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纤维胆道镜是治疗胆道残余结石的首选方法,然而对于大的嵌顿性结石在治疗上仍感困难[1]。笔者1992年4月至2000年2月用纤维胆道镜经T形管窦道取石192例,其中11例因残留结石嵌顿而常规取石失败,改用胆道器械、纤维胆道镜在X线屏幕监视下联合经窦道取石成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28~62岁,平均45岁。经B超、T形管造影、纤维胆道镜明确诊断。残石嵌顿部位:胆总管中下段7例、左肝管横部4例,残留结石直径8~15mm。1.2 材料 OLYMPUSCHP-20型纤维胆道镜及配套设备,日本东芝500MAX光机及监…  相似文献   
43.
硬性胆道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胆囊颈(管)嵌顿结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硬性胆道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胆囊颈(管)嵌顿结石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9月~2007年11月,硬性胆道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胆囊颈(管)嵌顿结石18例。喉罩全麻,迷尔腹腔镜直视右肋缘下小切口抓取胆囊,胆囊底部小切口,硬性胆道镜进行胆囊探查。镜末端套上胆囊黏膜保护箱,推开胆囊颈、管处黏膜,暴露并固定结石。用气压弹道碎石针经硬性胆道镜操作通道直抵结石,以单击或连击模式击碎结石,然后用取石钳、碎石吸取箱技术清除碎石。胆道镜下看到胆汁从胆囊管涌出或胆囊管造影证实胆囊管通畅,术中B超检查,确认无残余结石后,胆囊底部切口用3-0肠线连续双重锁边缝合。结果18例均手术成功,其中3例行胆囊造瘘术,术后6周拔除造瘘管,经窦道再次行胆道镜检查无残余结石。平均手术时间6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mL,术后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6h,术后第1天均可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4d。随访1~11个月,无特殊不适,无结石复发。结论硬性胆道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胆囊颈(管)嵌顿结石安全而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4.
摘要:目的:探讨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胆囊结石患者胆汁标本中的华支睾吸虫DNA。 方法:随机选取40例实施内镜取石保胆手术胆囊结石患者的胆汁标本,对胆汁沉渣分别进行显微镜检及实时定量PCR检测。同时收集患者的血清、粪便标本,分别进行免疫学检测及粪便镜检。 结果:建立的实时定量PCR法特异性良好,对华支睾吸虫DNA的最低检测限为0.1 pg/μL;40例胆囊胆汁标本中有21例镜检发现虫卵(阳性率为52.5%),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与镜检结果一致;免疫学检测抗体阳性20例(阳性率为50%),与前二者的符合率为82.5%(33/40);粪便镜检虫卵阳性9例(阳性率为22.5%),与其他3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2,P<0.01)。 结论: 建立的实时定量PCR技术可用于胆囊结石患者华支睾吸虫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45.
目的了解胆囊切除术与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手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不同术式的术后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6月11所医院对因胆石症行胆囊切除术与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患者进行了随访,对术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该次调查实际随访病例10449例,其中胆囊切除术6750例,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3699例。保胆取石手术的胆囊结石复发率9.76%,复发时间多为术后6~36个月;胆囊切除术组中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发生率11.50%,肝外胆管损伤发生率0.61%,胆汁漏发生率1.90%,术后肠梗阻发生率2.01%,肝外胆管结石发生率5.67%,结肠癌发生率0.84%,术后腹泻发生率12.19%,反流性胃炎发生率5.72%,反流性食道炎发生率3.84%,均明显高于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组(P<0.01)。结论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作为一种新的术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胆囊切除性手术导致的术后并发症处理起来复杂,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巨大影响,且患者产生的影响深远,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感染与胆囊结石分型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实验室检查华支睾吸虫感染阳性和阴性的各104例,分成感染组和对照组,回顾分析上述患者的胆囊结石的超声特征。通过B超将胆囊结石分型,根据胆囊结石的形态大小,回声结构和声影等多项参数,将胆囊结石分为:胆固醇型结石、胆色素型结石和混合型结石。结果感染组以中年男性较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胆囊结石以多发性为主,形态多不规则,直径不超过1 cm,结石内部回声可见,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组结石声影宽度<结石影,结石后方组织回声可见,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超声对胆囊结石分型,发现华支睾吸虫感染的胆囊结石患者主要以胆色素结石为主,而无发现华支睾吸虫感染的胆囊结石患者主要以胆固醇结石和混合型结石为主,与实验室显微镜检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硬质超声宫腔镜取胚术的可行性。方法:对2009年11月~2010年2月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35例由于宫内早孕(停经35~70 d的宫内早孕或稽留流产)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采用我院自主研发的硬质超声宫腔镜行取胚术,观察手术效果并随访。结果:35例患者均成功实施硬质超声宫腔镜取胚术,平均手术时间15 min,术中出血4 ml,无一例发生子宫穿孔、漏吸、术中出血、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术后感染、水中毒等并发症,平均术后阴道流血时间5 d,无一例发生术后感染及月经异常。结论:硬质超声宫腔镜取胚术对宫内早孕,特别是宫内早早孕(停经40 d内)终止妊娠,能早期安全有效地终止意外妊娠,具有减少并发症及副损伤等优势。  相似文献   
48.
《内经》指出:咳嗽与五脏六腑均相关,揭示了咳嗽虽是肺系病变而各脏腑病变可累及肺系而致咳嗽的道理,体现中医整体观念的特点。"聚于胃,关于肺"是对咳嗽病机的高度概括,说明咳嗽于肺胃两脏关系最为密切。上述理论运用于具体疾病的诊治时,必须结合临床实际,对疾病的特殊性、规律性进行深入的研究,辨证施治,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五味子调控TLR/NF-κB信号通路改善睡眠作用机制。方法 48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安定组、五味子组,每组12只,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建立大鼠失眠模型,灌胃给予五味子提取物,14天后,无菌条件下迅速摘取脾脏组织,进行脾脏病理组织形态学检查。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脾脏Toll样受体9(TLR9),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MyD88),白介素1受体激酶1(IRAK1),白介素1受体激酶4(IRAK4),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受体6 (TRAF6),核因子κB(NF-κB) mRNA水平。结果 五味子能够改善脾脏组织及形态结构,下调PCPA致失眠大鼠TLR9,MyD88,IRAK1,IRAK4,TRAF6,NF-κB mRNA水平(P<0.01)。结论 五味子能通过下调TLR/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影响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改善睡眠。  相似文献   
50.
目的 :通过观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外周血白介素-11(IL-1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含量的变化,探讨IL-11,TGF-β1含量变化与ITP发病之间的内在联系。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ITP模型小鼠外周血IL-11,TGF-β1含量变化。 结果: 模型组小鼠外周血IL-11,TGF-β1含量明显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调节巨核细胞的正性作用因子IL-11与负性作用因子TGF-β1参与了ITP的发病过程并发挥重要作用,紫癜颗粒通过调控外周血IL-11,TGF-β1的含量变化而达到有效治疗ITP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