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7篇
  免费   539篇
  国内免费   338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197篇
妇产科学   61篇
基础医学   286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1054篇
内科学   684篇
皮肤病学   117篇
神经病学   216篇
特种医学   222篇
外科学   626篇
综合类   910篇
预防医学   957篇
眼科学   74篇
药学   536篇
  33篇
中国医学   324篇
肿瘤学   228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78篇
  2022年   500篇
  2021年   440篇
  2020年   441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285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294篇
  2000年   289篇
  1999年   403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第四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专业研讨会精彩议题 1.中药、天然药物的国际化: 入关在即,为把握中药进入欧美市场的有利条件,了解和比较FDA、欧盟药物局、日韩等国对中药、天然药物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探讨我国中药的开发重点和进入欧美市场的相关对策,推动中药真正走向世界。 2.医药产业创业投资与创业板上市: 探讨医药企业改制上市的思路与技巧、寻求企业中长期发展方向,并为医药企业、投资者和科研院所架设沟通的桥梁,指导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创业发展之路。 3.中药的临床研究与CRO的作用: 分析比较国外GCP实施情况和我国中药临床开发现状,探讨中药的发展趋势,推动中药GCP的实施和提高。同时借鉴国外CRO在临床开发中的操作方式和重要作用,探讨CRO如何在我国中医药企业的临床开发中发挥作用。 4.中药活性成分与指纹图谱技术 中药活性成分是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阐明其活性成分对于了解中药的作用机理以及实现中药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指纹图谱技术是中药标准化的关键技术,与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密切相关。会议着重探讨中药活性成分与指纹图谱技术研究的新方法、新途径与新思路,为实现中药活性成分明确,作用机理清晰,质量可控奠定理论和方法学基础。 5.中医药学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中医药具有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是一种有效而独特的治疗手段。由于科学的发展和认识的局限性,传统中医药理论已经不适应现代科学的标准而较难为人们广泛接受。如何将传统中医药现代化是中医药发展的关键问题。人类基因组计划不仅为中医药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手段,如基因大规模序列分析、基因文库、生物芯片、蛋白质组学等。随着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深入,相信揭开中医“证候”,中药“多靶点”作用机理等将成为可能。6. 21世纪中药工程与工程技术: 实现中药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中药工程与工程技术现代化。由于中药工程与工程技术落后,使中药的活性成分得不到有效的提取、纯化,也不能制成现代制剂,严重影响了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和中药进入国际市场。会议旨在对我国中药工程和工程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对新技术的应用前景和21世纪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7.现代复方中药研究的创新思维: 复方中药是目前临床应用及新药开发研究的主流药物。现代复方中药的研究涉及质量控制、药效评价、再优化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问题深入探讨和研究,对于提高复方中药的疗效水平,创新复方中药,提升产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会议就目前在复方中药研究中所遇到的关键科学问题、解决的切入点、可运用的技术手段与方法等进行交流,为复方中药的研究提供新的启迪。 8.海洋药物——二十一世纪药物研究新热点: 海洋是生命之源,开发海洋已成为世界技术革命重要的领域。由于海洋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和生物链之间的密切相关性,海洋生物具有化学结构奇特、新颖的特性,并存在高活性、高药效的先导化合物,可为新药的研究开发提供大量的模式结构和前体药物。本次讨论会旨在分析探讨海洋药物的开发途径和发展方向,以促进相关学科的合作,提高国内海洋生物的研究开发水平。 9.西部濒危药用植物的保护与开发 中药材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是关系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大问题。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其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状况更为严峻。如何利用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对濒危、贵重及大宗药材进行培养和栽培研究,探讨保护与开发相协调的发展之路,以确保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源自“2001中药与天然药物*中国”国际研讨会  相似文献   
82.
83.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指导大纲(建议稿)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20 0 1年 1 0月 1 6日通过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是 2 1世纪生物医学科学领域的一大热门课题。由于这项研究涉及人体胚胎的使用 ,因而引发了激烈的伦理之争 ,反对者认为胚胎是人类生命的雏形 ,理应受到尊重而不该肆意破坏 ,但大多数科学家支持胚胎干细胞研究 ,认为胚胎干细胞研究可为治愈那些至今仍属不治之症的疾病提供美好前景从而造福人类。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研究部的伦理委员会 ,认真讨论了胚胎干细胞研究所引发的伦理之争 ,我们认为 ,为了“医为仁术”这个崇高的事业 ,应该支持我国科学家积极开展人类胚…  相似文献   
84.
“康莱特杯”全国首届中医药优秀学术专著评选活动 为了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中国中医药学会与浙江康莱特药业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康莱特杯”全国中医药优秀学术专著评选活动。该活动将评选一等奖 5名,奖金各 5000元,二等奖 10名,奖金各 2000元,三等奖 30名,奖金各 1000元,优秀奖, 50名,名誉奖励。参加人员:学会会员 (未入会者,须先办理入会手术,方可参加 )。参加办法:学会会员将会员证复印件、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 1~ 3本 (时间自 1979~ 2000年之间正式出版物 )挂号寄到学术部。专著要求:参加评选的学术专著内容要有科学性、创新性、先进性、规范性。 全国首届五运六气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征文内容: 1运气理论研究; 2《易经》与运气; 3运气与天文、地理等现代科学相关研究; 4运气临床研究; 5运气与养生保健; 6运气学说与中国特色; 7运气与子午流注、灵龟八法。注意事项: 1信封请注明“五运六气会议”; 2没有论文也欢迎参加听讲; 3征文截稿日期: 2001年 4月 30日。 全国运气医学系列高级研修班 由刘杰副教授主持研究的项目“中医运气学说在电脑应用系统”获国家部级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奖、“中国运气学说系统工程的研究”、“中医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电算系统”获国家科技部科技成果奖,该成果对临床治疗疑难病有重要指导意义。其特点是该理论改进了传统运气学说中繁琐的推算手续,使运气学说更易推广。 为了推广上述国家重大科技成果,拟将连续举办“全国运气医学系列高级研修班”,每期 8天,费用 800元,报名满 30人开课,本研修班将聘请中国运气医学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获得者、卫生部中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评审鉴定专家、中国性学会理事、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济南铁路中心医院性医学中心主任刘杰副教授亲自主讲。 1中国运气医学高级研修班。 2中国运气针灸高级研修班。 3中国运气高级研修班。 4中国运气方阵高级研修班。 5中国运气性学高级研修班。 6中国运气生物节律高级研修班。参加研修者可任选一种内容,参加两个班以上优惠 20%。 全国首届实用特效中医药技术交流演示会 拟定于 2001年 6月在福州市召开首届全国实用特效中医药技术交流演示会。会议内容:主要以演示为主,包括方药、方法、技术、器械、经验、系统理论等,使参加会议的代表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注意事项: 1欲演示的代表请将详细内容文字整理完整后,有录像带或光盘者请一并寄到学术部,并在信封上注明“演示会”。 2有无论文者欢迎参加学习。 3截止日期: 2001年 4月 30日。 4信封注明“演示会”。 全国首届经络研究与临床应用学术交流会 拟定于 2001年 8月中旬在大连召开“全国首届经络研究与临床应用学术交流大会”。征文内容: 1经络实质及基础理论的研究; 2中药归经理论研究; 3经络与中医药临床研究; 4经络与针灸临床研究; 5特定穴位与经络、脏腑关系的研究; 6经络理论在中医、针灸临床中的指导作用和意义; 7经络与养生保健方法研究; 8经络与外治法研究; 9经络对按摩的指导作用和意义; 10经络与脑科学; 11经络与神经、淋巴、内分泌等的关系研究; 12对经络的哲学思考; 13中医经典医籍对经络的总结; 14经络与气血运行; 15奇经八脉研究; 16经络与《易经》; 17经络与针麻研究; 18经络与子午流注研究; 19经络相关学科研究与应用; 20经络与现代理疗仪器研究开发; 21经络与五运六气; 22经络医疗保健产品评展 (经络、理疗、外治、诊断治疗仪器、通经活络药物 )。注意事项: 1信封注明“经络会议”。 2截止日期: 2001年 6月 1日。 1、以上各会议每篇征稿限 3000字以下 (省部级研究项目限 5000字 )。 300字摘要; 2来稿请打印或正楷方格纸抄写; 3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4注明参考文献; 5各会议 (除高级研修班外 )每人会务费 580元。 6我会正在发展会员,凡具有中级职称 (含中级 )以上的中医药工作者可申请办理入会手续,电话、信函索取会员入会申请登记表即可。咨询报名电话: (010)64212828 传真: (010)64297983 联系地址:北京市樱花东路甲 4号中国中医药学会学术部 (收 ) 邮编: 100029  相似文献   
85.
86.
87.
88.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