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2种微创颈椎椎管成形术(cervical minimally invasive lamionplasty,CMIL)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操作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3月~2014年9月,应用后路内窥镜下CMIL治疗CSM患者62例,其中应用普通微型钛板31例(A组),采用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先后移再固定"的方式;应用新型微型钛板31例(B组),采用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先固定再后移"的方式。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依据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曾岩等标准分别评估疗效及轴性症状(axial symptom,AS)。术后即刻及3、6、12个月门诊随访,以后每年随访1次。结果 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12~30个月,平均14个月。B组在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方面均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术后12个月JOA评分平均改善率分别为65.0%和6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AS发生率分别为16.1%和19.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窥镜下2种CMIL治疗多节段CMS的临床疗效相似。内窥镜下应用新型微型钛板,采用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先固定再后移"的方式行CMIL,具有更为安全、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且操作简便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一个因脊椎手术致脑脊液漏的确实可靠的防治方法。方法对本组46例脊柱硬脊膜破裂采用综合的硬脊膜连续锁边缝合加医用胶、止血纱布、明胶海绵等措施防治硬脊膜破损所致的脑脊液漏。结果通过3个月~6年的随访,采用本方法所治疗的46例硬脊膜破裂,均无脑脊液漏的发生及局部和全身异常现象。结论该方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易行、效果理想可靠,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医患双方的脑脊液漏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03.
文题释义: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软组织增生肥厚或骨质增生,导致椎管或神经根管的容积较正常缩小,压迫从此处通过的脊神经根或者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腰椎失稳症:2000年美国骨科医师协会对于腰椎失稳的定义为脊柱在受力时会出现异常活动,无法在受到正常生理负荷的情况下保持稳定,因此导致腰椎间正常的对合关系丧失,从而引发与体位变换、活动有关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膨胀式融合器:是一种前段扁平柱状的可扩张型融合器,通过前端内芯可纵向撑开,膨胀后的楔形结构前端高出后端3.0-4.0 mm,形成“腹侧高背侧低”的结构特性,可维持脊柱正常生理曲度。 背景:腰椎管狭窄并失稳症发病人数逐年增高,可引起患者腰腿疼痛、间歇性跛行或者下肢区域性感觉麻木等症状,近年来学者们不断尝试各种微创治疗术式,如何进一步减小手术的创伤及并发症,提高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并失稳症的临床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的:探讨后路双牵开摆动式椎间盘镜下经单侧入路单纯膨胀式融合器置入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并失稳症的中长期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自身对照临床试验于2012至2014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采用后路椎间盘镜下单侧椎板小开窗减压并置入双枚膨胀式融合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5例。试验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结果与结论:①3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单节段者6例,二节段者20例,三节段者9例,共73个椎体间行融合,随访60-85个月,平均(70.17±5.40)个月;②35例患者手术时间35-75 min,平均(53.49±9.13)min,术中出血量50-250 mL,平均(114.86±54.23)mL;③1例术中发生硬脊膜破裂,术后出现低颅压性头痛,给予补液及止痛治疗3 d后头痛消失。切口愈合不良1例,给予负压封闭引流1周后愈合;④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6个月、1年、2年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痛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病变椎间隙高度均明显降低。术后6个月复查时31个(42.5%)椎间隙达到坚固融合,25个(34.2%)达到可能融合,17个(23.3%)未融合;术后1年复查时51个(69.9%)椎间隙达到坚固融合,22个(30.1%)达到可能融合;术后2年复查时57个(78.1%)椎间隙达到坚固融合,16个(21.9%)达到可能融合;末次随访复查时62个(84.9%)椎间隙达到坚固融合,11个(15.1%)达到可能融合;⑤末次随访时发现融合器移位1例,因无症状嘱患者定期复查;⑥结果提示,椎间盘镜下单纯膨胀式融合器置入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并失稳症具有较好的中长期疗效,是一种较为可靠的微创术式。 ORCID: 0000-0001-9565-4485(张春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4.
背景:随着脊柱内窥镜等微创技术的发展,各种融合器尤其是膨胀式融合器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目的:介绍自行研制的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新的"可膨胀桥拱式椎间融合器"的设计理念和生物学特性。方法:在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检索2000年1月至2011年4月有关融合器应用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研究文章,关键词为"腰椎退行性疾病,融合器"。分析目前融合器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一种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新型融合器的构想。结果与结论:经检索共查到相关文献50篇,排除筛选后纳入34篇进行评价。结合文献检索结果,提示了理想的膨胀式椎间融合器除体积小巧、便于植入等特性外,还应提供足够强度的椎体间支撑及稳定性,可有效防止植入后椎间隙高度丢失。参考以上条件,依据现有技术改良,研制出"可膨胀桥拱式椎间融合器",十分便于微创植入,稳定性好,防下沉能力强,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评价膝骨性关节炎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69例78膝膝骨性关节炎分别采用关节切开清理术、关节镜下清理术及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 所有病人均获得6~18月随访,优良率达87.9%.结论 对Ⅰ期、Ⅱ期OA患者,关节清理术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对Ⅲ期OA患者,膝关节置换的效果也不错.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检测微小RNA-185-5p(miR-185-5p)和SOX13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MM)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行手术治疗的61例CMM患者为观察对象(CMM组),另外,选择61例同时期诊断为皮肤良性色素痣的患者组织标本为对照组。根据miR-185-5p在CMM组织中表达水平,将CMM患者分为miR-185-5p高表达组(miR-185-5p表达水平≥0.47)31例和miR-185-5p低表达组(miR-185-5p表达水平<0.47)30例。根据SOX13蛋白在CMM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将CMM患者分为SOX13阳性表达组36例和SOX13阴性表达组25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CMM组织与色素痣组织中miR-185-5p、SOX13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OX13蛋白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CMM组织中miR-185-5p与SOX13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miR-185-5p、SOX13表达与CMM患者生存率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分...  相似文献   
107.
江峰  邵擎东  严旭  李博 《颈腰痛杂志》2008,29(5):487-488
腰椎间盘突出是引起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目前治疗大多采用卧床休息、牵引、推拿、溶核及手术等方法。2003年3月-2008年1月,我们在门诊应用骶管内注射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272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8.
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影响动物和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开发新型抗菌药物及制剂是主要的应对手段之一。金属有机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MOFs)是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组成的纳米材料,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易于修饰、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目前已发现MOFs具有抗菌作用,其结构适合装载和递送药物,这为研发新型抗菌药物提供了新机遇。本文概述了MOFs的结构特点与抗菌和载药机理,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索富血小板血浆(PRP)与软骨细胞力学信号转导通路的协同机制, 并将该机制应用于PRP治疗大鼠软骨损伤的修复治疗。方法体外实验部分, 采用酶消法获取大鼠软骨细胞, 给与PRP处理和(或)流体剪切力刺激(摇床每日3 h, 40 r/min), 分组为对照组、PRP组、力学+PRP组、先力学后PRP组, 通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Ⅱ型胶原、蛋白聚糖及整合素(Integrin β2)的mRNA表达。体内实验部分, 大鼠经木瓜蛋白酶注射后建立膝关节炎/软骨损伤模型, 分为对照组(制动+注射生理盐水)、PRP组(制动+注射PRP), 运动+PRP组(运动+注射PRP), 运动后PRP组(先运动+后注射PRP), 4周后取材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HE)、番红O染色评估软骨修复程度, 并通过PCR测定Ⅱ型胶原、蛋白聚糖的mRNA表达。两组间比较行One way-ANOVA及LSD-t检验。结果体外实验正常培养的大鼠软骨细胞, PRP及力学+PRP均促进了Ⅱ型胶原及蛋白聚糖转录增多,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85±1.166比2.153±0.705/0.818±0....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紫草素(SK)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潜在治疗作用和调控机制。方法按照1 mg/kg剂量给予雄性C57BL/6小鼠肌注地塞米松(DEX)诱导构建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模型, micro-CT检测骨微结构,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骨小梁osterix(OSX)和osteocalcin(OCN)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骨组织中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相关蛋白表达。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用DEX(1 mol/L)、SK(50、100、200 mol/L)处理BMSCs;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性;茜素红染色法检测成骨矿化能力;用Wnt信号抑制剂XAV939评估紫草素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治疗GIOP。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Micro-CT结果显示, 对照组、DEX组和DEX+SK组小鼠骨体积分数分别为(24.66±16.31)%、(14.76±3.99)%、(21.04±9.73)%,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3, 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