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6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颅底内外沟通性肿瘤是一种特殊的颅底肿瘤,有多种手术方式,按手术方向和部位可分为颅面侧后方入路、颅西侧方入路、颅面前方及侧前方入路,该部位的肿瘤易侵入海绵窦。本文就其主要的手术入路及海绵窦的相关处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2.
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是评价脑血液动力学的非创伤性方法。近年,国外已将TCD用于颅脑伤后病人的连续监测,根据脑血流速度及其波形变化评价颅内血液动力学及颅内压,具有简单、方便、易重复和准确性高等优点。本文初步报导颅脑伤后病人的TCD应用。  相似文献   
23.
海绵窦显微解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劲松  丁美修 《医学综述》2002,8(10):574-576
海绵窦是颅内重要的组织结构 ,其内部血管、神经及膜性结构十分复杂 ,Parkinson称其为“解剖学的珠宝箱”[1 ] 。近年人们对该部位显微解剖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简述如下。1 历史回顾关于“海绵窦 (cavernoussinus)”这一概念的提出要追溯到公元前 2世纪。当时著名的生理学家Galen解剖了一些大型的哺乳动物 ,如非洲直角大羚羊的头颅后 ,发现这些动物的鞍旁存在着特别的网状结构 ,这些网状结构都浸浴在静脉血中 ,他认为人类也应有这样的结构 ,但未予以命名。直到 1734年法国人Winslow首先引入了海绵窦这…  相似文献   
24.
多普勒超声辅助脑血管畸形的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多普勒超声辅助脑血管畸形手术的报告,国内尚少。现将我们使用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5.
26.
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分组: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动物按动静脉分流术后不同时间点分组。2.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取材:采用右侧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端侧吻合和双侧颈外动脉及对侧横窦引流静脉结扎的方法,建立慢性脑低灌注动物模型。按上述分组于不同时间点断头处死动物,取右侧大脑中动脉区皮层组织-80℃保存,用于RT-PCR分析和Westernblot检测。取右侧Bregma-3-4mm脑组织块,常规固定、石蜡切片,用于HE和免疫组化染色。3.VEGF半定量RT-PCR分析:VEGF上游引物:5’-CCATGAACTTTCT-GCTCTCTTG-3’;VEGF下游引物:5’-GG…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通过对翼腭窝颌内动脉及其分支的显微解剖研究,为颌面外科和颅底外科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以外侧颞下入路对12具成人湿颅标本行双侧翼腭窝显微解剖,观察颌内动脉及其分支走行、毗邻关系,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颌内动脉翼腭段依其走行,可分为4型:Y型(20.8%)、T型(25.0%)、中间型(37.5%)和M型(16.7%),其分支走行变异常见;翼上颌裂下界距上牙槽后孔、眶下裂切迹和腭降动脉分别为15.5、32.0mm和24.7mm。眶下裂孔位置恒定,其至圆孔和视神经管颅口间的平均距离分别是13.34mm和23.13mm。结论:经外侧翼腭窝手术时,可借助翼上颌裂确认颌内动脉第3段及其分支的相对位置,通过眶下裂孔辨认圆孔和视神经管,以获得相对安全的手术界面。  相似文献   
29.
TCD评价单侧颈动脉阻断后脑血液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CD是一种能实时记录脑血流速度的无创伤测量仪。通过它对单侧颈动脉阻断时颅底动脉检测,可以了解脑侧支循环的沟通情况和脑血管自动调节代偿功能,进而了解在丧失一侧颈动脉时,脑对缺血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30.
面肌痉挛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通过建立面肌痉挛的动物模型,结合电生理检测技术,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2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面神经脱髓鞘并血管压迫组(模型组)13只;单一面神经血管压迫组5只;单一面神经脱髓鞘组5只;假手术对照组5只。术后第3、6周检测并比较各组动物的异常肌反应(AMR)和F波变化。结果 术后第3周,4组动物均未诱发出AMR,模型组有10只动物于术后第6周诱发出典型的AMR;模型组动物的F/M波幅比率、F波持续时间及其诱发频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动物(P〈0.01),但各组动物的F波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面神经运动核兴奋性的增高可能是发生面肌痉挛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