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篇 |
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1篇 |
内科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21篇 |
综合类 | 29篇 |
预防医学 | 9篇 |
药学 | 8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脾损伤行脾保留手术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脾损伤后行脾保留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59例中单纯粘合剂止血8例(工级),单纯缝合修补7例(Ⅰ/Ⅱ级),单纯缝合修补+粘合胶止血15例(Ⅰ/Ⅱ级),脾部分切除6例(Ⅱ/Ⅲ级),脾破裂大网膜捆扎+脾动脉结扎10例(Ⅱ/Ⅲ级),原位保留脾蒂+后腹膜自体脾移植2例(Ⅳ级),脾切除+自体脾组织移植1例(Ⅳ级),DSA下行脾动脉栓塞术(其中部分脾栓塞术PSE7例,脾动脉主干栓塞SAE3例)10例(Ⅰ/Ⅱ/Ⅲ级)。结果:59例脾保留手术均获成功,复查脾组织存活,术后免疫功能指标均正常。结论:脾损伤后行脾保留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对于保留和恢复脾脏功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诱骗受体3(DcR3)表达和意义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和TUNEL技术对62例HCC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15例正常肝组织进行DcR3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44例HCC中DcR3表达、阳性表达率为70.97%,配对癌旁组织为20.96%,正常肝组织无阳性表达,HCC中DcR3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门静脉癌栓形成组中DcR3表达高于阴性组(P<0.01).HCC、癌旁和正常肝组织凋亡指数(AI)分别为3.52±1.65、6.08±1.71和6.87±1.78,HCC与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cR3阳性表达组中AI明显低于阴性组(P<0.01).结论 DcR3在HCC呈稳定高表达,与癌细胞凋亡相关,可能参与HCC的发生和影响肿瘤的预后. 相似文献
83.
湖州市中心医院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收治并在胰腺炎恢复期进行手术的136例继发于胆囊结石的急性胰腺炎病人,其中5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胆道造影(in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IOC),并根据造影结果对相应病例行胆道探查术.本文就术中胆道造影结果以及与手术方式、胰腺炎再发情况与85例未行胆道造影病例对照并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结肠镜下支架置入术后行择期腹腔镜手术的时机选择,并比较其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湖州交通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86例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均行结肠镜下支架置入术,根据术后行择期腹腔镜手术的不同时机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43例,A组于结肠镜下支架置入术后2周内行择期腹腔镜... 相似文献
85.
86.
为探讨Castleman病(CD)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疗效预后,本文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确诊的11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中心型10例(腹部5例、颈部5例)和多中心型1例,病灶长径为1.3~5.5(3.3±1.1)cm。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切除或活检后病理确诊,10例单中心型CD患者病理分型为透明血管型9例、浆细胞型1例,另1例多中心型CD患者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从患者发现病灶到接受治疗等待时间3(2,12)个月,术后随访时间为61.5(36,82)个月。患者长期生存良好,除多中心型CD患者外其他无复发转移患者。CD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尤其是单中心型CD容易被延误治疗,对于不明原因的孤立性肿物应积极行穿刺或手术活检,明确病理后及早治疗,以获取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序贯使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内皮祖细胞(EPC)在改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的作用。方法取8只健康Wistar大鼠进行骨髓EPC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取28只健康Wistar大鼠建立肝脏IRI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VEGF+EPC组、VEGF组、EPC组及手术对照组,每组各7只;经肠系膜静脉属支注射药物:VEGF+EPC组序贯注射重组大鼠VEGF因子及EPC细胞悬液,VEGF组注射重组大鼠VEGF因子和PBS液,EPC组注射PBS液和EPC细胞悬液,手术对照组仅注射PBS液。比较4组大鼠1周存活率、肝功能、血液VEGF水平、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及病理变化情况。结果贴壁细胞CD133、CD34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率分别为90.51%、93.23%及93.41%,说明成功分离出骨髓EPC细胞。各组大鼠1周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周后VEGF+EPC组大鼠ALT、乳酸脱氢酶(LDH)、TBil水平显著低于VEGF组和EPC组(均P<0.01);VEGF水平显著高于VEGF组和EPC组(均P<0.01);肝组织病理检查见VEGF+EPC组肝细胞轻度水肿,肝索结构正常,未见明显炎性细胞聚集、肝细胞坏死等病理改变;肝组织中MPO水平显著低于VEGF组和EPC组(均P<0.01)。结论对肝脏IRI大鼠序贯使用VEGF及EPC,虽不能提高大鼠存活率,但能改善大鼠肝功能,减轻肝脏组织炎症,对肝脏IRI的治疗有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