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9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心脏直视术后迟发性心包积液10例报告万荣华1张力2郭德和1张遵哲1心脏直视术后迟发性心包积液是少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在0.1%~6%〔1〕。我院1980年8月~1996年6月施行心脏直视手术1070例(先天性心脏病矫治950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  相似文献   
42.
抑制心内直视术中核转录因子激活保护心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在缺血再灌注中产生的氧自由基可激活心肌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后者进入细胞核启动有关基因的转录,导致合成多种炎性细胞激酶和白细胞粘连分子,从而引起白细胞黏附浸润,释放氧自由基,损伤心肌。有研究将抑制NF-κB激活的制剂用于这一病理过程,心肌损伤减轻。我们在人类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中研究NF-κB的激活与心肌白细胞浸润及损伤的关系,并观察氧自由基清除剂辅酶Q10对NF-κB激活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心肌的保捎傩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序贯吻合技术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4例冠心病患者,15例采取体外循环下序贯式冠状动脉搭桥术,另19例采取非体外循环下序贯式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34例术中观察序贯桥血管均通畅,无围术期心梗,死亡1例(3%),总体并发症(胸骨哆开、二次开胸止血)发生率6%(2/34)。术后近期随访心绞痛症状均消失,活动量明显增加。结论序贯吻合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更加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而且并发症少,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4.
动脉导管未闭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发病率仅次于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本文介绍我院自1980年~1990年,共63例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体会,提出了新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例1 男,34岁。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入院,行二尖瓣(机械瓣)替换术.术后心包及纵隔引流通畅,次日引流液量24小时<50ml,拔除心包及纵隔引流管。术后第8天出现胸闷、气短、腹胀、尿少及发热(体温37~38℃).BP10.6~13.3/6.7~8kPa。半卧位,心率80~126次/min,房颤,肝肋下4cm。WBC1.4×10^7/L,N87%。  相似文献   
46.
目的总结肺隔离症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2006年1月经手术证实为肺隔离症的16例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术前诊断或拟诊为肺隔离症者6例(占37.5%),其余10例术前被误诊、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无手术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结论肺隔离症诊断方法主要为X线、CT、MRI,手术是本病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7.
1999年 3月至 2 0 0 0年 12月 ,我们使用胸骨倒L形微创切口行心内直视术 81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81例中男 39例 ,女 42例。年龄 3~ 6 1岁 ;体重 14~ 79kg。房间隔缺损 (ASD) 38例 ,其中 1例合并右位心 ;室间隔缺损 (VSD) 2 9例 ,其中合并双腔右心室 (DCRV) 3例 ,重度肺动脉高压 (PH) 3例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MS) 4例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病变 3例 ;肺动脉瓣狭窄 (PS)2例 ,其中 1例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 ;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PECD) 2例 ;左房粘液瘤 2例 ;主动脉窦瘤破入右房 1例。方法 全组手…  相似文献   
48.
目的总结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4例患者在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1例行姑息性房间隔缺损扩大术,余3例经房间隔行左房后壁与肺总静脉吻合,用涤纶补片修补房间隔缺损。结果手术无死亡,3例随访4个月-2年,无远期死亡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结论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手术的关键在于左房与肺总静脉的吻合应足够大,避免吻合口狭窄。  相似文献   
49.
目的动态观察心房纤颤(AF)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3例AF患者及20例对照,用ELISA法检测血清sCD40L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AF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动态观察术前及术后0、12、24 h研究指标的变化。结果①与射频消融术前相比,sCD40L、hs-CRP在术后0、12、24 h均明显降低(P<0.05);射频消融术后0、12、24 h 3组间相互比较,sCD40L及hs-CRP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但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sCD40L及hs-CRP水平低于AF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sCD40L及hs-CRP对临床AF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炎症机制可能在AF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0.
带蒂心包重建右室流出道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带蒂心包重建右室流出道的效果。方法:在20条杂种狗的主肺动脉上用带蒂自体心包补片,同时在右心耳上用离体自体心包补片。术后l、2年分批取出移植心包及正常心包,分别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带蒂心包组织柔软,弹性良好,无钙化;大量毛细血管增生,成纤维细胞正常且核膜存在。不带蒂心包苍白,组织僵硬,弹性差,灶性区域纤维素样坏死,钙化灶形成;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稀少,核碎裂。术后l、2年结果相比较,上述差别明显。结论:带蒂心包有良好的组织生物学活性,是重建右室流出道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