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经裂孔食管切除术治疗15例中晚期食管癌及贲门癌患者。结果1例术后死于肺炎,其余基本恢复正常进食,未发生重要医源性损伤和大出血。术中和术后平均总输血量750ml。较常见的并发症为喉返神经麻痹和颈部吻合口瘘。该手术不开胸,手术时间较短,对年迈、心肺功能差的病人非常有利。术前判断切除的可能性对选择合适的病例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2.
报告用脑活素及大剂量VitC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45例,并与常规方法治疗的44例作对照。结果表明,观察组显效率(64.4%)和总有效率(91.1%)均优于对照组,后遗症亦明显减少,减轻,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提示,脑活素与VitC联合用药可显著提高HIE治愈率,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173.
目前 ,抗CD10 或普通急性成淋巴细胞白血病抗原的抗体在石蜡包埋组织中可以经免疫组化反应得到。造血系统的肿瘤 ,例如急性成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囊性淋巴瘤 ,都有CD10 的表达 ,其抗体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最近的报道显示一些非造血组织CD10 也有一定的表达 ,包括正常的子宫基质细胞和子宫基质肉瘤。目前研究表明CD10 是正常子宫内膜基质和子宫内膜基质肿瘤的一个有用的免疫组化标志物。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异位子宫内膜基质中是否有CD10 的存在 ,染色是否能成为一个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Sumathi等[1] 的研究收集了 2 5例经苏木精…  相似文献   
174.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超声研究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利用HP SONOS4500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81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左室重量指数(LVMI)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左室肥厚组(n=22例)和左室非肥厚组(n=59例)。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并记录有无斑块,斑块部位、数目和回声情况;测量内-中膜层厚度(LMT)、颈总动脉收缩期内径(Ds)和舒张期内径(Dd);计算颈动脉僵硬度P指数、扩张性(CD)等参数。各项指标分别与正常对照组(n-30)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高血压组IMT值、β指数、Ds、Dd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组最高(均P〈0.001)。高血压病组的cD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组最低(均P〈0.001);(2)高血压组LVMI与IMT、P指数、Ds、Dd呈正相关,与cD呈负相关;(3)高血压组斑块检出率,特别是软斑和混合斑检出率高于正常对照组,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组最高(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均发生变化,其变化与左室肥厚密切相关;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测高血压病患者IMT、β指数、Ds、Dd及cD等参数可以预测左室肥厚的发生;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并进行分类,对预测高血压病患者的靶器官损害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5.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介入诊疗中的X线电离辐射对心血管病患者DNA损伤的影响。方法收治接受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患者244例,按介入术式不同分为四组: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组87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组72例,射频消融术组48例,起搏器植入术组37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 h、24 h抽取患者外周血,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微核。同时记录患者手术全程辐射的累积皮肤表面入射剂量(CD)、面积剂量乘积(DAP)、透视时间(FT)等,观察各种介入诊疗中患者接受的辐射损伤程度和差异。结果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组CD和DAP值显著高于其他三组,而其他三组间CD和DA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2 h染色体微核率为16.3‰±4.2‰,P<0.05),术后24 h为17.5‰±5.1‰,,明显高于术前水平(13.8‰±4.7‰,P<0.05)。结论不同介入术中,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不同,但介入诊疗中的电离辐射都可能会造成患者的DNA损伤。  相似文献   
17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探讨中药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共入组68例老年晚期胃癌,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化疗组)及对照组(化疗组),21天为1周期,治疗2周期。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客观疗效评估、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提高有效率及肿瘤控制率(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提高生活质量、免疫功能方面效果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有较好的疗效,且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这可能是扶正抗癌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7.
武汉市城区居民肺癌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武汉市肺癌主要危险因素,为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370例肺癌病例和符合条件的对照740例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并计算每个危险因素的PAR%。结果 武汉市城区肺癌主要危险因素有室内化学物污染、吸烟、被动吸烟、精神压抑、肺部疾患史、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少等。男性肺癌归因于吸烟的比例为最高;女性肺癌主要归因于新鲜蔬菜摄入少、体重指数、体育锻炼、厨房油烟。结论精神压抑、室内化学物污染、吸烟、被动吸烟、新鲜蔬菜摄入少、呼吸系统疾病史、厨房油烟等因素可以解释武汉市城区90%左右的肺癌发病。而吃蔬菜较多、参加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等为肺癌发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8.
目的 探究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生存率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2020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APP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常规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26例),将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34例)。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服毒量、中毒至就诊时间及血百草枯水平)、治疗期间并发症及生存情况(肾功能衰竭、中毒性心肌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肺纤维化)、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动脉血气指标、肝肾功能指标及炎症反应指标并分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14 d生存率及14 d内死亡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氧分压(PaO2)、血乳酸(Lac)、碱剩余(BE)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PaCO2)、AST、AL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IL-18、IL-6、降钙素原(PCT)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  相似文献   
179.
目的 观察双能量CT测量胰腺细胞外体积分数(fECV)及标准化碘浓度(nIC)评估2型糖尿病(T2DM)的价值。方法 根据T2DM诊断标准将76例接受腹部双能量CT三期增强扫描患者分为糖尿病组(n=34)和非糖尿病组(n=42),于平衡期碘基图测量胰腺fECV和nIC;对比组间差异,分析胰腺fECV、nIC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评估其诊断T2DM的价值。结果 糖尿病组HbA1c、胰腺fECV及nIC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均<0.001)。胰腺fECV(rs=0.593、0.397)及nIC(rs=0.479、0.424)在全部76例患者及糖尿病组34例患者中均与HbA1c呈中等或弱正相关(P均<0.05)。胰腺fECV与nIC联合诊断T2DM的敏感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76.50%、83.30%及0.824[95%CI(0.728,0.919)],其AUC明显高于单一nIC(Z=2.002,P=0.045)而与单一fECV无明显差异(Z=1.158,P=0.247)。结论 双能量CT所测胰腺fEC...  相似文献   
180.
目的 通过检测脑组织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含量,探讨亚低温、川芎嗪对缺氧缺血性脑病幼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将142只大鼠幼鼠随机分为常温缺血组32只(A组)、亚低温组36只(B组)、川芎嗪组38只(C组)、亚低温+川芎嗪组36只(D组),建立缺血缺氧性脑病幼鼠模型,给予各组相应的治疗,检测各组幼鼠脑组织内MDA、SOD含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组、C组、D组幼鼠MDA含量均较A组低,SOD含量高于A组,提示治疗有效.D组与B组、C组比较,脑组织内MDA含量较B、C组低(P=0.006,P=0.000),SOD含量(P=0.007,P=0.000)高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C两组MDA和SOD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P=0.137).结论 亚低温、川芎嗪均能减轻缺氧缺血引起的脑损伤,两者联合使用,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