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探讨后前路手术治疗儿童胸腰椎结核的效果,并观察病椎间或超病椎间固定时相邻节段(未施行融合术)自发融合的发生情况。方法:2000年4月~2011年5月采用后前路手术方式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儿童胸腰椎结核患者23例,其中男11例,女12例,平均年龄11.2±0.6岁(7~14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椎体破坏及后凸畸形;21例有脓肿形成;8例合并神经功能障碍(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5例)。手术方法为后路病椎间或超病椎间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病椎间后外侧植骨融合,前路彻底病灶清除、减压、病椎间髂骨支撑植骨融合。病椎间固定(病变未累及椎弓根者)17例,超病椎间固定6例,术后均行超短程化疗。对患者后凸角、血沉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植骨融合情况、Frankel分级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68.43±23.40个月(36~120个月)。所有患者的血沉及C-反应蛋白在术后6个月均恢复正常。前中柱植骨愈合时间平均4.26±0.81个月。病椎间固定者,后凸畸形矫正率(72±5)%,末次随访丢失1.29°±0.85°;病变共累及28个节段,固定融合28个节段,末次随访共30个节段的小关节融合,自发性融合2个节段。超病椎间固定者,后凸畸形矫正率(77±6)%,末次随访丢失1.00°±1.10°;病变共累及10个节段,固定22个节段,手术融合10个节段,末次随访共25个节段的小关节融合,自发性融合15个节段。8例神经功能障碍者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均达到E级。结论:后前路手术治疗儿童胸腰椎结核疗效优良,病变未累及椎弓根者采用病椎间固定可以减少未施行融合的相邻节段自发融合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的特点以及软骨结节切除术与改良全脊髓减压术的疗效。方法1978年5月至2005年5月,手术治疗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3~70岁,平均47.8岁。X线片可见损伤终板后上或后下缘的骨赘、游离骨块、缺损;CT轴位片可见突向椎管的环形或块状骨化影,其内为低密度区;MRI可见脊髓受压,但无法分辨骨性终板与软骨终板。前20年的6例分别采用传统全椎板减压术、侧前方减压术、整块半关节突全椎板减压术治疗各2例;后6年采用软骨结节切除术治疗21例、改良全脊髓减压术治疗5例。结果32例中31例发生于胸腰段、1例位于T8。共发生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37处,椎体上终板30处、下终板7处;单一椎体终板发病者27例、相邻椎体上下终板同时发病者4例、跳跃性两处发病者1例。32例中合并胸椎黄韧带骨化者16例,7例与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发生于同一椎间、9例发生于与软骨结节上下相邻及其以远椎间。黄韧带骨化按CT分型,棘状型与结节型11例、板块型与隆突型5例。随访26例,随访时间1~27年,平均3.8年。按Otanni分级方法,优22例(84.6%)、良3例(11.5%)、可1例(3.9%)。结论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多发于胸腰段椎体的上终板,且常常合并胸椎黄韧带骨化;软骨结节切除术与改良全脊髓减压术是治疗该病的安全、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43.
目的:应用单、双枚方柱型椎间融合器(Cage)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探讨椎弓根螺钉系统联合一枚方柱形Cage在PLIF手术治疗ISS的可行性。方法:48例ISS患者施行PLIF手术,均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复位与内固定,实施单枚Cage椎体间植骨28例,双枚Cage椎体间植骨20例。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患者症状改善率评价治疗效果,判断植骨融合时间及融合率。结果:单枚Cage植入组较双枚Cage植入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治疗费用低,两组症状改善率无统计学意义,融合率二组病例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融合率均为100%。结论:单枚方柱型Cage行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行PLIF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花费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术中椎管造影在后路内固定治疗急性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20例急性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均行开放后路内固定,手术时先行内固定复位,然后经切口行椎管造影,通过C臂X线光机透视下了解骨折块复位椎管通畅情况。对骨折不能完全复位,椎管不通畅者行椎板切开、探查减压。结果 20例患者中有15例椎管通畅,骨折块得以回纳,未行椎板切开减压;5例显示不通畅而行椎板切开减压。所有患者均有半年以上的随访,神经功能均有所恢复。结论后路治疗急性胸腰段骨折,术中椎管造影具有指导意义且容易实施,简单、直观、费用低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骨桥形成的特点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椎体骨桥形成的特点及其意义。方法 分析手术治疗的 5 0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中骨桥形成 2 8例 (占 5 4 % )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①骨桥与黄韧带骨化位置的关系 :骨桥与骨化黄韧带紧邻者 15例 ;其中 ,4例在某些节段可见黄韧带骨化与骨桥发生于同一间隙 ,间隔一个椎间隙的 10例、间隔 2个椎间隙的 1例、间隔 3个椎间隙的 2例。②骨桥形成的节段 :形成于一个椎间隙的 14例、2个椎间隙的 7例、3个椎间隙的 5例、5个和 7个椎间隙的各 1例。③骨桥形成的特点是在椎间形成高密度的连续骨化影。这种表现主要发生在与黄韧带骨化节段相邻的部位。结论 骨桥形成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中出现是退变的一种表现形式 ;进一步说明胸椎黄韧带骨化是脊柱退变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观察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的 2 5例胫骨骨折的分类、手术方法、术后结果进行初步疗效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随访骨折均全愈 ,膝关节及踝关节活动均正常。结论 带锁髓内钉是治疗各种类型胫骨骨科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AF钉在治疗胸腰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切开复位,AF钉内固定, 赐教地椎管探查减压对36例患者行手术治疗。结果 对36例病人术后随访,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不全性截瘫患者术后恢复较好完全性截瘫患者术后恢复较差。结论 AF钉治疗胸腰椎骨折,椎体复位较满意,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  相似文献   
48.
灌注疗法是治疗骨髓炎常用的方法之一,我院创伤骨科自1994~1998年应用此种方法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及四肢骨折内固定后感染96例,经术后随访,效果满意。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6例患者中,男性76例,女性20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6岁,...  相似文献   
49.
同期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胸腰段脊柱三柱骨折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最佳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通过对86例胸腰段脊柱三柱骨折并脊髓不全损伤的患者采用同期前后联合入路,后路椎弓根系统短节段内固定。脊髓前方后方均有压迫,且前方骨折块突入椎管超过50%者,可行后路减压固定,再行前路胸膜外、腹膜外伤椎次全切除减压、取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钉杆或钉板系统内固定。结果:86例胸腰段三柱骨折的病人治疗前Frankel分级B级8例、C级42例、D级36例,治疗后8例B级3例恢复至C级,2例恢复至D级,3例恢复至E级,C级的42例,2例恢复至D级,40例恢复至E级,36例D级全部恢复到E级。所有患者术后拔除引流管后,若病情充许,均佩戴胸腰段支具下地活动。结论:胸腰段脊柱三柱骨折患者,脊髓前方压迫骨折块突入椎管大于或等于50%、不全截瘫或合并脱位患者,均可采用前后联合入路.短节段前后固定、减压、植骨(或用钛网)手术治疗,术后疗效较好,患者可以早期下地活动,避免了许多术后并发症,但手术操作复杂、危险性较高,且治疗费用偏高。  相似文献   
50.
目的胸腰段脊柱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多见,目前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本文通过对12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病人的手术效果临床总结,探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对12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病人采用前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入路,固定、减压、植骨融合。按Frankel分级进行6周至2年的术后随访(平均8个月)。结果12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病人,术后脊髓损伤有不同程度的恢复,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对胸腰段脊柱骨折病人.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合理地使用内植物,后路和椎弓根固定系统不能治疗所有的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病人,前路手术虽然减压彻底,植骨融合效果很好,但固定效果并不比后路效果好;对胸腰段三柱骨折的不完全截瘫病人,而且骨折块突入椎管超过50%,最佳的手术方案为前后路联合入路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