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 研究高血压初次诊断的年龄风险.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年龄在18岁以上的非高血压者和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共6091人进行人户问卷调查和血压测量.采用生存分析方法探讨高血压初次诊断的年龄风险.结果 武汉市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9.9%,患者的平均初次诊断年龄为(52.0±13.12)岁,从35岁开始发病风险明显增加,并呈持续上升趋势,男性80岁时风险升到最高(40%),女性在75岁达到最高(26%),之后开始下降,但男女性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134).结论 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出现与年龄存在着密切关系,随着年龄增高,发病风险增大,特别是35岁以后.提示高血压的预防要从青少年时期做起.  相似文献   
13.
14.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 (ARVD)是年轻人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报道同胞兄弟罹患的许多特点类似ARVD的致心律失常性左室发育不良。例 1 男性 ,3 2岁 ,英国裔 ,无就医或服药史 ,亦无症状。于步行时突发虚脱 ,复苏失败 ,尸检示心脏增大 ,冠状动脉正常。心肌断面示纤维束环绕 ,宽度 1~ 2mm ,分布于左室中层与外 1 / 3之间。右心室无异常。组织学检查示左室外 1 / 3心肌有不均匀环形纤维脂肪浸润 ,但无相关的炎性浸润。右室见一小块轻度脂肪浸润 ,但无纤维化 ,推测患者死于致命性心律失常、心脏停搏 ,后者是由于几乎累及…  相似文献   
15.
笔者曾两次参加抗震救灾医疗队,对护士在救灾医疗队中应发挥的作用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一、救灾医疗队人员配备,护士应占一定比例。根据灾情组织一支短小、精干、能独立完成救治任务的医疗队。其中护士应配备5名左右,由护士长、手术室护士、外科护士、内科或急诊科护士、妇产科护士组成。使其既能完成灾民救护中的基础护理,又能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常导致持续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主要表现为学习、记忆等方面的障碍。目前,PSCI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与线粒体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健康线粒体对神经元存活至关重要。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间线粒体转移可通过增加神经元活力、增强线粒体代谢、调控神经炎症等过程与脑卒中联系,从而改善认知障碍。本文概述了线粒体转移的机制以及细胞间线粒体转移在PSCI中的关键作用,并探讨了线粒体移植作为PSCI的新型治疗干预措施的效果,为其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老年人心血管系统衰老改变及药效动力学改变为依据,阐明老年人虽然可从硝酸盐治疗中受益,但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体位性低血压及晕厥等,故老年人应用硝酸盐时应审慎,开始剂量宜小。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及时有效地缓解胸病至关重要,不但能使患者保持镇静,尚可减少梗塞的扩展。本文系统比较各种药物,包括镇痛剂、β阻滞剂、硝酸甘油及其他药物对急性心肌梗塞时胸痛的疗效、剂量用法、毒副作用等,供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地芬尼多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对周围性眩晕患者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分析2021年2月20至2022年5月于本院进行周围性眩晕治疗的103例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倍他司汀治疗,研究组采用地芬尼多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7 d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中的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右侧椎动脉(Right vertebral artery,RVA)、左侧椎动脉(Left vertebral artery,LVA)以及治疗7 d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且研究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升高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芬尼多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周围性眩晕患者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液粘稠度和血流动力学,且安全性能较为良好.  相似文献   
20.
白血病的类型不同,其治疗及予后亦不同,因此正确的分型对于选择治疗方案与判断予后十分重要。鉴别各种类型白血病,不同的组织化学(组化)染色是最有鉴诊参考价值的。现将我院近三年余,记录较全的77例急性白血病组化染色的结果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