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肾球旁细胞瘤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提高对肾球旁细胞瘤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水平。方法总结2例肾球旁细胞瘤患者临床诊治资料,结合文献讨论其发病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病理和预后。2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20岁和36岁。例1入院时血压180/110 mm Hg,实验室检查血浆肾素活性卧位3.2μg·L~(-1)·h~(-1),立位36.5μg·L~(-1)·h~(-1);血管紧张素Ⅱ卧位54.3 pg/ml,立位183.5 pg/ml;血醛固酮卧位193.5 pmol/L.立位489.4 pmol/L;血钾2.6 mmol/L。例2人院时血压210/120 mm Hg,肾素活性卧位4.3μg.L~(-1)·h~(-1),立位37.0μg·L~(-1)·h~(-1);血管紧张素Ⅱ卧位55.6pg/ml,立位200.4pg/ml;血醛固酮卧位162.4 pmol/L,立位506.3 pmol/L;血钾3.0mmol/L。2例CT示右肾下极肿瘤,直径分别为3.0cm和3.5cm。结果例1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例2因合并右肾动脉狭窄且右肾功能严重受损行腹腔镜下右肾切除术。手术时间分别为3.0 h和2.0h,术中出血少,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例1血压120/70 mm Hg,肾素活性卧位1.5μg·L~(-1)·h~(-1),立位12.8μg·L~(-1)·h~(-1);血管紧张素Ⅱ卧位30.6 pg/ml,立位97.5 pg/ml;血醛固酮卧位78.5 pmol/L,立位192.2 pmol/L;血钾4.2 mmol/L。例2血压125/75 mm Hg,肾素活性卧位1.6μg·L~(-1)·h~(-1),立位12.3μg·L~(-1)·h~(-1);血管紧张素Ⅱ卧位34.3 pg/ml,立位83.5 pg/ml;血醛固酮卧位62.6 pmol/L,立位292.5 pmol/L;血钾4.8 mmol/L。术后病理报告:肿瘤包膜完整,光镜下酷似血管外皮瘤,瘤细胞生长活跃,有轻度核异型性;免疫组化分析瘤细胞Vimentin和CD_(34)(+),MSA、EMA、Bcl-2、α-SmA、AG/AG3、34βEn、CD_(117)、CD_(31)、Iv胶原、Ki-G~-(<2%)均呈(一);电镜下瘤细胞核及胞质中的细胞器呈现合成活跃的表现,扩大的粗面内质网池和高尔基体囊泡中可见散在或群集的圆形分泌颗粒及菱形或梯形结晶样物。2例术后分别随访14个月和6个月,肾功能正常,B超和CT等影像学检查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肾球旁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产生肾素的肾小球球旁肿瘤,临床特征为严重的高血压和低血钾,实验室检查血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明显升高,血醛固酮高于正常1~10倍。确诊需依靠临床表现、光镜、免疫组化和电镜检查。  相似文献   
22.
膀胱癌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3.2%,是我国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男女均可患病,男女发病率的比例约为3∶1~4∶1[1-2].膀胱癌多见于>50岁的老年人,并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高.膀胱癌首次发现时约70% ~ 80%为非肌层浸润性,其预后相对较好,5年生存率达40% ~ 80% [2-3].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最常用的治疗方法[4].TURBT术中常出现闭孔神经反射,是导致术中膀胱穿孔、肠管损伤和盆腔血管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们应用电极翻转侧切法为34例膀胱侧壁肿瘤患者进行了TURBT术,均有效避免了剧烈的闭孔神经反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阴茎Paget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外科治疗的适宜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人民医院及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2008年至2012年外科治疗10例阴茎Paget病患者的治疗情况及随访资料。结果:所有10例患者都接受了局部扩大切除术,并用阴囊皮瓣或游离皮瓣对缺损处进行修补,手术顺利,术后阴囊皮瓣及游离皮瓣均存活,10例患者均无淋巴结转移。术前与术后1~2个月时的IIEF评分显示患者的勃起功能、性高潮及性生活满意度无显着性差异(P值分别为0.229、0.761和0.801)。结论:当阴茎皮损怀疑Paget病时,应尽早行活检,确诊后尽早行外科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阴囊皮瓣或游离皮瓣进行修补,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阴茎术后形态和功能,是一种理想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4.
目的:体外评价新型根尖倒充填材料iRoot BP plus和iRoot FS的生物学性能。方法: (1)将牙根预备成长3 mm、根管直径1 mm的试样,分别于根管内填充iRoot BP plus、iRoot FS和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 MTA)。将制备好的试样置于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中,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暴露的材料表面矿物沉积情况,并通过X射线能谱对其表面形成的晶体进行元素分析,测定SBF的pH值随时间的变化。(2)将iRoot BP plus、iRoot FS和MTA制备成直径8 mm、高度2 mm的圆柱,制备DMEM浸提液,通过MTT实验观察材料对MG63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染色分析材料对ALP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在SBF中浸泡24 h时,iRoot BP plus、iRoot FS和MTA表面均已有矿物沉积,14 d后有大量矿物沉积,钙 ∶磷比值分别为1.43、1.39和1.51;(2)iRoot BP plus、iRoot FS和MTA均可使SBF的pH升高,3周时分别为8.09±0.07、7.91±0.06和8.11±0.06;(3)以体积比为1∶5和1∶10稀释的iRoot BP plus、iRoot FS和MTA浸提液对MG63细胞的增殖无明显促进或抑制作用;(4)iRoot BP plus、iRoot FS和MTA组对MG63细胞ALP基因的表达均具有促进作用,ALP染色各组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iRoot在模拟体液中可诱导矿物质沉积,促进MG63细胞的分化和矿化,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促成骨作用。  相似文献   
25.
樊君  乔迪  陈广 《中成药》2021,(3):630-635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心肌细胞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培养心肌细胞H9c2,以1μg/mL的LPS诱导心肌细胞建立炎症反应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LPS诱导组、LPS+低剂量大黄素组(5μmol/L)、LPS+中剂量大黄素组(10μmol/L)和LPS+高剂量大黄素组(20μmol/L)。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相对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P65、NF?κB抑制蛋白(IκB?α)表达。在LPS+低剂量大黄素组中添加NF?κB激动剂佛波酯(PMA),观察其对心肌细胞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诱导组心肌细胞相对存活率降低,TNF?α、IL?1β和IL?6水平增多,凋亡率升高,NF?κB P65表达上调,IκB?α表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剂量大黄素均可逆转LPS诱导心肌细胞以上指标,且三剂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MA能够逆转大黄素的作用。结论大黄素能够抑制LPS诱导的心肌细胞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该作用机制与大黄素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人类精子表面一种附睾蛋白激酶抑制剂Epp in和精囊凝固蛋白Sem enogelin(Sg)的相互关系。方法:①用抗Epp in的抗体与精子和精浆中Epp in蛋白进行免疫沉淀反应;②免疫荧光法在精浆和精子表面共同显色定位;③重组Epp in(rEpp in)和重组精囊凝固蛋白Sg(rSg)共同孵育,用抗Epp in抗体或抗Sg抗体进行免疫共沉淀;④W estern印迹检测rEpp in和rSg相互作用;⑤放射性125I-rSg与rEpp in结合达饱和后,用未标记的rSg竞争性结合分析;⑥放射性125I-rSg直接与印迹膜上的rEpp in行放射性自显影。结果:人精子表面蛋白Epp in与精囊蛋白Sg发生特异性结合,Sg分子结构中的半胱氨酸残基Cys-239是唯一的结合位点,Cys-239的还原及羧甲基化将阻碍125I-rEpp in与rSg的结合。结论:Epp in与Sg的结合是靠分子结构中二硫化键的参与。在人类射精后的精子表面,精囊蛋白Sg结合在精子表面的Epp in上。  相似文献   
27.
先天性精囊缺如(CASV)是一种无法重建的先天性畸形,也是男性不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精囊解剖位置隐蔽,CASV又无特异性表现,故本病的诊断准确率不高。2003年11月至2004年4月我们诊治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目的比较5种不同前列腺穿刺活检方式的前列腺癌检出率和并发症情况。方法收集2001年至2012年间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住院病例239例,分别采用经会阴6点、手指引导6点、经直肠超声引导6点、5区13针(13点)和6+4(10点)5种不同穿刺活检方式分组。比较5种前列腺穿刺活检方式的阳性率及并发症情况;同时对比按年龄、直肠指检(DRE)结果、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直肠超声(TRUS)情况分组后的相关结果。结果 5种不同穿刺方式组的前列腺癌检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530,P>0.05);5组血尿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47,P<0.05),其中5区13针组的血尿阳性率分别高于6+4组和超声6点组(P<0.005),手指6点组血尿阳性率高于6+4组(P=0.005)。按不同年龄和PSA水平分组后,PSA>20μg/L组的前列腺癌检出阳性率高于<10μg/L和10~20μg/L组(P<0.012 5);>80岁组的前列腺癌检出阳性率也高于<70岁组(P<0.025);同时DRE阳性和TRUS可疑组的前列腺癌检出阳性率也均高于阴性组(均P<0.05)。而各分层分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对国内临床就诊人群,初次穿刺活检者采用10点的前列腺扩充穿刺即可,部分临床局部进展或前列腺体积较小者,采用6点穿刺足够诊断需要。对未细分穿刺人群简单的统一采用12点以上的穿刺方式不应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阴茎Paget病对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自2008年至今手术治疗10例阴茎Paget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均行局部扩大切除术及自身皮瓣修补术?术前3例无性生活,7例在术后2个月左右恢复性生活?总体患者术后3及6个月时的性生活质量比术前明显好转?结论:手术是治疗阴茎Paget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并且这种改善效果在术后3个月时最明显?  相似文献   
30.
正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一种异态睡眠的形式,主要特征是在快动眼睡眠(rapid eye movement,REM)期间,出现骨骼肌迟缓现象消失(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without atonia,RWA)及梦境演绎行为(dream enactment behavior,DEB)。其中RWA,又称为骨骼肌失弛缓,是一种由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发现的异常电生理表现,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