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7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评价单侧椎弓根外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7月~2008年5月采用行单侧经椎弓根外穿刺入路PKP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性VCFs患者38例;年龄55-72岁,平均60.3岁。结合体检、MRI及X线片确定责任椎体,骨折部位为T4-T12。手术前后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X线片测定,观察患者疼痛、病椎高度的恢复以及后凸畸形的矫正情况。结果:38例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平均骨水泥注入量为3.2±1.4ml,随访6-24个月,平均9.5个月。术后背痛明显缓解,36例(95%)VAS评分获明显改善;椎体中线高度矫正率为50.9%,冠状位X线未发现椎体侧方楔形变增加。有3例共5个椎体出现骨水泥渗漏,但均未出现临床症状。结论:经椎弓根外入路单侧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性VCFs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迅速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的特点以及软骨结节切除术与改良全脊髓减压术的疗效。方法1978年5月至2005年5月,手术治疗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3~70岁,平均47.8岁。X线片可见损伤终板后上或后下缘的骨赘、游离骨块、缺损;CT轴位片可见突向椎管的环形或块状骨化影,其内为低密度区;MRI可见脊髓受压,但无法分辨骨性终板与软骨终板。前20年的6例分别采用传统全椎板减压术、侧前方减压术、整块半关节突全椎板减压术治疗各2例;后6年采用软骨结节切除术治疗21例、改良全脊髓减压术治疗5例。结果32例中31例发生于胸腰段、1例位于T8。共发生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37处,椎体上终板30处、下终板7处;单一椎体终板发病者27例、相邻椎体上下终板同时发病者4例、跳跃性两处发病者1例。32例中合并胸椎黄韧带骨化者16例,7例与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发生于同一椎间、9例发生于与软骨结节上下相邻及其以远椎间。黄韧带骨化按CT分型,棘状型与结节型11例、板块型与隆突型5例。随访26例,随访时间1~27年,平均3.8年。按Otanni分级方法,优22例(84.6%)、良3例(11.5%)、可1例(3.9%)。结论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多发于胸腰段椎体的上终板,且常常合并胸椎黄韧带骨化;软骨结节切除术与改良全脊髓减压术是治疗该病的安全、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73.
患者孙某,女,34岁,无职业。因腰痛伴右大腿外侧麻痛6年。曾先后在本区和外地多次治疗无效,于1991年11月2日再次来我院就诊,以L_5椎体脊索瘤收住院。检查:L_5-S_1棘突压痛阳性,右大腿外侧皮肤感觉减弱,右下腹触及一质地较韧、表面光滑、活动度差、大小约9cm×8cm×  相似文献   
74.
自1992年Masquelet[1]证实了腓肠神经轴性血管岛状皮瓣的切取可能后,临床应用成功的报告逐渐增多,并证实该皮瓣手术有操作简单、可靠,皮瓣厚薄适中,旋转移位弧度大,不牺牲小腿主要动脉等优点。自1997年3月~1999年1月作者总结了应用该皮瓣...  相似文献   
75.
王庆锋  马园  丁惠强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4):291-293,F0002
目的检测颈椎间盘内髓核组织细胞密度、细胞凋亡率以及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死亡受体5(DR5)的表达。方法实验组30个标本来自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前路手术所切取的椎间盘组织(C3-C7),对照组30个标本为颈椎创伤患者前路手术所取得的椎间盘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髓核组织中凋亡小体和细胞密度,原位DNA片段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细胞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RAIL、DR5的表达。结果实验组髓核组织中的细胞密度均低于对照组,TUNEL阳性细胞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TRAIL、DR5染色阳性细胞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将两组全部60例颈椎间盘标本合并后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颈椎间盘TUNEL阳性细胞率与细胞密度之间呈负相关(r=-0.969,P〈0.01);两组髓核内TRAIL、DR5染色阳性细胞率与TUNEL阳性细胞率之间呈正相关r=0.921和0.755,P〈0.01)。结论细胞密度下降参与了颈椎间盘的退变过程,细胞凋亡是椎间盘髓核细胞减少的原因之一,颈椎间盘组织中存在DR5/TRAIL诱导的凋亡途径。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tic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在颈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DNA片段末端标记(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比观察30例颈椎病退变颈椎间盘组织细胞及30例创伤对照颈椎间盘组织细胞凋亡状态及TRAIL的表达.结果 TUNEL染色观察示颈椎病组的髓核内的平均凋亡细胞率为(10.93±1.87)%,高于对照组的(6.43±1.56)%(P<0.01).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颈椎病组髓核内TRAIL染色阳性细胞率为(49.13±15.66)%,高于对照组的(20.26±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对照组和颈椎病组全部60例颈椎间盘标本合并后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颈椎间盘髓核内TRAIL染色阳性细胞率与TUNEL阳性细胞率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921(P<0.01).结论 颈椎病椎间盘组织细胞凋亡数与TRAIL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创伤对照组,且凋亡与TRAIL的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7.
目的检测老年患者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前后D-二聚体含量,探讨PLIF术对老年患者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我科2011年1月至2011年4月行PLIF术的65例老年患者,对比研究术前、术后24h、术后72h 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患者术前D-二聚体含量均在正常范围(0~500μg.L-1)之内,术后24h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58例患者D-二聚体含量在术后72h下降至正常范围之内,但仍高于术前;7例患者D-二聚体含量在术后72h仍高于正常范围,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治疗后6例患者D-二聚体含量逐渐降至正常范围;1例死于肺栓塞。结论 PLIF手术对老年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影响较大,且术后24hD-二聚体含量升高显著,提示发生肺栓塞的可能性增加,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介绍经皮椎间盘镜腰椎间盘摘除系统(AMD)。方法经此法行腰椎间盘摘除105例,107个椎间盘。结果3例穿刺失败,穿刺成功率97%。近期疗效满意。结论AMD系统行腰椎间盘摘除具有:(1)应用局部麻醉,没有其它麻醉的严重并发症,故较为安全;(2)切口小,创伤轻,出血少;(3)痛苦小,恢复快,卧床3天即可下床自由活动、出院;(4)手术不进入椎管,不会造成神经的粘连及硬脊膜纤维化;(5)不切除椎板,不会影响脊柱的稳定性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80.
同期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胸腰段脊柱三柱骨折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最佳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通过对86例胸腰段脊柱三柱骨折并脊髓不全损伤的患者采用同期前后联合入路,后路椎弓根系统短节段内固定。脊髓前方后方均有压迫,且前方骨折块突入椎管超过50%者,可行后路减压固定,再行前路胸膜外、腹膜外伤椎次全切除减压、取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钉杆或钉板系统内固定。结果:86例胸腰段三柱骨折的病人治疗前Frankel分级B级8例、C级42例、D级36例,治疗后8例B级3例恢复至C级,2例恢复至D级,3例恢复至E级,C级的42例,2例恢复至D级,40例恢复至E级,36例D级全部恢复到E级。所有患者术后拔除引流管后,若病情充许,均佩戴胸腰段支具下地活动。结论:胸腰段脊柱三柱骨折患者,脊髓前方压迫骨折块突入椎管大于或等于50%、不全截瘫或合并脱位患者,均可采用前后联合入路.短节段前后固定、减压、植骨(或用钛网)手术治疗,术后疗效较好,患者可以早期下地活动,避免了许多术后并发症,但手术操作复杂、危险性较高,且治疗费用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