小鼠存活时间。结果:与未治疗组比较,治疗组均有不同比例的肿瘤生长减慢,但仅单独放疗组骨髓细胞和外周血细胞数减少、脾细胞中CTL活性降低。实验结束时,灯盏花素联合放疗治疗小鼠存活时间最长,单独放疗组虽比未治疗组小鼠存活时间稍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单独放疗对荷瘤小鼠生命延长无实际意义,灯盏花素能保护放疗对机体的损害,与放疗有协同治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20.
灯盏花素对小鼠乳腺癌术后转移和复发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小鼠乳腺癌手术切除后转移和复发的影响。方法:将小鼠4 T1乳腺癌细胞植入雌性BALB/c小鼠乳房脂肪垫下。乳腺癌直径达10 mm时手术切除,次日治疗开始,包括灯盏花素治疗、阿霉素化疗及放射治疗。治疗效果通过小鼠术后转移和复发率、小鼠血清干扰素λ(IFN-λ)和白细胞介素2(IL-2)、及小鼠存活时间评价。结果:对照组、阿霉素化疗组、放射治疗和灯盏花素组乳腺癌复发率分别为50%、100%、100%和20%;肺内出现转移灶率分别为70%、100%、100%和20%。与对照组比较,阿霉素化疗组和放射治疗组小鼠有明显较低的血清IFN-λ和IL-2,而灯盏花素组小鼠血清IFN-λ和IL-2均升高。结论:乳腺癌手术切除后机体的免疫功能恢复对控制转移和复发十分重要。灯盏花素能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因此可以用于预防乳腺癌术后转移和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