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治疗对提高骨肉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14名恶性骨肿瘤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心理干预组(7例)和对照组(7例),心理干预组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作为干预效果指标。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理干预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提高骨肉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2.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01-2014-04接受PTED治疗的122例单节段伴有单侧神经根性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L_(3-4)19例,L_(4-5)68例,L_5-S_1 35例。A组97例采用经椎间孔入路TESSYS技术,B组25例采用YESS技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采用VAS评分、0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A组有1例出现神经根损伤。其他患者未发生严重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A组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疼痛VAS评分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例术后3个月内下肢疼痛明显,其中A组4例,B组3例,在术后半年内再次行腰椎后路融合手术。两组术后3d和末次随访时腰痛、腿痛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ODI指数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疗效按MacNab标准评定,优良率76.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前提下,经椎间孔入路YESS技术和TESSYS技术都能达到很好的疗效,但TESSYS技术适应证更广。  相似文献   
83.
背景:前段膨胀椎间融合器是近年来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膨胀式椎间融合器,有圆形与方形两种,其与椎体骨质的接触面积显著增大。 目的:比较圆形与方形两种前段膨胀椎间融合器在后路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失稳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在双牵开摆动椎间盘镜下应用前段膨胀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失稳症患者97例,其中圆形组51例,方形组46例,分别于单侧或双侧置入两枚圆形或方形前段膨胀椎间融合器。 结果与结论:按照功能障碍指数标准评估疗效,圆形组优 34例,良13例,可3例,差1例;方形组优33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置入后6,12个月,圆形组椎间隙高度丢失率高于方形组(P < 0.05)。随访结束时圆形组与方形组分别有47,44例达骨性融合。圆形组3例发生翻转及向后方移位,方形组1例轻微硬脊膜撕破。提示方形前段膨胀椎间融合器较圆形者椎体沉降率低,与椎体的接触面积更大、更稳定,且采用“隔离置入技术”单侧置入双枚方形前段膨胀椎间融合器可显著降低置入难度。  相似文献   
8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性应激肝损伤,其病理主要表现为肝实质细胞脂肪堆积。截至目前,NAFL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仍缺少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建立能够准确模拟NAFLD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动物模型是探索NAFLD病因及筛选治疗靶点的重要基础。本文对目前常见的NAFLD饮食、化学和基因动物模型进行总结并系统地比较各自优缺点,以期为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用于NAFLD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骶骨肿瘤多为脊索瘤、骨巨细胞瘤、神经源性肿瘤等低度恶性肿瘤.早期症状多隐匿,当出现典型症状时瘤体往往较大,手术切除是治疗骶骨肿瘤的主要手段.但骶骨肿瘤手术具有术野较深,出血量大且难控制,容易损伤盆腔脏器及大血管,术后残腔大,骶尾部皮肤血供差,涉及骶神经的处理等特点,故术后也较其他部位脊柱肿瘤手术并发症多.2006年1月-2007年10月间我科共收治骶骨肿瘤手术患者24例,现针对上述病例术后并发症情况及预防、处理体会作总结.  相似文献   
86.
无脊髓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治疗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胸腰椎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脊柱损伤,其中大部分合并有脊髓损伤,也有少部分无脊髓损伤。据本院资料统计,无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约占整个胸腰椎骨折的33.7%。对于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原则上应早期减压、内固定。但对于无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治疗上存在争议。本文回顾了1994年7月~2007年1月本院收治的52例无脊髓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7.
88.
王飞  聂森  黄小伟  吴洁  严旭 《吉林医学》2011,(33):7110-7111
目的:观察经三通管插入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治疗外伤后肺不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三通管插入纤支镜对外伤后肺不张镜下吸痰、灌洗,观察其症状改善情况、复查胸片及血气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大部分病例肺不张得到有效解决,并在操作过程中,患者血氧、血压及心率等生命体征较平稳。结论:经过三通管插入纤支镜可有效治疗外伤后肺不张,并安全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9.
背景:随着脊柱内窥镜等微创技术的发展,各种融合器尤其是膨胀式融合器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目的:介绍自行研制的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新的"可膨胀桥拱式椎间融合器"的设计理念和生物学特性。方法:在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检索2000年1月至2011年4月有关融合器应用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研究文章,关键词为"腰椎退行性疾病,融合器"。分析目前融合器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一种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新型融合器的构想。结果与结论:经检索共查到相关文献50篇,排除筛选后纳入34篇进行评价。结合文献检索结果,提示了理想的膨胀式椎间融合器除体积小巧、便于植入等特性外,还应提供足够强度的椎体间支撑及稳定性,可有效防止植入后椎间隙高度丢失。参考以上条件,依据现有技术改良,研制出"可膨胀桥拱式椎间融合器",十分便于微创植入,稳定性好,防下沉能力强,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2种微创颈椎椎管成形术(cervical minimally invasive lamionplasty,CMIL)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操作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3月~2014年9月,应用后路内窥镜下CMIL治疗CSM患者62例,其中应用普通微型钛板31例(A组),采用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先后移再固定"的方式;应用新型微型钛板31例(B组),采用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先固定再后移"的方式。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依据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曾岩等标准分别评估疗效及轴性症状(axial symptom,AS)。术后即刻及3、6、12个月门诊随访,以后每年随访1次。结果 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12~30个月,平均14个月。B组在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方面均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术后12个月JOA评分平均改善率分别为65.0%和6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AS发生率分别为16.1%和19.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窥镜下2种CMIL治疗多节段CMS的临床疗效相似。内窥镜下应用新型微型钛板,采用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先固定再后移"的方式行CMIL,具有更为安全、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且操作简便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