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7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已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进展,而非手术治疗(包括理疗,牵引,按摩,封闭及药物等方法)也不容忽视。作者从1992年~1998年用药物治疗350例病人,其中大部分为门诊病人,小部分为住院的术前病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共治疗病人350例,男200例,女150例。年龄在32~68岁,平均56岁。其中症状较轻无明显手术指征者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手术疗效.方法 对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48例脊髓型颈椎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颈前路减压固定融合病例28例,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患者20例,观察两组病例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采用颈椎活动度测量仪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颈椎活动度;采用40分评分法对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判断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前路手术优于后路手术(P<0.05).依据40分评分法,病变累及单节段或双节段时,两种术式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累及三节段时,两种术式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颈椎前屈、后伸、左旋、右旋方面活动度的影响前路手术优于后路手术(P<0.05);对左侧弯、右侧弯方面影响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节段或双节段颈椎病患者,宜选择前路手术;三个节段颈椎病患者,宜选择后路手术.对于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体质较弱患者宜选择前路手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53.
目的对创伤性脊髓损伤非手术治疗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脊髓损伤保守治疗的临床现状。方法回顾115例脊髓损伤非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脊髓损伤类型进行分类,分析年龄、性别、致伤因素、职业、救治时间、住院时间、合并伤以及脊髓损伤的程度等,并对预后进行评价。结果 115例患者中,颈脊髓损伤107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46例,合并脊髓损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29例。根据Frankel分级标准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C级和D级的恢复好于A级和B级。结论本资料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多因经济等原因选择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适应证应严格把握,了解合并伤对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预防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及其下游炎症因子自介素-1beta(IL-1β)和白介素-18(IL-18)在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脊髓损伤组,每组42只。脊髓损伤组应用改良的Allen’S重物打击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只做全椎板切除。以损伤部位为中心取材,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aspase-1、IL-1β及IL-18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大鼠脊髓组织中Caspase-1及其下游炎症凶子阳性细胞有少量表达,而脊髓损伤组Caspase—1及其下游炎症因子的阳性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Caspase-1及IL-18存脊髓损伤后3d表达达到峰值,而IL-1β于损伤后6h表达达到高峰。结论Caspase—1及其下游炎症因子可能参与了SCI后的继发性损伤,并且可能是继发性脊髓损伤的主要损伤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宁夏某医院TB DNA感染现状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就诊的疑似结核病感染患者1828例进行回顾分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浆TB DNA。结果 TB DNA阳性患者32例,总阳性率为1.75%,男、女性阳性率分别为2.17%和1.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童年组(0~6岁)阳性率最高为2.86%,与其他年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春季(3~5月份)TB DNA阳性率最高为3.21%,与其他季节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2017年TB DNA阳性率有逐年下降趋势(2.06%、2.00%、1.16%)。TB DNA阳性患者就诊临床科室主要以泌尿外科(6.11%)、呼吸内科(5.26%)、肝胆外科(4.35%)为主。结论 TB DNA检测有助于结核病的早期诊断,为临床防治结核病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寻找一种简单有效避免发生手术并发症的办法,提高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治愈率。方法对155例脊柱结核患者术中、术后所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55例脊柱结核患者都经过手术治疗,发生常见并发症27例,有些并发症是医生操作不当造成,由于处理得当,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无1例发生严重后果。结论现代脊柱结核的手术方法极大地提高了脊柱结核的治愈率,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手术治疗所引起的并发症只要医生高度重视,有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一旦发生了并发症,只要及时且处理得当,不会残留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分析儿童及青少年脊柱、脊髓损伤的特点和诊治结果。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31例患者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2组,统计分析其临床特点,按Frankel分级评定脊髓功能。结果损伤节段与类型在两组间有显著差异。各年龄组与脊髓损伤分级间无相关性。获得随访16例。5例发展为脊柱畸形。结论儿童脊柱、脊髓损伤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坠落伤为最常见,颈椎最易受损,小龄儿童SCIWORA和多节段连续性脊柱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完全性脊髓损伤的儿童预后易发展为脊柱畸形。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观察载异烟肼(isoniazid,INH)、利福平(rifampicin,RFP)白蛋白纳米粒治疗兔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标准株构建新西兰大白兔脊柱结核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新西兰大白兔35只。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14只,空白对照组(C组)7只。A组耳缘静脉滴注载INH、RFP白蛋白纳米粒(INH 3mg/kg,RFP 4mg/kg,一周一次,共12周)。B组耳缘静脉滴注INH和RFP普通注射液(INH 3mg/kg,RFP 4mg/kg,一天一次,共12周)。C组耳缘静脉滴注生理盐水(7mg/kg,一天一次,共12周)。观察三组给药后6周、12周各组脊柱结核兔的体重及病灶CT变化,并在给药的6周和12周每组各处死3只兔留取病灶椎体组织标本病理检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液、病灶椎体、正常椎体及肌肉组织中两种药物浓度,评估载INH、RFP白蛋白纳米粒对于兔脊柱结核模型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14只模型兔经治疗后全部成活且体重均增加,治疗6周、12周后纳米粒组兔平均体重为2.94±0.11kg、3.04±0.18k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14例模型兔经治疗后均存活,4例出现后腿瘫痪的神经症状。治疗6周、12周后平均体重维持在2.5±0.2kg,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治疗6周时组织病理观察到椎体呈现骨质破坏的炎症修复背景,大量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还有一些浆细胞存在,治疗12周时后组织病理可见大量的成骨细胞和已经修复完成的骨质结构骨小梁形成,影像学显示模型病灶处碎片骨组织消失,周围脓肿和坏死被正常骨组织替代,病椎基本治愈。B组治疗6周时病灶椎体组织病理提示椎体骨质破坏炎症反应重,大量的坏死物及纤维素性渗出物。CT扫描提示病椎有部分修复,但仍有碎片征。治疗12周时病灶椎体组织病理可见椎体大量破骨细胞、间充质细胞、毛细血管,显示病灶处于修复期。CT显示病椎为不全修复,碎片征基本消失,但椎体内仍然存在小的空洞,周边硬化带形成。治疗6周时,A、B两组INH、RFP血浆药物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椎体INH、RFP有效骨组织药物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组织INH、RFP药物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两组INH、RFP血浆药物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椎体INH、RFP有效骨组织药物浓度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组织INH、RFP有效组织药物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分别在给予安慰剂生理盐水耳缘静脉滴注45~60d内死亡。结论:与INH、RFP普通制剂相比,载INH、RFP白蛋白纳米粒具有良好的体内缓释特性以及病灶骨组织中的有效生物分布,在兔脊柱结核模型中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普通制剂。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探讨头环背心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1位下颈椎骨折、脱位病人术前先行头环背心撑开复位、固定。术中、术后仍用其固定。结果;术中、术后仍用其固定。结果:2例I度滑脱、1例2度滑脱的病人椎体复位;6例爆裂骺的、5例压缩骨折病人的椎体基本恢复了其高度,骨折复位明显。结论:头环背心有良好的撑开、复位、,固定作用,有效地解决了下基椎骨折、脱位在术前、术中、术后的稳定问题,提高了前路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