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1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评价超声预先定位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择期手术需要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穿刺前超声预先定位组(U组)和体表标志定位组(T组),每组50例.观察一次穿刺成功例数、一次置管成功例数、穿刺次数、操作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U组的穿刺次数、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1.0±0.5)次、(4.5±1.2)min、0]均少于T组[(2.1±1.4)次、(6.8±1.6)min、12.0%(6/50)](P<0.01);U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一次置管成功率[96.0%(48/50)和95.8%(46/48)]高于T组[72.0%(36/50)和77.8%(28/36)](P<0.01).T组有2例穿刺失败.结论 在保持体位不变的情况下,利用超声预先定位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是一种简便实用的穿刺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and safety of prelocalization with ultrasound during internal jugular vein cannulation. Methods One hundred patients scheduled for internal jugular vein cannulation from February 2009 to April 2010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digits table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Group U patients were performed by ultrasound-prelocalization method and group T patients were performed by traditional technique. The first successful punctures and the first successful catheterization,puncture times,operation time and complications were record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group T, puncture times,operation time and complications were lower in group U [(1.0±0.5) times vs.(2.1±1.4) times;(4.5±1.2) min vs.(6.8±1.6) min;0 vs. 12.0%(6/50)](P< 0.01 ). The first successful punctures and the first successful catheterization [96.0% (48/50) and 95.8% (46/48)] in group U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T [ 72.0%(36/50) and 77.8% (28/36)] (P < 0.01 ). Two cases were failed in group T. Conclusion Ultrasound-prelocalization technique is simply and practically method for internal jugular vein cannulation under the stable body position.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分析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二维和三维两种方法测量计算人工二尖瓣有效瓣口面积的一致性。方法选择2019年3~6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择期行单纯二尖瓣置换术的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瓣膜置换结束后采用二维TEE测量左心室流出道直径,计算左室流出道横截面积,同时采用三维TEE,通过3D几何量化软件直接描记测量左室流出道横截面积。使用平衡方程法,分别计算所置换人工二尖瓣的有效瓣口面积(EOA),采用Bland-Altman PLOT一致性检验分析两组结果EOA-2D和EOA-3D的一致性,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二维和三维法测量共34对EOA值,两种方法测量结果为(2.22±0.71 cm2 vs 2.35±0.70 cm2n=34,P < 0.001),差值均数为(-0.14±0.20 cm2),95%一致性界限为(-0.53,0.25 cm2);EOA-3D和EOA-2D的回归方程为y=0.27+0.94×x,相关程度较好。结论TEE二维和三维描记两种方法测量计算人工二尖瓣有效瓣口面积的一致性较好,二维法测量结果略低于三维法约6%。  相似文献   
24.
罗库溴铵在老年病人的肌松效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罗库溴铵在老年病人的肌松效应。方法:30 例ASAⅠ~Ⅱ级接受芬太尼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的病人分为老年组( n = 15,年龄72-4 ±4-0 岁) 和青壮年组(n = 15,年龄30-6 ±11-6 岁)。在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mg/kg 后用加速度仪检测其起效时间、无反应期、T125 % 恢复时间、T175% 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结果:老年组病人与青壮年组病人相比,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别(83-6 ±22-5vs88-1 ±24-0 秒,P> 0-05),但老年组的无反应期(36-3 ±10-6vs20-0 ±6-7 分钟,P< 0-01) 、T125% 恢复时间(52-6 ±17-9vs28-5 ±7-2 分钟,P< 0-01)、T175 % 恢复时间(75-8 ±20-0vs38-9±9-4 分钟,P< 0-01)及恢复指数(33-2 ±9-2vs10-4±5-0 分钟,P< 0-01)均显著延长。结论:在老年病人,罗库溴铵的肌松作用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25.
维库溴铵、阿曲库铵为临床上常用的二种非去极化肌松药 ,这二种药物对气管平滑肌的直接影响如何尚未见报道。阿曲库铵由于不经过肝肾代谢 ,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首选肌松药 ,但由于其组胺释放之可能 ,又常为伴有气管高反应性的这些患者的使用带来疑虑。本实验研究二种不同浓度的维库溴铵、阿曲库铵对兔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力的影响 ,旨在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新西兰大白兔体质量 2~ 3kg ,雌雄各半。用气栓法处死 ,在 10min内取出气管 ,浸浴在新鲜配制的K H液中。取中下段在前正中线上纵行切断软骨环 ,剪成 5~ 8mmⅹ 1…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七氟烷麻醉诱导回路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通过呼吸过滤器,利用呼吸气流带走挥发性麻醉药物(如七氟烷)的原理用于麻醉诱导。麻醉诱导均于手术室外在患儿家长的陪同下进行。K组患儿接受5 mg/kg氯胺酮肌肉注射;S组以七氟烷麻醉诱导回路实施吸入麻醉诱导。结果:以七氟烷麻醉诱导回路进行麻醉诱导,患儿的接受率90%,显著高于传统肌注氯胺酮的接受率(20%)(P〈0.01)。S组麻醉诱导时间、清醒时间和离开手术室时间均明显低于K组(P〈0.01)。结论:自制的七氟烷麻醉诱导回路具有组装简单、实施方便的优点,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手术室外患儿的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27.
α-硫辛酸对神经突触生长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LA)对神经突触生长的影响.方法 (1)N2a细胞接受作用浓度为100、300和500 μM的LA刺激,分别于刺激后24~60 h在显微镜下观察突触生长情况.未接受LA刺激的细胞作为对照组.每组4份.(2)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接受500 μM的LA刺激,分别于刺激后24和36 h在显微镜下观察突触生长情况.未接受LA刺激的细胞作为对照组.每组4份.结果 (1)LA作用于N2a细胞24 h后,各组突触生长细胞百分比分别为:对照组(1.85±0.6)%、100μM组(5.3±4.1)%、300μM组(7.8±4.3)%、500μM组(12.5±3.3)%;与对照组比较,只有500 μM LA组的突触生长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P<0.01).LA作用60 h后,各组突触生长细胞百分比分别为:对照组(12.5±3.7)%、100 μM组(23.2±6.2)%、300μM组(35.0±4.9)%、500μM组(67.6±4.3)%;三个LA处理组的突触细胞百分比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或P<0.05).(2)LA作用于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后24、36 h,突触长度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22.9%、30.5%(P<0.01).结论 LA对体外培养神经元具有显着促进神经元突触生长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28.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心脏需要经过从停跳到复跳的过程。主动脉开放后心脏复跳前往往会有室性心律失常,处理欠佳常影响心脏复跳效果,进而影响血流动力学甚至影响手术成败。心脏复跳时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时使用哪种药物,目前没有太多研究。麻醉医生与外科医生的处理往往是凭借普通内科知识进行处理,如使用利多卡因、胺碘酮等。因此本研究拟观察与比较艾司洛尔与常用抗室性心律失常药物利多卡因、胺碘酮对体外循环手术中心脏复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Dex)对利多卡因(Lido)诱导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N2a)毒性的影响.方法 用0、100、250、500、1 000和1 500 μmol/L Lido孵化N2a细胞9 h后,将细胞分为对照(Con)组、Lido组、Dex组和Dex+Lido组.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Akt磷酸化水平.结果 (1)与0 μmol/L Lido 比较,100、250和500 μmol/L Lido未引起明显细胞形态学变化,而1 000和1 500 μmol/L Lido引起显著细胞损伤;100和250 μmol/L Lido未引起明显的细胞凋亡增加,而500、1 000、1 500 μmol/L Lido分别引起轻度、中度和重度细胞凋亡(P<0.01).(2)Dex+Lido组核固缩率显著低于Lido组(P<0.01).(3)Dex+Lido组N2a细胞中Akt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IAdo组(P<0.01).结论 Lido呈浓度依赖性地诱导N2a细胞损伤,Dex预处理显著减轻Lido所致的细胞损伤,其保护机制与抑制Lido诱导的Akt脱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30.
患者,女,73岁,61 kg,ASA Ⅲ级,诊断为右肾盂癌,拟行肾盂癌根治术.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否认哮喘及药物过敏史.术前肺功能:80%>FEV1/FVC>70%弥散功能正常,MVV>70%预计值.ECG示:窦性心律,部分导联ST段压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