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12.
目的 探讨经十二指肠镜括约肌切开术(EST)后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时机.方法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2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均行EST联合LC,每组80例,分别于EST术后3d(A组),7d(B组),30d(C组)行LC,并对比各组术中和术后相关临床资料情况.结果 B组LC手术时间(52.5±6.4) min,明显较A组(35.8±5.7) min、C组(34.6±2.6) min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中转开腹率10.0%(8/80),较A组1.3%(1/80)、C组1.3%(1/80)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出血量(51.7土4.8)ml,较A组(27.9±6.4) ml、C组(28.2±3.6) ml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的住院总费用(15 361.2±1007.8)元,较A组(10 085.1±695.4)元、B组(10632.4±855.9)元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ST术后3d行LC可降低手术难度与中转开腹率,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安全有效,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 TDI )技术评价无左心室重构的青年原发性高血压( essentialhypertension , EH )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方法选择两组对象,所有入选者年龄均小于50岁。①高血压组66例,均为无左心室重构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即左室质量指数LVMI男性<125 g/m2、女性<120 g/m2,相对室壁厚度RWT<0.45)。②正常对照组为40例年龄、性别、体表面积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同期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组织多普勒参数与常规超声参数评估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结果高血压组的左心室质量指数( LVMI )和左心室相对室壁厚度(RWT)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左房前后径、面积、二尖瓣E峰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比值(E/Em)和左心室充盈压指标(LVF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A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5),Em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组E/Em与左房前后径及面积有相关关系,而E/A与二者无相关性。结论组织多普勒参数(Em,E/Em)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左室舒张功能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适应证、中转时机、手术技巧,预防LC并发症发生。方法:回顾总结2004年1月~2009年8月我院腹部外科48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710例顺利完成,无手术死亡,164例出现并发症,中转开腹69例:胆囊三角解剖不清(急性期、化脓、萎缩)652例,胆总管损伤8例;术中发现迷走胆管损伤4例,十二指肠损伤1例,小肠损伤1例;术后并发症:腹腔出血6例,胆瘘16例,胆总管残余结石43例;经EST取石,意外胆囊癌7例,剑突下戳口疝3例。结论:完善的术前评估,规范的手术操作,正确的解剖胆囊三角,把握中转开腹时机,是确保LC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系统在甲状腺可疑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按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ACR TI-RADS)分类3~5类的甲状腺结节289个。将不同年资医师和超声AI辅助诊断系统分为低年资组、高年资组和AI组,分别以TR4、TR5为诊断恶性截断值,比较各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截断值TR4与TR5比较,低年资组、高年资组及AI组AUC分别为0.579 vs 0.752、0.684 vs 0.881、0.678 vs 0.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TR5为最佳截断值时,AI组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AUC均高于低年资组(P<0.05),且与高年资组相仿(P>0.05)。结论 超声AI辅助诊断系统对甲状腺可疑结节的最佳诊断恶性截断值为TR5,其诊断效能高于低年资医师,与高年资医师相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及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左室长轴收缩期峰值应变(GLPS)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住院,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分组为糖尿病(T2DM)组54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T2DM+HBP)组48例,另选取同时间段内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NC)。通过心脏彩超检测心脏常规指标及左室整体应变。通过检测24小时动态血压,计算AASI,分析AASI与GLPS的相关性。结果 GLPS_Avg、GLPS_LAX、GLPS_A4C绝对值从NC组到T2DM+HBP组在三组间依次降低,T2DM+HBP组GLPS_A2C绝对值低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 AASI在三组间依次升高,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 AASI与GLPS_Avg、GLPS_LAX、GLPS_A4C、GLPS_A2C均有中等程度的正相关性(r=0. 652,r=0. 622,r=0. 631,r=0. 534,P<0. 01)。结论动态动脉硬化指数能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整体动脉弹性功能,与左室长轴整体峰值应变正相关,对早期监测预防糖尿病亚临床心脏、血管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及比较不同术式对直肠癌患者肛肠动力学及胃肠激素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开腹手术组)30例和B组(腹腔镜手术组)30例,然后将两组手术前后的肛肠动力学指标及血清胃肠激素指标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结果:B组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肛肠动力学指标及血清胃肠激素指标均显著好于A组,P 均<0.05,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检测指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对直肠癌患者肛肠动力学及胃肠激素的不良影响明显小于开腹手术,更有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正>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临床上常用于转移性肝癌的常规治疗手段,细菌性肝脓肿形成是TACE术后一种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1]。笔者报道1例TACE术后肝脓肿行经皮肾镜治疗的患者,以期为微创治疗肝脓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疼痛介质及炎性介质指标变化情况.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进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0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则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3d、7d的疼痛介质及炎性介质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炎症介质均在术后第3天呈上升的趋势,且对照组的血清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同时间的检测水平(P<0.05).术后第7天,患者体内的炎症介质已经开始下降,但对照组仍然高于术前水平,观察组则开始趋于正常,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术前两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氧簇(ROS)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d与7d观察组TAC、SOD、CAT及GSH-Px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的检测水平,ROS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的检测水平(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及炎性应激程度,对患者术后舒适度及炎症状态的控制发挥着积极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多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有完整临床资料的70例肝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多次TACE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多次TACE联合RF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胎蛋白(AFP)、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以及患者肿瘤缩小率、完全坏死率、局部复发率和不同时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FP [(73.26±26.34) ng/L]较治疗前[(366.82±35.99) ng/L]和对照组治疗后[(178.65±31.08) ng/L]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ALT和TBI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缩小率(91.43%,32/35)、肿瘤完全坏死率(71.43%,25/35)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而局部复发率(20.00%,7/35)明显减少,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88.57%,31/35)、18个月(77.14%,27/35)、24个月(60.00%,21/35)时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次TACE联合RFA治疗肝癌效果显著,其能明显提高肿瘤坏死率和患者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且对患者肝功能影响不大,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