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足踝部皮肤缺损情况,于小腿内侧切取以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为蒂的皮瓣转移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6例。结果5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少许坏死,皮瓣面积最大为15cm×10cm,最小为6cm×4cm,随访3~12个月,效果满意。结论皮瓣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为蒂,可以不牺牲小腿主要血管而修复足踝部大部分的软组织缺损,手术简便、安全,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2.
骨间背侧逆行岛状皮瓣由于其血管蒂恒定,解剖相对容易,且操作简单,深受广大手外科医生的欢迎。自1989年~1999年10年间,我院共行骨间背侧皮瓣修复术300余例,其中有5例在术中或术后出现危象,经积极处理皮瓣成活,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例1:男,30岁。左虎口瘢痕挛缩,行骨间背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术。术中发现无皮支进入皮瓣,但在血管蒂近端有一粗大皮支向尺侧伸腕肌发出,改以该肌皮支为皮瓣供血动脉解剖皮瓣,将尺侧皮肤携带的部分尺侧屈腕肌切下,手术成功,术后皮瓣成活良好。例2:男,21岁。左虎口瘢痕挛缩,行骨间背侧皮瓣修复术。术中发现骨间…  相似文献   
43.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肌腱修复肌腱缺损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1996年10月-1999年9月,采用经脱氧鸟苷培养冷冻保存与超深低温处理的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肌腱缺损24例。男19例,女5例;年龄12~46岁,平均25.9岁。2~5指指总伸肌腱缺损7例,示指伸肌腱缺损7例;2~5指指深屈肌腱缺损3例,环指指深屈肌腱缺损1例;2~5趾趾长伸肌腱缺损3例;长伸肌腱缺损2例;肩胛带离断再植术后肩内收不能1例。肌腱缺损范围5~15 cm。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 h~3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深部感染及传染性疾病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2年,平均10.8年。与对侧相同或相近关节比较,术后10年随访时1例4条移植肌腱有6~10°屈曲功能丢失,术后10.6年行屈肌腱松解,术中见同种异体肌腱色泽、弹性正常,直径较原肌腱减少约1/3,有轻度到中度粘连,松解术后功能改善明显;余患者关节伸屈功能良好。根据中华手外科学会手功能评价标准评定临床效果,获优12例,良6例,差6例,优良率达75%。结论脱氧鸟苷培养冷冻处理与超深低温处理的同种异体肌腱均可安全用于临床,其修复肌腱缺损的远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利用一个足趾游离移植同时修复两个手指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同一个足趾两个部分游离移植,同时修复两个手指关节复合组织或手指缺损,临床应用4例8指,其中2例用第二足趾的末节再造示指的末节或指尖,同时用第二足趾的近趾间关节组织块修复中指的近指间关节组织缺损;1例用第二足趾的远趾间关节和近趾间关节组织块同时再造示、中指的近指间关节:1例用第二足趾的近趾间关节和跖趾关节组织块同时再造示、中指的掌指关节.结果 术后再造组织全部成活,随访2~46个月,手部的功能外观满意,关节活动良好,无疼痛,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有2指为优,5指为良,1指为可.结论 对于同时合并两个手指的末节、指间关节或掌指关节缺损的病例,本手术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手指小组织块离断后再植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手指不同部位小组织块离断20例26指,采用血管直接吻合、桥接吻合、动脉静脉化、静脉动脉化等多种血运重建方式进行原位再植.结果 再植组织块完全成活25指,部分坏死1指,经过换药后痊愈.术后随访6~12个月,再植指屈伸功能良好,外形满意.结论 对手指不同部位小组织块离断,采用显微外科重建技术原位再植,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6.
当战争爆发、地震发生、洪水肆虐、野外训练等紧急情况下,供电照明常常被破坏或不能正常使用,传统的备用照明设备存在体积大、携带不便、隐蔽性不强、照明度不够等缺点,影响了野外医疗救护工作的实施,特别是诸如静脉穿刺等精细操作更是无法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47.
拇指、手指Ⅰ、Ⅱ度缺损的再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部分足趾组织移植进行指-趾动脉吻合的拇指、手指Ⅰ度及Ⅱ度缺损再造。方法拇指、手指末节及指尖缺损65例71指,包括拇指49指,示指12指,中指5指,环指5指。其中6例为二指同时再造。拇指再造病例中,应用部分趾组织移植者14指,部分第二足趾组织移植者35指;手指再造全部应用部分第二足趾组织移植。结果术后发生动脉危象10指、静脉危象4指,经手术和药物治疗全部成活。20指行二期整形。38例42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13年。患者对再造指外形感到满意,能作指腹捏夹动作,感觉恢复到S3 以上者34指,其中30指的两点辨别觉达到6~8mm。供区无并发症。结论部分足趾组织移植进行指-趾动脉吻合的拇指、手指末节及指尖再造手术不受解剖异常的影响,术后的拇指、手指功能与外形比较符合患者的期望。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带跖趾关节的第二趾移植再造拇手指过程中,利用跖骨头软骨面下选择性截骨来改善跖趾关节屈曲方向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 对21例21指带跖趾关节的第二趾移植再造拇、手指病例,术中在第二跖骨头底部关节囊近侧做截骨口,距跖趾关节面5.0 mm处进入跖骨,弧形截除松质骨,使跖趾关节可以屈曲到90°为止,纵贯或交叉克氏针固定关节,再按常规的再造方法重建动力、神经及血液循环. 结果 本组所有再造指均成活.随访时间6~24个月,其中6例得到长期随访(12 ~ 24个月).再造指的掌指关节被动活动范围65°~85°,平均75°.主动活动范围45°~80°,平均65°.X线片复查显示骨质愈合良好,无关节退性行变表现. 结论 在带跖趾关节的第二趾移植再造拇、手指过程中,采用跖骨头软骨面下选择性截骨的方法能明显增加再造掌指关节主、被动屈伸活动度,是提高再造指掌指关节活动度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采用游离第2趾联合足背皮瓣再造拇指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1月,对8例拇指Ⅳ°缺损并伴拇指周围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第2趾联合足背皮瓣的方法再造修复。结果8例8指再造拇指及其所携带的足背皮瓣全部成活。受区创口及皮瓣供区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6-32个月,再造拇指外形恢复满意,指端皮肤感觉好,皮瓣质地柔软,无臃肿。按照中华医学会上肢部分功能测定标准评定:优4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87.5%。结论对于拇指Ⅳ°缺损并伴拇指周围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第2趾联合足背皮瓣进行再造,不仅再造手指功能恢复良好,且可一期完成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应用小指展肌移位并跖趾关节背侧关节囊切开改善再造拇指的外形与功能的临床效果. 方法 自2007年8月至2012年5月,对12例拇指Ⅳ°、Ⅴ°缺损患者,采用携带跖趾关节的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术中采用小指展肌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并通过跖趾关节背侧关节囊切开,应用小指展肌、趾短伸肌调节跖趾关节张力,改善再造拇指外形与功能. 结果 12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再造拇指外形及功能明显改善,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9例,良3例. 结论 应用小指展肌移位能重建再造拇指的对掌功能,并结合跖趾关节背侧关节囊切开,调节关节张力,能改善再造拇指外形,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