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我科近半年来采用BD针(套管针)行肌间沟径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镇痛45例,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5例中,男36例,女9例;年龄17~68岁。其中急诊手术31例,择期手术14例。病情分类:手外伤24例(包括手指、手掌骨折、肌腱、神经、血管等损伤),骨科手术18例(包括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取内固定物),上肢瘢痕挛缩及神经探查松解吻合术3例。1·2麻醉方法术前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0·1 g、阿托品0·5 mg。取长3·5 cm的22号BD针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有异感或突破筋膜后拔除针芯,固定套管针,回抽无血液、脑脊液…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氯胺酮雾化吸入对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兔模型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8只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主呼吸组(C组)、呼吸机损伤模型组(V组)、0.9%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组(NS组)和不同浓度氯胺酮处理组(分别为K1组、K2组和K3组),每组8只。除C组外,其他组均给予大潮气量通气(VT=40ml/kg)4h,K1、K2、K3、NS组在给予大潮气量通气同时间断雾化吸入容量为4ml/(kg·h)、浓度为12.5、25、50mg/ml的氯胺酮或等量0.9%氯化钠溶液(持续10min)。连续监测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及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变化,每间隔1h测定动脉氧分压(PaO2),计算PaO2/FiO2。持续通气4h后测定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 A)水平。结果 C组MAP及HR均较为稳定,V组、K组、NS组内随着通气时间的延长,MAP及HR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V组、NS组较K组下降更为显著,K组中K3组下降相对较少。C组通气过程中Ppeak、Pplat相对稳定,V组、K组、NS组在通气过程中Ppeak、Pplat均呈上升趋势,其中V组、NS组升高最为显著,与V组同一时点相比,K3组Ppeak、Pplat显著降低(P<0.05)。C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PaO2/FiO2无明显变化,其他各组PaO2/FiO2在呼吸机通气1h后均有所升高,通气2h后开始逐渐下降,通气4h时V组和NS组下降最为明显,K组下降程度比V组和NS组趋缓。通气4h时K1、K2组的PaO2/FiO2高于V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K3组显著高于V、NS、K1、K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组比较,V组和NS组肺组织中SOD活性和SP- A水平降低,MPO活性升高(P<0.05)。与V组比较,K3组肺组织中SOD活性和SP- A浓度升高,MPO活性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浓度氯胺酮雾化吸入对机械通气所致兔肺损伤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与氯胺酮雾化吸入减少肺表面物质的破坏、改善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3.
丙泊酚与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应用于人工流产术124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2003年9月~12月,将丙泊酚与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的方法应用于妇科门诊的人工流产术,共实施124例,取得的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观察相同低剂量(100 mg)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9月行上肢手术的患者90例,分为A、B、C组,每组30例.A组予0.375%罗哌卡因30 ml,B组予0.5%罗哌卡因22.5 ml,C组予0.75%罗哌卡因15 ml.观察3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C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均短于A组,阻滞节段总数少于A组(P<0.05);C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均短于A、B组(P<0.05);3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小剂量罗哌卡因于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较好,但容量增加可能致并发症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制一种主要用于平战时的气道处理急救车,该车也可用于麻醉科或急诊科日常对各种气道处理工具的维护管理。方法采用不锈钢等材质制成一正面为7层抽屉、背面为3个柜子的推车,将各抽屉及柜子分隔,配备各种气道处理工具及药品。结果使用该车可有效地处理气道问题,提高伤病员救治成功率。结论该车内物品及布局符合现代医学气道处理程序,转运便捷,适用于平时突发事件及战场的急救。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与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择期行上肢骨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罗哌卡因150 mg分别配成20 ml(0.75%,A组)、30 ml(0.5%,B组)和40 ml(0.375%,C组),神经刺激仪定位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感觉、运动阻滞情况;高效液相法测定注药后10、15、20、30、60、90、120 min静脉血罗哌卡因浓度。结果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为A组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在老年人创伤后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方法我科2008年1月~2009年2月对456例60岁以上老年创伤患者实施麻醉,其中全身麻醉147例,全身麻醉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48例,连续硬膜外麻醉18例,单侧腰麻156例,颈、臂丛神经阻滞87例。结果术中无死亡,有6例颅脑创伤患者因合并脑干伤或胸腹部脏器伤于术后3~7d死于心肺功能衰竭,8例胸腹腔脏器损伤患者术后2~7d死于感染或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对老年创伤患者实施麻醉,应在充分术前准备的基础上,合理选择麻醉方法,正确处理麻醉操作,加强术中及术后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妥善处理,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58.
外伤性颈椎骨折脱位多伴脊髓压迫、颈椎活动受限,全麻下常规直接喉镜气管插管时,显露声门也较为困难,此外,极度头后仰位可能加重颈髓损伤.视可尼可视喉镜是一种高清晰的纤维光导可塑性内窥镜,为新型气管插管工具.我科于2008年9月~2009年2月对42例颈椎手术患者应用视可尼可视喉镜进行麻醉气管插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9.
1病例资料女,62岁。因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疼痛3年,诊断为胆囊炎、胆囊息肉入院。病人9年前行甲状腺手术,术后不规则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查体:体温36.8℃,血压150/60mmHg。一般情况良好,心肺听诊未见异常,除颈前可见一长4cm的手术瘢痕,余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60.
目的:评价布托啡诺用于全麻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经全麻手术的、ASA分级为Ⅰ或Ⅱ级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n=45)和吗啡组(n=45)2组,术毕前30min给予负荷量,布托啡诺组予布托啡诺0.01mg/kg,吗啡组予吗啡0.05 mg/kg,在麻醉清醒后静脉接韩国产奥美2300型微量持续电子镇痛泵,给药模式均为负荷剂量 持续剂量2mL/h 单次剂量2.5 mL(锁定时间15min).其中布托啡诺组术后镇痛泵配方为布托啡诺0.2 mg/kg 甲氧氯普胺15mg,吗啡组为吗啡1mg/kg 甲氧氯普胺15mg.对2组镇痛效果(VAS评分、BCS评分、Ramsay评分)和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2组镇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布托啡诺组术后24h平均动脉压及呼吸频率与吗啡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吗啡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用于全麻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吗啡,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