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张依  李婷  丁越  邹纯朴  田娟娟  张彤 《中成药》2020,(2):465-468
目的优化芩麻颗粒前处理工艺。方法考察颗粒研磨、提取方法、提取溶剂种类及体积、提取时间对黄芩苷含有量的影响,以及0.45μm微孔滤膜、高速离心(15000 r/min、10 min)对该成分转移率的影响。结果最佳前处理工艺为0.2 g颗粒(不研磨)精密加入25 mL 75%甲醇,超声提取20 min。不同品牌、类型微孔滤膜对黄芩苷均有一定吸附作用,提取液前处理方法为高速离心。结论该前处理工艺准确稳定,操作方便,可为芩麻颗粒后续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复方丹参片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测定方法,并采用PCA和HCA法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AlltimaTM C_(18)(4.6mm×250mm,5μm)Serial No 20905018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nm;柱温:30℃;流速:1mL/min;进样量:5μL。结果: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06~1.06μg(r=0.9994),0.533~5.33μg(r=0.9998),0.0524~0.524μg(r=0.9997),0.582~5.82μg(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8.02%,98.29%,98.72%,99.77%,RSD分别为2.82%,3.59%,2.43%,2.95%。结论:PCA和HCA较全面的反映了复方丹参片样本的信息,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可为复方丹参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及聚类分析对市售阿胶进行质量评价,以期探索可靠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收集市售的10批阿胶商品药材,采用盐酸水解法制备水解氨基酸样品溶液,以异硫氰酸苯酯(PITC)和三乙胺柱前衍生化后进行HPLC分析。采用Welch ultimate amino acid(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A为0.1 mol/L醋酸钠溶液(调pH至6.5)-乙腈(93∶7)、流动相B为乙腈-水(80∶2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40℃。经梯度洗脱,得到各批阿胶中氨基酸含量,测定不同批次阿胶药材中17种氨基酸类成分的含量;使用相似度评价软件及SPSS 21.0软件进行相似度分析和聚类分析(HCA)。结果:阿胶中氨基酸衍生溶液36 h内保持稳定,17种氨基酸在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均0.995,加样回收率在85.8%~120.2%;10批阿胶的氨基酸指纹图谱具有专属性,相似度均0.95,聚类分析结果与相似度结果相似。结论:该方法可靠,操作简便,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可用于阿胶中17种水解氨基酸含量测定;10批阿胶中所含的氨基酸分布及比例比较稳定,将指纹图谱与聚类分析运用于不同来源阿胶的质量鉴别,可为药材特征评价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马宁辉  路璐  丁越  张立涓  陈依  张彤 《中草药》2019,50(1):69-75
目的建立盐酸阿霉素和知母皂苷AⅢ共载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盐酸阿霉素和知母皂苷AⅢ共载脂质体,分别用透析法、微柱离心法和超高速离心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采用HPLC法测定游离药物含量和脂质体中的药物含量,计算得出盐酸阿霉素和知母皂苷AⅢ的包封率。结果确定盐酸阿霉素和知母皂苷AⅢ共载脂质体处方为DPPC-DSPE-PEG2000-TAⅢ-DOX比例为5∶1∶1∶1,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的脂质体大小适中,粒径为(55.4±0.40)nm,PDI为0.20±0.02,电位为(-17.4±0.6)mV;在所选的色谱条件下,脂质体的其他组分不干扰样品的测定,盐酸阿霉素在24.9~498.0μg/mL(r=0.999 9),知母皂苷AⅢ在50.55~1 011.00μg/mL(r=0.999 6)线性关系良好。研究结果表明微柱离心法能有效地将盐酸阿霉素和知母皂苷AⅢ双载脂质体与游离药物分离,测得的包封率分别为(85.12±1.27)%、(76.51±0.46)%。结论薄膜分散法可用于盐酸阿霉素和知母皂苷AⅢ共载脂质体的制备;微柱离心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并快捷方便,可用于包封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优化中药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HPLC技术建立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醇苷和总银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总黄酮醇苷转移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银杏叶提取物的乙醇回流提取工艺,并以总黄酮醇苷的含量和总银杏酸限量为指标成分,建立该银杏叶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结果:银杏叶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称取银杏叶药材细粉,采用药材质量8倍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合并提取液,过滤,回收乙醇,真空干燥,即得银杏叶提取物。制备的3批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醇苷含量不低于100 mg·g-1,总银杏酸不高于10μg·g-1。结论:本文所建立中药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工艺简单而稳定,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可有效用于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保障所制备的银杏叶提取物质量稳定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知母乙醇提取物及其酶水解物对常见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回流提取法制备知母乙醇提取物,选用β-葡萄糖苷酶进行酶水解。采用抑菌圈法评价知母乙醇提取物及其酶水解物对白念珠菌的抑菌作用,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检测其对5种常见真菌(白念珠菌、新型隐球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_(80))。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知母皂苷BⅡ(TBⅡ)和知母皂苷AⅢ(TAⅢ)的含量。结果:①知母乙醇提取物在320 mg/ml时对白念珠菌SC5314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为6 mm;其酶水解物在27 mg/ml和13.5 mg/ml时对白念珠菌SC5314具有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6 mm和12 mm,抗真菌效果显著提高。②知母乙醇提取物对白念珠菌、新型隐球菌、须癣毛癣菌的MIC_(80)分别为32 mg/L、16 mg/L、32 mg/L,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无明显抑制作用。其酶水解物对5种真菌的MIC_(80)均低至4 mg/L,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的抑制活性甚至优于氟康唑;与知母乙醇提取物相比,酶水解物的抗真菌活性均显著增强(P0.01)。TBⅡ对5种真菌的抑制作用均较弱,而TAⅢ对红色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的抑制作用较强,MIC_(80)达4 mg/L。③知母乙醇提取物中TBⅡ含量为(31.3±1.4)%,TAⅢ含量为(3.2±0.3)%;酶水解物中TAⅢ含量为(52.5±0.3)%,未检测到TBⅡ,TAⅢ的转化率为(82.6±1.7)%。结论:β-葡萄糖苷酶作用可促进知母乙醇提取物中TBⅡ转化为TAⅢ,显著提高其抗真菌活性,TAⅢ可能是知母抗真菌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复合人工骨材料+双层CGF膜应用于磨牙位点保存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2019年于辽宁省人民医院口腔科行磨牙拔除术并需要种植修复的患者2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例。研究组采用微创牙拔除术和CGF复合人工骨材料+双层CGF膜位点保存术;对照组采用微创牙拔除术和人工骨材料+胶原膜位点保存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拍摄根尖片和锥形束CT(CBCT),比较两组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变化。结果 (1)应用根尖片测量发现,研究组近中牙槽骨高度降低量远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91,P < 0.05);而两组远中牙槽骨高度降低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69,P > 0.05)。(2)应用CBCT测量发现,研究组颊舌向牙槽骨宽度减少量[(1.68 ± 0.40)mm]小于对照组[(2.32 ± 0.8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34,P < 0.05);研究组近中颊侧和中央舌侧牙槽骨高度降低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3、3.02,均P < 0.05);其他位点牙槽骨高度降低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将CGF复合人工骨材料+双层CGF膜应用于磨牙位点保存术,能有效减少牙槽骨的吸收,为种植修复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8.
肠胃清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肠胃清颗粒最佳水煎提取工艺。方法:选择L_9(3~4)进行正交试验,以黄芪甲苷含量、浸膏得率和多糖含量作为检测指标,考察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用水量等因素对水提效果的影响,优选肠胃清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肠胃清颗粒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浸泡0.5h,水煎3次,每次煎煮1.5h,每次用水量为药材的10倍量。结论:该工艺对有效成分的提取率高,且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9.
医用不锈钢材料的腐蚀、磨损及其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背景:目前在硬组织修复和替换方面,医用不锈钢仍然具有钴基合金、钛合金以及复合型生物陶瓷等材料无法替代的作用。但不锈钢被植入体内后因腐蚀和摩擦磨损等作用会逐渐破坏而释放出金属离子,导致毒副作用和植入失效。近年来,对新型不锈钢材料在耐蚀性、耐磨损性及生物相容性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并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研究开发课题。 目的:从腐蚀、磨损和生物相容性3 方面总结医用不锈钢的研究现状,并分析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发展方向。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5-01/2010-01关于医用不锈钢的腐蚀、磨损和生物相容性等方面的文章,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9篇文章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通过金属材料表面改性处理以及新型无镍不锈钢的研发将有效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和耐磨性、降低镍等金属离子的危害性,但目前尚缺乏适宜的不锈钢耐磨损腐蚀复合改性技术。而新型无镍不锈钢拥有更为优良的综合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医用不锈钢研发和应用时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材料在使用时需要同时满足腐蚀、磨损和生物相容性3方面的要求,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材料性能评价体系。 关键词:医用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腐蚀;磨损;生物相容性;细胞毒性;细胞凋亡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34.026  相似文献   
20.
虎杖中蒽醌类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彤  徐莲英  丁越 《中成药》2007,29(6):827-829
目的: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虎杖中蒽醌类成分提取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浓度、用量和提取时间等影响因素,用综合评分法进行数据分析,优选工艺条件。结果:虎杖提取的最佳条件为A2B3C2,即70%乙醇提取两次,第1次10倍量,第2次8倍量乙醇,每次1.5h。结论:用综合评分法优选出的虎杖提取工艺能较好地保证含虎杖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